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1日到8日,广东两罗非鱼主产区湛江和茂名罗非鱼塘头价在历经两次调价后, 0.8-1斤规格降至3.5元/斤,1-1.6斤规格降至4.5元/斤,下调幅度为0.2-0.3元/斤。据了解,自今年以来,华南地区罗非鱼塘头价一直维持在高位运行,期间价格虽然也有波动,但都属于细微调整,此次突然下调0.2-0.3元/斤自然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诸多关注。此次降价究竟原因何在,是短期调整还是长期行为,接下来的罗非鱼市场走势又将如何,本刊通过调查逐一揭晓。
加工厂联合降价?
据《水产前沿》调查了解,此次价格下 调仅限于广东和广西两地,海南同期反而有所上涨 。
不光是湛江和茂名,在8月1日,广东高要地区的罗非鱼收购价也下调了0.1元/斤,0.8-1斤规格降至3.6元/斤,1-1.6斤规格降至4.4元/斤。听到降价的消息后,广东高要地区罗非鱼养殖户吴哥感到有些不解,“现在罗非鱼还没有到大量上市的时间,怎么这个时候价格就开始降了?”
这或许也是其他养殖户的疑问。8月12日,当《水产前沿》记者就此次致电湛江市水产进出口企业协会秘书长岑坚时,他向《水产前沿》记者解释道此次调价实际上也是迫不得已,“按照之前的收购价格,加工厂肯定都是亏本的,在这样下去加工厂估计都要倒掉了。”岑坚表示,此次的价格调整是希望将罗非鱼价格稳定下来,“在经过这两次下调后我们将不再下调价格,希望能把当前的收购价格稳定3个月左右的时间。”
按照岑坚介绍,在调整价格前协会专门开过几次会,“把一些养殖大户、鱼中还有加工厂都喊过来大家一起商量后才决定的。”当《水产前沿》记者问道是否所有的加工厂都参与了此次降价时,岑坚表示“能够通知到的加工厂都通知下去了”。
廉江罗非鱼协会会长杨水权在接受《水产前沿》记者采访时提到,当时他曾作为被邀请的人员之一来参加这次协商会议,对于此次降价,他表示如果价格能够稳定下来按照目前的养殖成本来说也还是可以接受的,不过他对于此次降价能否真正执行下去并不十分看好,“以前加工厂也开过好多次会议,说是要把价格稳定下来,但是加工场不团结,到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广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加工厂副总经理则认为本次降价只能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现在市面上购规格的商品鱼非常少,大部分都还是6-9两左右,到年底之前,养殖户还有足够的时间把鱼养下去,并不急于卖鱼,但对于加工厂来说不开工拿什么来养活工人呢?所以这次价格调整并不是基于市场供求关系的调整,而是加工厂的单方面行为,只要有一个加工厂为了收鱼提升收购价格,协商好的价格体系就会马上崩溃。”
虽然按照岑坚的介绍,这次调价是广东、广西、海南三省的加工厂共同协商而定,但据《水产前沿》记者了解,此次价格调整仅限于广东和广西两地,海南并没有参与进来。根据海南昌盛鱼鳖种苗场周旭的介绍,就在8月5日,海南地区罗非鱼塘头价还上调了0.2元/斤,0.8-1斤规格升至3.7元/斤,1-1.6斤规格升至4.7元/斤。除了做种苗,周旭还兼卖饲料和收鱼,对于每天的罗非鱼收购价都有着详细的记录。随后《水产前沿》记者向海南的一家颇具规模的加工厂负责人询问报价时,他也证实了周旭的说法,但对于“广东、广西、海南三省的加工厂联合降价的说法”他表示并不知情。
加工厂的“苦衷”
“加工厂不是一直在亏本吗,怎么还是不断扩大规模而且还不断有新厂要进入到加工环节?”
虽然并不看好这次加工厂调低罗非鱼价格的举动,但同属加工厂中的一员,广东某罗非鱼加工厂副总经理还是默认了这一对自己有利的价格。对于罗非鱼加工厂来说,这次调低罗非鱼收购价,也有着自己的“苦衷”。
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罗非鱼加工厂为了争抢国外的订单恶性竞争,不断压低出口报价,大多数都处于亏本状态。在《水产前沿》记者与某罗非鱼加工厂负责人交流时,他也坦承在2009年当时国内加工厂对经济危机的估计普遍过于悲观,“国外的采购商说由于经济危机订单少了,国内的加工厂马上沉不住气了,亏本也要抢夺订单。”而后来的情况证明这完全是一个近乎愚蠢的举动。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罗非鱼出口量为25.9万吨,出口订单量并没有减少,反而比2008年出口增长了15.6%。
这一出口的颓势在2010年似乎有变本加厉的迹象。《水产前沿》记者在今年年初走访时发现,今年不少加工厂都准备扩大规模,而在一些地方,今年又新建了一批罗非鱼加工厂。海南一罗非鱼收购中介商曾对此现象感到难以理解,“加工厂不是一直在亏本吗,怎么还是不断扩大规模而且还要进入到加工环节?”
