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产澳洲的鲈科鱼类头小身体大的宝石鲈,是原产于澳洲昆士兰省的淡水背鳍鱼类,广泛的分布在澳洲各淡水流域中,以东南部的莫瑞达令河流域分布的最多。宝石鲈正式名称是高体革鯻,学名Scortum barcoo,属鲈形目鱼类。俗称宝石鱼、宝石斑鱼、玉鲈、翡翠石斑。由于其体侧很多大小不等黑色闪亮的椭圆形斑块,宛如镶嵌在鱼身体表的黑宝石,故称之为宝石鱼。宝石鲈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力和高度的抗病能力,故被世界各国引进,是一种生活在淡水环境中的鲈鱼。它的肉质鲜美,而且适应性强,生长环境的耐受性佳,可耐低溶氧,食性杂,生长快,没有腥味,肉多刺少、肉质细嫩鲜美、油脂丰富,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目前此鱼的市场已推广至日本、韩国、台湾、大陆、香港、东南亚及欧盟,是澳洲近年所开发的优良养殖新品种中颇负盛名的淡水食用鱼,未来发展的潜力无限。
鲈科鱼类 繁殖难不倒高手宝石鲈大约是2003年由屏东数名业者合作引进,第一批引进的数量约数千尾鱼苗,在屏东试养,业者初期对此鱼的特性尚未十分明了,养殖并不顺利。在引进后第三年,屏东业者张荣显委托卢建璋负责宝石鲈的饲养管理及繁殖。卢建璋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虽然是第一次摸索宝石鲈,但知道是鲈科鱼类,在繁殖手法上已经有了大概的方向。过去本土鱼苗比较少的原因在于宝石鲈需要4年才性成熟,因此引进后前4年没有种鱼可以做繁殖,鱼苗只能从澳洲或大陆进口。而南半球的澳洲与台湾的季节正好相反,引进的鱼苗会有水土不服的现象,饲养比较困难。
卢建璋说台湾在2008年时才有成熟的种鱼可以做繁殖,产卵期从3月底4月初开始到6月,7月就看不到卵了,繁殖季只有3个月,一年一产。成熟的雌鱼卵巢约有2指宽,"操作时要特别小心,以不伤鱼为主。据说,曾经有人因经验不足,操作时伤了鱼,死了上千尾的种鱼,损失惨重。"水试所在网站上指出宝石鲈与银鲈外观上相近似,种鱼挑选因外观极其相近,需注意不可只挑选体型较大的鱼,因公鱼体型往往较母鱼瘦小。注射剂量一般为每公斤母鱼注射HCG 500 IU + DOM 5 mg,公鱼注射减半。鱼苗成长代谢较银鲈快,需留意鱼苗喂饲的次数及投喂量。
明年鱼苗生产可能大幅增加宝石鲈受精卵经十多小时就可以孵化,需用事先培养好淡水轮虫、草履虫等浮游生物的藻水供稚鱼摄食。因宝石鲈的头部及口器很小,孵化后开口难,不容易摄食丰年虫等较大的生物饵料,所以第一周会比较难养。油球3天后消化完,稚苗如果没有衔接上饵料,不久就会饿死。顺利摄饵的稚苗第5天平游后就可以出售放大池饲养了。
卢建璋做宝石鲈已经5年了,今年做了4批卵,前两批卵约三十多万尾稚苗因为忙碌没有细心的照顾都阵亡了,后2批才专心做,培育出约十万尾寸苗。
在养殖方面,有人一分地放养1万尾,卢建璋建议降低密度比较好管理,一分地约7-8千尾较适度。养殖水溶氧需充足,因为宝石鲈头部小,鳃的面积也小,所以氧气交换效率差。而水质要跟得上,水体氧气才能充足。其次,宝石鲈是热带鱼种,不耐寒,天气冷容易得水霉,天气热则好发气泡病,这是饲养上要注意的地方。不耐缺氧也是宝石鲈鱼苗运输上的困难点,卢建璋曾寄了2袋2百尾鱼苗上台北,结果2袋的鱼苗都死亡。鱼苗经运输后,即使存活也不好照顾。
宝石鲈是体内富含油脂的鱼种,卢建璋说为了做繁殖,种鱼不能养的太肥,一般种鱼的养殖以鲈鱼饲料饲喂,但会有腹部过多脂肪的情况,他曾经改用虱目鱼料喂养,也是太肥。
卢建璋的养殖场原来是养鳖池,现在做为繁殖池用,每池面积大约100坪,旁边还有4-5坪的小池,水泥壁,土沙底,他说这种池饲养种鱼或培育鱼苗都比较好操作,做水也方便,鱼的成长快,室内小的水泥池培育的鱼苗成长没有那么快。根据他的养殖经验,宝石鲈从孵化培育到1.5-2寸大约35天,从寸苗到1斤的上市规格,大约只需要6-7个月,是成长非常快速的鱼种。"目前种鱼数量已经充足,岛内繁殖技术人员不缺,据估计已经有好几个人准备要大试身手,明年可能会有较大量的宝石鲈鱼苗上市。"营养丰富胜过深海鱼兼营宝石鲈产销的业者陈俊仁在接受本刊访问时表示,宝石鲈是一种高经济、高营养的鱼种,7、8年前由自澳洲引进,去年开始育种成功,鱼苗产量逐渐增加,现在已克服环境,饲养相当成功,由于宝石鲈肉多刺少,肉质鲜美,富油脂,口感如香鱼,引起市场注目。成鱼约重600至800公克,体长25至30公分,型似鲈鱼,肉质却细致弹牙,目前市价每台斤约130至150元左右,在市场上有相当好的评价。有鉴于产量逐渐增加,屏东县政府也协助养殖业者大力推广宝石鲈,屏东县长曹启鸿、九如乡长许重庆、盐埔乡长郑双诠等都在记者会上一起为宝石鱼宣传代言。
