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罗非鱼链球菌病或在今年广泛流行 提前警惕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6-25  
     2010年4月份,罗非鱼链球菌病在海南省即呈点状发生,说明链球菌病的发生时节在不断延伸,也意味链球菌病可能在2010年广泛流行。

     □文 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樊海平

    一、链球菌病概述

    世界范围内由链球菌感染引起鱼类死亡在二十世纪七十和八十年代已有零星报道,九十年代呈上升趋势,目前链球菌已成为主要的鱼类致病菌之一。链球菌主要感染鱼体头部,破坏鱼脑神经,继而通过血液循环破坏肝、肾、脾等器官引发全身性出血病,是一种细菌性疾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治疗困难,且水温越高病情越重。链球菌对养殖品种有一定的选择性,多发于鲑科鱼类、罗非鱼、斑点叉尾鮰、香鱼和淡水白鲳,而草鱼、鲤鱼、鲢鳙鱼未见报道。文献报道感染罗非鱼的链球菌菌株主要是海豚链球菌(S.iniae)和无乳链球菌(S.agalaciate),国内分离到的链球菌菌株多为海豚链球菌,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首次报道了无乳链球菌引起的罗非鱼暴发性死亡。Robinson和Meyer于1966年第一次报道在淡水鱼金色美鳊(Notemigonus crysoleucas)中分离出B 群属链球菌。随后,Plumb及Baya等从鱼类中分离出的多株非溶血性B群链球菌,但不能确定其归属。至1994年,Eldar等将其定名为Streptococcus difficile。Wilkinson、Elliott及Vandamme 等将分离鉴定的链球菌,大都归属为B群无乳链球菌。2002年,Evans等再次报道溶血性无乳链球菌是鱼类的主要致病菌。2005年,Kawamura等提议重新划分S difficilis的归属,确定为无乳链球菌的同物异名。Evans等2006年从水生哺乳动物中分离出无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被认为是唯一拥有B群特异性抗原的链球菌。

    二、罗非鱼链球菌病概述

    链球菌病多发于水质差、养殖密度大的水域,长期使用低质廉价饲料也是诱因之一。此外,与水体中存在大量的链球菌菌群也有直接的联系。有时在自然发病亲鱼的卵巢中也能检测到病原体的存在,因此,病原体在罗非鱼中可能存在垂直传播的可能性。鱼类链球菌病的病害控制主要有药物防治、生态防治和免疫防治。化学药物和中草药防治是最为直接和简便的控制手段,但长期使用化学药品难免使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导致防治失败,同时也可能导致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引起质量卫生安全问题。因此,生态防治和免疫防治为重要的控制手段。无乳链球菌是鱼类重要致病菌之一,同时也是人畜共患的病原菌之一,在养殖中除了要投放无病原携带苗种,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全程投喂优质饵料外,追查病原体的传染源,切断其传播途径是生态防治的重要工作。链球菌病一旦发生,既感染脑部,破坏脑神经,又损坏肝、肾等器官,影响鱼体的自身免疫机能,疫苗和免疫激活剂的研制和开发是控制无乳链球菌导致的罗非鱼暴发性流行病的主流方向。

    三、罗非鱼链球菌病流行概况

    罗非鱼链球菌病常常在水温长期过高、缺氧或养殖密度过大等情况下暴发,于春、夏和秋季发生,流行高峰为5-9月,流行水温25-37℃,尤其水温高于30℃时易导致疾病暴发;主要危害亲鱼及100g以上的幼鱼和成鱼。传染性强,发病率达20-30%,发病鱼的死亡率达80%以上,病程持续时间长,死亡高峰持续2-3周;在低温季节,死亡率相对较低,但持续时间更长。我国主要罗非鱼养殖区如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区近年均不同程度的暴发,导致了较为严重的损失。

    四、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主要症状有:患病病鱼逐渐失去平衡,有的在水中翻滚,有的侧身做圆圈运动;病情严重时,临死前病鱼于水面打转或间隙性窜游;腹部体表具点状或斑块出血或溃疡,下颚及两鳃盖下缘有弥漫性出血,肝脏、胆囊、脾脏肿大、出血,严重时糜烂;肠道和胃积水或积黄色粘液,肛门突出;眼球充血、肿大、突出,严重的眼角膜混浊发白,甚至眼球脱落。病理切片显示鳃小片充血、水肿、坏死,呼吸上皮增生、融合,毛细血管肿胀、充血,鳃丝末端充血膨大,淋巴细胞浸润;心外膜破裂,肌纤维断裂、紊乱、松散心肌炎性水肿,淋巴细胞浸润; 肝脏颗粒变性和脂肪变性,动脉管与肝实质细胞分离,管壁堆积血细胞和肝细胞核,血铁黄素沉着,肝细胞浑浊、肿胀、坏死;肠道粘膜上皮坏死、脱落,固有膜炎性白细胞浸润;脾脏出血、水肿,淋巴细胞减少,组织内有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着;肾脏组织内有化脓灶,内有大量嗜中性白细胞浸润,肾小体肿胀,中央毛细血管血液淤积肾小囊腔隙增大,肾小管细胞增大、排列不规则,小动脉血管壁玻璃样变性,血管内形成微血栓,上皮细胞坏死;眼球脉络膜和眶骨膜组织出现炎性损伤,晶状体纤维断裂和脱离,严重者被囊和晶状体坏死,出现角膜溃烂,视网膜损伤。