上面这位罗非鱼加工厂副总经理对此的解释是,同样的情况下,生产的量越多,所平摊的人员的工资、机器的折旧等费用也就越低,生产的成本也就相对降了下来。”但这位加工厂副总经理也告诉《水产前沿》记者,这样做虽然会使加工厂的成本降下来,但由于市场上的商品鱼数量是一定的,这样一来必然会使加工厂收鱼的竞争更加激烈。
这位副总经理的预测迅速得到了验证。由于去年的价格低迷再加上病害肆虐等影响,而且秋苗的产量较低,留作过冬的罗非鱼少,这些都造成了今年开春以来罗非鱼商品鱼短缺。而加工厂为了维持开工,不得不以较高的价格来收购罗非鱼,这也直接导致今年以来罗非鱼的收购价一直居高不下。按照这位副总经理的计算,“如果按照之前4.5元/斤的价格收鱼,按照目前国外采购商的报价,没有一家加工厂敢说自己能赚钱;按照调整后的4.5元/斤收鱼,如果算上13%的出口退税以及下脚料的话,刚刚好位于保本的水平”。
由此,加工厂下调价格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加工厂止亏的方式总是调低罗非鱼的收购价而从未想过提高对外出口的报价呢?岑坚曾对《水产前沿》记者表示,国内加工厂之间恶性竞争到最后只能亏本接单,其所在的协会虽然也曾出台料了很多措施,但由于协会没有权力,这些措施到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在这种情况下就是看谁的资金雄厚谁才能撑得久。”这位副总经理告诉《水产前沿》记者,“现在许多加工厂都说在这种情况下要拼质量拼管理,把厂做大做强,但即便你再会管理,加工的电费、加工机器的折旧费,还有工人杀鱼的速度和取肉率这些实际上大家的成本都差不多。”他告诉本刊,目前罗非鱼的加工形式主要是鱼片和冻全鱼,他所在的加工厂正尝试着做一些深加工的罗非鱼调味品来寻找新的出路,“不过目前国内消费者对这方面了解的不多,深加工产品的销量也十分有限。”
看好接下来的行情
在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业内人士对今年的罗非鱼行情都充满信心,“再低也不会跌到成本线以下,只要不出什么事,顺顺当当养下来肯定会赚钱的”。
原料鱼短缺,不少加工场便把希望寄托在今年投放的春苗上。但上半年的投苗形势对于加工厂来说显然不妙。
由于2009年持续低迷的罗非鱼价格再加上病害爆发大大降低了今年养殖户投苗的主观意愿,据了解在广东的两个罗非鱼养殖重地肇庆和茂名,今年罗非鱼养殖的密度明显降低,不少养殖户采用罗非鱼和桂花鱼或者草鱼混养的方式,而且立体养殖的比例也大大增加。而2010年初中国南方的春寒及持续的阴雨天气,则在客观上影响了养殖户投苗的成活率。根据《水产前沿》记者的了解 ,与去年同期相比,2010上半年罗非鱼投苗量减少已成定局。
投苗量减少,投苗时间延迟,而且由于很多罗非鱼养殖户采取了立体养殖的模式,今年罗非鱼的上市时间也有所延迟。据了解,目前1斤以上规格的罗非鱼大部分是去年投的过冬苗,而今年投放的新苗大部分还是1斤以下的规格。
据茂名市茂南三高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梁华盛介绍,由于目前罗非鱼的价格养殖户有钱赚,再加上担心接下来的价格出现波动,今年养殖户出鱼的规格普遍偏小。在茂名不少养殖户只要池塘中的鱼1斤左右的达到5-6成便开始抓鱼,有的养殖户把罗非鱼养到6两以上就开始卖了,“现在1斤以上的可以卖到4.5元/斤,1斤以下的卖到3.5元/斤,平摊下来整塘鱼也可以卖到4.0元/斤的价格。”他认为,这也是一件好事情,“说明现在养殖户的观念也开始慢慢转变过来了。以前养殖户都是集中在某一个时间段集中卖鱼,鱼价自然就低下来了。”
“按照罗非鱼4-5个月的养成期,今年投苗的罗非鱼还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上市,至少在未来一个月内也就是9月底以前,我估计罗非鱼的收购价不会再下跌了。”对于今年罗非鱼的行情,广东某罗非鱼加工厂副总经理还是比较看好的。实际上在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业内人士对今年的罗非鱼行情都充满信心,“由于整体投苗量减少,今年罗非鱼的价格肯定要比去年好,再低也不会跌到成本线以下,只要不像去年那样暴发链球菌病,顺顺当当养下来肯定是会赚钱的。”
对于罗非鱼养殖户来讲,这无疑是一个利好信息,但是对于罗非鱼加工厂而言,如果不能在此基础上提升国外订单的价格仍然要面临亏本出鱼的困境。对此,广东某罗非鱼加工厂副总经理不无惋惜地说道,“在目前国内加工厂各自为政的条件下,靠联合把出口订单的价格升上来估计是不可能了。我觉得罗非鱼加工出口要走上正轨,至少还要2-3年的时间,那时加工厂估计没什么资金再继续斗下去了,这个行业也就恢复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