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多宝鱼之父雷霁霖:海产品养殖的不比野生的差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6-17  
     以前在我国北方海域产值很高的鳀鱼,现在竟连标本都很难觅寻, 养殖模式不稳定、主产业不突出、缺少新科技、 组织化程度低、资源消耗代价大……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产养殖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雷霁霖院士来到大连海洋大学。雷霁霖院士是国内海水鱼类工厂化育苗与养殖的奠基人和学科带头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大菱鲆之父”、“多宝鱼之父”。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对我国海水水产养殖业的现状表示堪忧。他指出,工业化是海水水产养殖业的必由之路,而目前则是海水养殖业转型提升的最佳时机。

    

    海水水产养殖产量只占农业总产值的4.5%

    以2007年为例,全国海水水产品总产量为4747万吨,其中养殖总产量达3278万吨,占到69%的份额。雷霁霖院士指出,我国的海水水产养殖产量已连续21年超过捕捞产量,总产量增长了10倍,连续18年位居世界首位,海水水产养殖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但却只占我国农业总产值的4.5%。

    海水水产养殖与国外发达水平差距大

    当前,我国海水水产养殖与国外发达的水产养殖业有很大的差距。首先是理念上,吸收新科技的步伐缓慢;模式不稳定,主产业不突出,没有定型的东西,大多是哪个销量好就一窝蜂地跟着;组织化程度低,水产业养殖大多是由渔民转移形成;工业化系统工程少,资源消耗代价大;政府扶持补助力度小,缺乏宏观控管政策支持,造成现在水产养殖业无序化扩大;商业化订单式企业比例少,高级化的产业链模式尚未形成。

    海水水产养殖少病害疫苗

    雷霁霖院士指出,我国的海水水产养殖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一系列的的问题:首先,在种质资源上,野生种质的累积利用,再加上人工选育少,现在生物种类呈多样性下滑。

    养殖饲料方面,由于人工饲料普及率低,只占到三分之一部分,每年需要消耗400至500万吨的小杂鱼。船舶、和养殖过程中自身污染日益严重。病害频发,目前已发现的病害达150多种,因为缺少安全、专用的渔药,没有相应的疫苗,每年因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50亿以上。传统模式为主,劳力密集型生产效率与技术含量低,抵风险能力有限,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在设施装备方面,也比较落后,系统设施很少。发展空间方面,过分集中在内湾和近岸带,深水区利用较少。当前大多集中在15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当前有1330万公顷的滩涂面积,已养殖的面积只占13%,如果扩展到20米等深线,开发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市场需求方面,市场大但质量安全问题却很严峻,例如当年的多宝鱼事件,发现一例,就会波及整个多宝鱼的养殖链。

    工业化是海水水产养殖的必由之路

    雷霁霖院士指出,现在世界各地都重视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水产养殖业如跟不上大力推进的工业化进程,势必会在海洋经济中无立足之地,甚至于退出海洋经济。现代渔业的主题是“海水养殖”,当前是海洋水产养殖业转型、提升的最佳时机,也是实现水产养殖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我们应以发展蓝色产业为方向,建成现代化岸带与海上牧场,因地制宜、规划发展区域性优势产业带与产业群。海上要做的是,耕海牧渔;岸上要做的则是发展工业化养殖。

    大连的海水水产养殖业有优势

    雷霁霖院士直言,大连在东北亚地区来说,海水水产养殖业一直有很大的优势,与日、韩之间贸易比例大。但目前来说,水产养殖业的整体水平、设备、基础设施上还相对落后,如果走工业化的道路,达到让对方无可挑剔、产品达到免检的程度,还会有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养殖的海水水产品不比野生的营养少

    现在的老百姓比较钟情于野生的海水水产品,都说野生的营养更好。雷霁霖院士指出,其实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海水水产品的营养结构取决于品种,而不受于其生产环境的影响。人类过度青睐野生水产品的后果是造成这个物种的灭绝。近些年来,我们使用最好最密的捕捞工具下海,已接近捞干了鱼子、鱼孙,大量鱼种的流失,除了自然因素外,主要是由人为的过度捕捞行为造成的。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