第一次接触到宝石鲈,陈俊仁就认为这条鱼很有潜力,肉质富含油脂,而且是一层肉一层油间隔平均分布,胶原蛋白多,口感像香鱼,当成生鱼片不输给黑鲔鱼。陈俊仁说这个宝石鱼除了美味,更重要的是营养百分百,鱼肉有丰富的各种养分,其中的DHA含量更是超高标,一般深海鲔鱼每一百公克就有2100毫克,不过宝石鱼却有4300毫克,可以有效防止脑动脉硬化。宝石鲈每100克鱼肉中含有 Omega-3达1000毫克以上,一般淡水鱼如乌头、草鱼等则只有500毫克以下,相差逾一倍。Omega-3是好的脂肪,能够防治心脏病和降低患癌机会。
产量渐增行销多元屏东的养殖业者在刚饲养宝石鲈时因为还不熟悉这条鱼的特性,养殖上出现了许多问题,有的人一池放养了十多万尾,结果收成时只剩1万多尾。也有人的场里半夜水车的电源开关故障,导致一个池子里头的7千斤成鱼全部缺氧死亡,损失70多万。今年初寒流来袭,屏东地区的气温也下降剩十几度,冻死了两万多尾约手掌大的鱼。
经过几年的试养后,目前养殖业者已经逐渐掌握饲养管理技术,养殖不成问题。屏东地区业者大多选择在盐埔乡一带以大武山水系纯净无污染水源养殖。陈俊仁说去年台湾做宝石鲈繁殖的有3-4场,育出20多万尾鱼苗,今年应该有30万尾以上,养殖的业者有十多人。
一般饲养5-6千斤只需配1台水车,饲料用鲈鱼0号颗粒料以自动投料机,定时在清晨及傍晚气温较凉爽时投喂。为了提高肉质,陈俊仁采用了生态养殖法饲养宝石鲈,鱼池里种养水草及泰国虾、大肚鱼及土虾,并以自己设计的配方请饲料厂特制专用饲料,进一步提高宝石鲈的EPA、DHA及OMEGA-3的含量。
采用生态养殖还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情,陈俊仁说去年莫拉克台风期间,因为风势太大,无法投喂饲料,结果池里的泰国虾纷纷跳到岸上逃避饥饿宝石鲈的追捕。宝石鲈比较脆弱,捕捞时如果伤到鱼身,就不易存活,因此要抓鱼只能用较小的鱼网一次围3-4千尾,一次全部起捕上岸,不能选大留小。起捕后立即送冷冻厂以急速冷冻加工处理,并在零下20度以下冷冻保存,以保证鱼的新鲜。
陈俊仁说放寸苗有30%的领头鱼可以在6-7个月长到1斤,其余的需1年。一般外烩办桌的要1斤半(800克)左右的规格的鱼。目前已透过包括网路等各种通路进行销售,主要以外烩、餐厅及量贩超市为主,未来计划外销到马来西亚。现在松青超市、盐埔门市及网路购物都可以买到处理过而且真空包装的宝石鱼。
最佳生长水温21-28℃根据水产试验所淡水繁养殖研究中心竹北试验场对宝石鲈的养殖研究报告指出,其最佳的生长水温范围是21-28℃,在17-18℃时摄食会受到影响,10-15℃行动迟缓或静止于水池下层,半致死低温为13.7℃,明显较吴郭鱼不耐低温。水试所过去的实验结果显示吴郭鱼在9.6℃时失去平衡,7.9℃呈僵直状态沉于池底,7.5℃死亡。
摄食方面,宝石鲈的摄饵温度最高极限介于37-38℃,最低15.6-16.5℃,31.6℃时摄饵量最高。
以2.5吨水之温控砂石过滤循环水槽饲育成长试验结果显示,30℃水温组成长率最高,平均体重83.39克(2.2两)之幼鱼饲养12周后成长至480克(12.8两),明显高于25 ℃组的377克(10两)及20℃组的167.7%。饲料转换率以30 ℃组的1.07较好,与25℃组没有显着差异,但明显高于20 ℃组。然而肥满度以25℃组较高,其次是30℃组;20℃组明显较低。
香港大陆已大量推广宝石鲈已被许多国家引进饲养推广。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在2002年自澳洲昆士兰引进,经试养后发觉最佳生长水温为21℃-25℃。可当年养成,评估是颇为适合香港养鱼户。直接由澳洲引入鱼苗,平均每条成本达1元澳币(约台币29元),为降低养殖成本,香港改为引入鱼卵孵化,成本下降至台币4-12元,节省最少50%饲养成本。
试养成功后,香港渔护署于2003年起与杨氏水产有限公司合作养殖,公司执行董事杨瑞良先生,拥有三十年养殖经验,曾先后赴台湾学习及考察逾一百五十次,并创立杨氏养殖法,养殖场饲料全部从台湾进口。
中国大陆于2001年引进宝石鲈,山东淡水水产研究所从澳大利亚墨尔本引进了第一批鱼苗,并开始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以降低饲养成本。但是初期却并未得到大面积推广,关键也是缺乏鱼苗。直到2006年,宝石鲈终于长成了成熟的4龄亲鱼。掌握了药物剂量、温度,在一次次反覆的试验后,山东淡水所终于得出正确的效应时间是在注射药剂后24-26个小时,进行人工授精。2006年7月底采用湿法受精的鱼卵成功,繁殖鱼苗100多万尾。
据报导,宝石鲈在中国内地已大受欢迎,新昌现代水产发展有限公司与上海会盟公司达成共识,每年供应12万尾,宝石鲈已成为杭州、宁波、绍兴等地宾馆饭店的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