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河段环境激素含量最高
“环境激素?没听说过,不过我们这里的水确实越来越差了。”中山横栏镇六沙村对虾养殖户梁明在当地养虾近10年,凭借多年的直观感觉,他认为养殖水源水质恶化是近几年对虾养殖成功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梁明的直觉判断有相关环境监测部门的调查支撑。2010年6月4日,广东省污染源普查领导小通报:广东废水排放总量215.98亿吨,排放主要集中在佛山、深圳、东莞、广州和中山,五市占总量的6成。
9月2日,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冉勇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根据他与学生的取样检测,目前排放进珠江流域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环境激素。
环境激素是一类外源性化合物。它以某种方式干扰生物的正常内分泌功能,可导致水生动物性别特征丧失和后代不能繁殖。通过对环境中各类物质的鉴别和筛选,在全球约1000万种化学物质中,已有70种显示雌激素活性,并被确认为环境激素类物质。各种环境激素有机物主要分属于烷基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双酚A、邻苯二甲酸盐、多氯联苯类、农药、类固醇等。在长江野生鱼上检测出来的壬基酚鱼辛基酚就属于烷基酚。
冉勇介绍,多数环境激素具有疏水亲脂的特性,倾向于吸附在溶解相的有机质中,随水流迁移,最终沉降到水底沉积物中,或被水生生物吸收并富集在体内,且有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从2006年至2008年,冉勇和他的学生分别在珠江广州河段、东江东莞河段、珠江三角洲各河流采集样品。经化验分析,在珠三角河流中,珠江广州河段的环境激素污染最为严重,东江东莞河段次之,北江和西江的污染水平最低。
与国内外其他河流相比,珠三角河流表层水中的烷基酚、双酚A的浓度普遍高于国内外河流。珠三角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烷基酚和双酚A的含量也成为国外报道的含量范围的高值区域。据了解,一般的工业和生活污染都会产生大量环境激素,其中珠三角河流中含量较高的烷基酚多来自造纸厂和皮革厂。各种数据表明,珠三角河流已受到酚类雌激素的严重污染。
大部分化学污染物未受监管
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技学院教授魏华在对环境激素研究时发现,环境激素对鱼类的最大危害是对其生殖系统的影响。它造成性腺的不正常和生殖力低下,促使性腺出现卵黄磷脂蛋白水平和卵重量下降,雄性鱼类精液减少,甚至出现雌雄同体等现象。
近年来,水产养殖成功率普遍下降,病害增加,今年整个华南地区对虾大面积发病死亡,罗非鱼再遭链球菌病侵袭,而这与水质恶化,以及由其引起的鱼虾种质退化、抗病能力减弱有很大关联。
环境雌激素导致鱼类性畸形的报道并不鲜见。早在1985年,在英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下游河流中捕获具有雌雄两性特征的斜齿鳊鱼之后,相关学者对瑞士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水的调查也得出相似结论。他们认为,人类广泛使用避孕药剂是产生雌雄同体鱼的真正原因。
英国的另一项调查报告说,生活在工厂排污河流的石斑鱼发生了严重的雌化现象,在诺福克郡的艾尔河观测点,接受调查的雄性石斑鱼60%出现了雌性化特征,不少石斑鱼的生殖器开始具有排卵功能,生长在受污染水域中的大部分雄性鱼,会变成两性鱼或雌性鱼。
20世纪90年代,美国五大湖也出现爬行类和鱼类动物的雌性化、生殖器怪异等繁殖异常现象。据分析,排入水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环境激素是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
有民间环保组织曾调查,珠江流域主要的工业污染源来自电子、化工、汽车、纺织、造纸、医药等企业,而目前受监管的水污染物只限于部分主要污染物及少数化学物质,包括氨氮、总磷、粪大肠杆菌等,大部分在珠江流域制造、使用及排放的化学物仍未受到应有关注及监管。
肉食性鱼类体内环境激素少
珠三角环境激素污染如此严重,当地养殖鱼虾是否会出现像长江野生鱼般的体内环境激素超标?
魏华教授认为,环境激素对养殖类水生动物的影响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水体中环境激素进入水生动物体内,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水体的传递并积累于生物体内,其次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发生作用。
通过水体传递进入鱼虾体内的环境激素,据目前研究看,主要是重金属。不过,魏华认为,水体中重金属的危害可在养殖环节消除或削弱。在水产养殖上,养户可选用EDTA(一种金属离子鳌合剂)降低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
梁明也反映,池塘中重金属含量高,无论什么水产品种,养殖效果都不好,塘中的鱼虾会出现生长速度慢、畸形等现象,有时甚至出现死亡。他说,重金属超标只会降低养户的养殖效益,养户对进水消毒后,如果水质不好,一般都会使用EDTA。
据一业内人士介绍,市场上销售的调水解毒类产品,其主要作用就是鳌合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降低重金属危害。他说,通过人为控制,重金属类的环境激素对养殖鱼类影响不大。尽管水产品出现重金属超标的新闻报道并不鲜见,但他认为,造成重金属超标的原因,除了养殖环节的因素,运输加工环节也有极大嫌疑。
该人士还认为,江水中环境激素含量高,但抽进池塘后,池塘中的环境激素浓度并不会比江水高。以养殖白对虾为例,按照珠三角的养殖习惯,养户一般会打井抽取地下水养殖。水体交换率高,大量干净的淡水会稀释原江水中的环境激素。
魏华还表示,在生态系统中,环境激素通过生物浓缩、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等途径增大浓度,实现对生物和人类的更大危害。打个比方,藻类需从水体中吸收各种营养物质,环境激素也会随着这些营养物质进入藻类体内。藻类被浮游动物摄食后,其体内的环境激素部分转移到浮游动物体内。鱼虾摄食浮游动物后,浮游动物体内的环境激素又可部分转移到鱼虾体内。
环境激素壬基酚、双酚A等在河水、水生附着生物和底栖生物之间的生物积累与放大倍数在18-1200倍之间,环境激素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比通过水体传递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危害更大。如今水产品养殖密度越来越高,池塘中水产动物的食物来源主要是人工配合饲料,而并非水体中的有机物或浮游动物。魏华说,只要养户投喂的饲料合格,就可从源头上切断环境激素通过食物链的积累。
此外,环境激素在水产品体内的积累与养殖品种有较大关系。人工养殖的肉食性鱼类一般只会摄食饲料,对藻类或浮游动物“不感冒”,环境激素基本不可能通过食物链在体内积累。而草食性、滤食性、杂食性的养殖品种在饲料不足时,会摄食池塘中的浮游动物、藻类等天然饵料,环境激素有可能会在这类水产品体内出现。
不过,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水体中的环境激素浓度被不断稀释,作用途径也因饲料的投喂而受阻,从理论上讲,食用养殖鱼类比野生鱼类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