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世界各国对渔业补贴的渊源已久,在早期国际社会中,欧美及日本、等国皆认为国内补贴乃属一国经济政策之一部分,欧洲渔业各国更普遍视补贴政策是其渔业存在的基础之一,就连主张自由贸易最力之美国亦对其渔业经营予以补贴。各主要渔业国早期投入大量预算提升渔捞产能,或提供生产补贴以降低投资风险与作业成本,直到晚近各国发现渔业资源的逐年减少,才使得渔业补贴的适切性与否被广为讨论,并考虑在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以下简称WTO)的架构下加以规范。因此,WTO 会员国曾在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中,就政府补贴议题达成「补贴暨平衡措施协议」(Agreement on Subsidies and Countervailing Measures;以下简称SCM),并将补贴的种类区分成三种,分别为禁止性的补贴(prohibited subsidies)、可控诉的补贴(actionable subsidies)与不可控诉的补贴(non-actionable subsidies),要求各会员国恪遵补贴不得损害自由贸易精神的基本原则。WTO新回合谈判更主张取消不可控诉补贴,大体上,虽然目前WTO在有关渔业补贴谈判上仍有歧见,但各国对于削减渔业补贴已有初步共识,即世界潮流多倾向于削减或取消补贴。以往各国多因渔业特殊的产业背景给予补贴,但不少专家学者相信政府对渔业补贴是造成产能过剩的主因,不过各国也政府担心减少或取消补贴可能产生的冲击与影响,因此补贴一旦实施就很难不再继续执行。有鉴与此,本文就目前世界主要渔业国的渔业补贴状况及WTO新回合谈判的未来可能方向加以探讨,以作为日后我国调整渔业补贴之参考。
二、日本
日本渔业渊源已久,整体的产量与消费量在世界上也具有相当地位,不过日本的渔业生产在过去20年呈现稳定下降,即从1975年的3,168,000公吨下降到2000年的858公吨,已下降至全球总产量的10%以下(见图一)。虽然如此,日本政府仍维持传统上对渔业的重视态度,持续对其渔业部门加以补助,其对整体渔业的发展与补助预算是由日本国会透过财政立法通过的「水产关系预算案」所决定。最近几年,日本渔业部门接受政府补助的预算约占其捕捞渔业总收入的四分之一。日本在2000及2001年对渔业之财部补助分别高达3,141亿日圆及3,127亿日圆,以2001年为例,分别是海洋渔业的3,076亿、水产养殖的5亿5千1百万日圆、及营销加工补助的45亿3千7百万日圆(见表一)。在渔业补贴项目中,大约70%的预算是用在基础建设:如渔港建造或维修、渔村的公共建设,至2003年4月止,日本共有2,928座渔港,其港口建造或维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增加渔业部门的产出,而是为了乡村发展所做的转移。另大约有27%的预算是花费在政府一般服务,如水产厅人员的薪资费用、科学研究、监督与控制、官方国外发展补助等(见图二)。至于像鲔鱼围网和延绳钓等作业也依赖水产关系预算每年超过一亿美元来支持国外渔场的开发与安排。总之,水产关系预算的补贴,多少已帮助减缓传统小规模之沿近海渔业的严重衰退,同时也维持其远洋鲔钓和鱿钓渔船队的继续作业。另外,为提升渔船作业的利润及维护渔业资源的生物多样性,日本分别在从1986年和1992年至1993年实施减船计划,计划使其渔业产能降低30%,其政府收购渔船的经费并不完全来自中央政府,有部份经费来自地方团体。
图一、日本近年沿岸、近海以及远洋渔业捕获量之变化
资料来源:OECD, 2002
图二、日本政府财务移转之使用比例
资料来源:OECD, 2002
