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体普遍存在于养殖水体中,能不能发病与流行危害,取决于养殖水体的质量和鱼本身的抗病力水平。就广西而言,危害罗非鱼的主要病原体有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链球菌、丝囊霉菌等,这些病菌都普遍存在于养殖水体中,如果养殖水质保持得好、鱼类健康强壮,这些病菌就不会造成危害;如若养殖水质差、鱼类又处于亚健康状态,就极易感染上这些病菌中的某一种或多种,导致鱼类发病,甚至流行危害。
二、不是研制那一种病菌疫苗或筛选出某种病菌的敏感药物就可以拯救罗非鱼养殖业。病害的流行危害因素有多种,其致病菌也有多种,而且各地的用药习惯和方法都不相同,耐药性也不一样,靠一、二种病菌疫苗或药物,是不可能彻底罗非鱼的所有病害的。
三、防治病害还得脚踏实地、一步步来做才行。
1、首先要通过实验室确诊。及时采送病样送实验室检测,根据实验室确诊和药敏试验结果来筛选敏感国标渔药,才能做到及时治疗。如果发病初期自己先用药治疗,疗效不佳时才采集病样送检,很有可能分离不到病菌,更做不了药敏试验,这样也就无法采取有效措施来治疗。
2、其次要根据目检和镜检来判断水质状况及鱼的健康状况。病鱼鳃的病变直接反映了养殖水质状况,通过观察鳃的病变可以初步判断水质状况,再结合问诊来判断水质是否需要改良;而内脏器官的病变,也直接反映了鱼的健康状况,特别是肝脏的病变,还可反映出饲料的质量水平,若肝脏病变严重,有坏死、分区、出血等症状,说明饲料有问题。
3、综合防治,才能提高疗效。根据实验室确诊结果,采取外消内服的方法防治,选用一种消毒剂消毒养殖水体,每天一次,连续三天;并选择一种敏感国标渔药,添加一种中药制剂和稳定维生素C,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一到二个疗程就可控制病情;同时,根据鳃和内脏器官检测结果,该改良水质的改良水质、该换饲料的换饲料,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