    五、罗非鱼链球菌病诊断

    以无菌器具解剖病鱼,分别取鳃、肝脏、肾脏、脾脏、性腺、眼球等器官的小块组织或鳃盖内侧膜内积液,于洁净载玻片涂片,风干后,革兰氏染色,于油镜下检查,可发现革兰氏阳性的链状球菌,发现较多的为成对球菌,病情严重时可发现典型链状细菌,结合鱼体症状可基本确诊。确认病原体的种类可通过细菌的分离鉴定或免疫学病原检测方法确认。

    六、暴发的因素分析

    养殖环境条件、养殖模式和养殖品种与链球菌的发病率密切相关,养殖密度高、养殖水源受畜禽污染、保持高量投喂全人工配合饲料的发病率高;高温与疾病暴发和导致高死亡率密切相关,而一旦温度下降,死亡率显著下降;养殖品种与发病率也有关系,这可能是与鱼体摄食量高,生长速度快有关;与鱼体规格相关,100g以上的鱼体发病率高,这可能也与摄食量和生长迅速相关;发病鱼体未采取隔离措施,疾病在不同池塘及养殖区的水平传播;另外,在部分自然发病的亲鱼性腺中有时也能检测到病原,是否存在垂直传播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由于链球菌为人畜共患的病原菌之一,畜禽污染是否是传染源也值得探讨。

    七、罗非鱼链球菌病防控对策

    由于病原为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预防和治疗较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菌更为困难。链球菌的防控主要措施有:

    1、加强对养殖水环境的控制,使用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维持良好的水质环境条件。在疾病暴发的高温季节,降低饲养密度,增加开增氧机的时间,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尤其是水源受畜禽养殖污染的区域,应严格控制污染水源的流入,并降低投饵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降低水温。

    2、加强对疾病的管理,病死鱼及时捞出,作无害化处理,并加强对疾病的隔离,隔离发病池与健康池的水、工具和人员。

    3、在疾病流行季节和易暴发季节,加强对病原数量的控制,如环境和鱼体内病原数量的控制。养殖环境使用消毒剂,如氯制剂、氧化剂、海因类等,消毒池水,减少环境病原数量和传染率;鱼体携带的病原一般采用口服敏感药物加以控制,但使用口服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用药周期,药物的种类要选择敏感药物或复配制剂,如选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多西四环素、米诺环素、磺胺类等对G+细菌敏感药物;药物剂量要能确保药物利用后能有效杀灭和抑制病原繁殖的剂量,一般使用剂量要达到50mg/kg鱼以上;药物使用周期一般要达7-10天以上。

    4、提高鱼体的体质,加强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提高。如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和免疫多糖、酵素等免疫增强剂,提高鱼体机能,有效抵抗病原对机体的危害。

    5、在疾病治疗时,更应注重环境条件和鱼体机能的提高,在应用上述药物的同时,鱼体肝脏及其它内脏功能的改良,如使用654-2(商品名)、肝泰乐(商品名)等内服,对疾病的辅助控制具有显著的效果。

    6、免疫预防和治疗的研究技术正在开展,要想真正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播,免疫预防和治疗一定是最重要的手段,在现阶段国内广西水产研究所、中山大学、珠江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均在开展链球菌疫苗的研究。

    八、存在的问题

    由于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如其是否存在垂直传播?是否与畜禽污染有关还不得而知。养殖品种是否与病原敏感相关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确认。2010年,海南省在4月份即呈点状发生,说明链球菌病的发生时节在不断延伸,也意味链球菌病可能在2010年广泛流行,因此,需要行业主管部门、科技工作者和养殖业者的相互配合和努力,加强对流行病学的调查与监控,加强对病原菌株的收集与分析,才能为免疫防治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供所必要的基础材料。虽然目前还不能确认本病是否具有垂直传播途径,苗种检疫不但能佐证是否存在垂直传播,还能有效控制疾病的蔓延,因此,笔者建议有关单位应对苗种开展检疫工作。

    【樊海平小档案】

    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水生动物病害控制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1993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工作17年来,共主持完成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7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和三等奖,发表论文50余篇,开展了养殖鳗鲡病害、鳗鲡产品质量安全等产业重大问题研究,为我国鳗鲡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