据统计,2009年我国鲜冻牛肉的出口量为13395.34吨,比2006年减少104.91%;进口量为14158.44吨,比2006年增长1119.7%。当前,在扩大内需的宏观形势下,肉牛产业应当成为我国农业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因此,当务之急是从转变肉牛产业发展方式的高度出发,全面提升肉牛生产效益,让肉牛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突破式发展。
自1992年以来,农业部在我国农区推出了“秸秆养畜示范县”项目建设。项目主要着眼于充分利用农区的秸秆资源,开发和推广秸秆青贮技术、秸秆氨化技术以及秸秆养牛技术,通过深入挖掘秸秆饲料资源和适当补充精料(包括饲用谷物、糠麸及棉籽饼、菜籽粕或大豆粕等),大力发展农区草食家畜生产,重点就是发展肉牛生产。项目推动了全国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到2000年末,全国牛存栏量达到1.29亿头,年出栏肉牛3964.8万头,牛肉产量532.8万吨。我国肉牛生产从牧区向农区转移,形成了以河南、山东、河北、安徽四省为中心的“中原肉牛带”。中原四省的牛存栏量占到全国总存栏量的约1/4,牛肉产量已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一半。近年来,东北地区的肉牛饲养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我国第二个肉牛带——“东北肉牛带”。
“十一五”期间,两大肉牛带出现了劳动力转移加速、农业结构调整加速的新形势,肉牛养殖也出现了新状况。到2008年,全国肉牛存栏量下降到1.06亿头;到2009年,我国鲜冻牛肉的净出口额达到4年中最低值。下滑的原因是养牛效益低下。有调查显示,我国肉牛养殖业的净利润年际间变化幅度较大。“十五”期间的头两年,每头肉牛平均获利在800元左右,2003年急剧下降到200多元,2004年又回升到843元,2005年获利不到600元。“十一五”期间,不同区域、不同养殖模式虽然形成了不同的养殖效益,但从今年上半年各地畜牧部门的统计看,农户养殖一头育肥牛获利就在五六百元。利润的大幅度递减,成为农区肉牛养殖业发展迟滞的关键。
肉牛养殖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市场需求旺盛,成本迅猛增加,但肉牛销售价格低迷。2009年,我国牛肉价格最高值出现在春节前夕,市场价达到每公斤29.2元,比上年同期涨1.6元,比上年最高价格降0.3元,之后的10个月始终保持在27~28元。这样的价格,只有部分基础母牛存栏数在30~5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企业处于盈利状态,多数规模化养殖企业还是亏损。由于地域分布的特点,平原地带的肉牛养殖模式多采用全舍饲喂养,饲料来源主要依赖秸秆和精料。由于近年来饲料价格上涨,加大了养殖成本。还有一个成本来自牛源紧缺。目前,我国肉牛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仍然相对独立,资源整合度不高,母牛养殖缺乏产业链上下游的支持,生产材料的购买、冻精品种的选择以及犊牛、架子牛的销售没有形成高效稳定的供应链条,加之市场的无序竞争现象严重,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当中很难控制成本,母牛养殖难以获利,使得生产上出现“牛荒”。
这一切表明了目前我国肉牛产业化经营严重滞后,产加销严重脱节。目前,我国肉牛主产区主要肉牛饲养模式是“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以中小规模育肥场集中育肥为辅”,这是符合目前国情的饲养模式。但在这一模式下如何强化产业化经营,亟待破题。与国外产业化程度很高的肉牛业相比,我国的肉牛业的经营在饲养水平、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抗市场风险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提高我国肉牛业的产业化经营程度,走一条集饲料生产、肉牛养殖、屠宰、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才能将我国肉牛业带上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目前的肉牛产业是“给点儿效益就灿烂”。效益来源在于两个途径,一是政策扶持,二是产业化开发。“十二五”期间,肉牛产业要实现突破式发展,国家应该通过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切实引导并鼓励发展肉牛产业化经营。要设立肉牛大县扶持政策,提升产区政府发展母牛生产和规模养殖的积极性。加大对规模化母牛养殖的信贷扶持,鼓励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肉牛行业。引导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升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扶持起一批致力于牛源基地建设的龙头企业。对肉牛良种工程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加速推进品种的选育及开发利用。
这种较长时期的全行业效益低迷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各级政府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在政策扶持上再上一个新台阶,让“十二五”的肉牛产业为农民增收做贡献,为扩大内需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