日本是以200海浬经济海域为主要渔获来源,由于日本的渔业经营规模逐渐萎缩,年轻劳力的不愿投入,加上渔业资源的日渐缩减,以及过去二十年国际普遍实施200海浬后,日本渔船队不断失去进入200海浬经济海域的作业渔场,并失去进入美国和俄罗斯渔场作业的权利,使得日本整体的渔业生产力降低不少,因此,日本近年来的渔获量更衰退到只有1980年代高峰时期的一半。根据日本所出版的渔业白书显示,其渔业部门正面临渔获量的减少、进口量的增加、渔业人口老化,以及个别渔民与渔家的平均经济绩效逐渐恶化等现象,由于日本渔获部门的收益逐年减少之下,因此未来要继续维持目前整体补贴水平将更形困难。
另外,日本的渔业人口与渔船数也呈现逐年下降之趋势(见图三),虽然沿近海小型渔业不像大规模渔业般快速衰退,但渔业产量与人口亦在衰退之中,目前约有220,000人、6,200渔村座落在延伸35,000km的日本海岸线上,占日本渔业人口的85%,另外还有不少半岛与偏远岛屿主要是从事渔业,渔业收入是当地小区居民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且政府渔业补贴对这些偏远地区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日本渔业劳动人口老化的问题日益严重,超过60岁的渔业从业人口已从1990的28%增加到2000年的45%,目前传统的渔村小区中,由于渔业部门的新进者持续减少,渔业从业人口有严重断层的趋势。因此,日本有部分渔业预算是用来补贴这些渔村小区,这类渔业补贴的特征主要是用在振兴渔业、活化渔村、及社会福利移转等工作。
表一、日本对海洋捕捞渔业之财务补贴项目(百万日圆)
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图三、渔船数与渔业人口数之变化
资料来源:OECD, 2002
再以2003年为例,日本的渔业补助分为以下三个计划:
1. 渔业现代化基金利息补助
计划目的是导入更先进的渔业管理以调整中小型的渔业结构,资金来源则由地方政府提供利息补贴给渔会且由地方政府承担部份必要开支,预算金额在2002年高达13亿1百万日圆,在2003年则下降到10亿4仟6佰万日圆。
2. 由地方政府为了促进永续渔业发展所提供的基金补助
这项计划目的是执行综合性的计划以促进永续渔业并确保人民食物来源稳定、安全与有效供给。资金来源交由地方政府去执行以下项目:促进鱼群增加、永续水产资源、重建渔业群落、保育沿岸环境以及渔业人口的加入以确保食物来源的稳定供应,补助也被用来改进分配、加工以及水产品的消费以确保安全及有效的食物供给。预算金额在2002年高达39亿7百万日圆,在2003年则下降到33亿2仟9佰万日圆。
3. 提供给非政府组织执行促进永续渔业发展活动之补助
计划目的是执行综合性的计划以促进永续渔业并确保人民食物来源稳定、安全与有效供给。计划资金来源交由民间组织去执行以下项目:促进鱼群增加、永续水产资源、重建渔业群落、保育沿岸环境以及渔业人口的加入以确保食物来源的稳定供应,补助也被用来改进分配、加工以及水产品的消费以确保安全及有效的食物供给。预算金额在2002年高达30亿7千6百万日圆,在2003年则下降到19亿5仟5佰万日圆。
基本上,日本对于渔业补贴政策的态度是希望透过WTO对渔业补贴的协议,能确实达成对渔业资源的适当管理及促进渔产品自由贸易的双赢目标,原则上日本与台湾、韩国的立场颇为接近,及建议采由下而上(bottom-up)的方式谈判,即在允许补贴的基础上,谈判应予禁止或限制的渔业补贴项目。因此,日本认为各国在渔业补贴政策下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禁止IUU渔业补贴以及过度渔捞补贴。
2. 允许永续发展补贴。
3. 考虑渔业部门对开发中国家的重要性。
4. 维持透明度。
5. 促进WTO与其它国际组织间的合作
为因应WTO 与相关国际渔业组织的规范,日本国内透过立法手段,限制产量与努力量上限所做的努力有:
1. 规范渔船的建造,登记与检查
2. 渔业执照系统
3. 以权力基础的管理系统
4. 透过总允许捕获量TAC系统规范渔业产出
此外,日本还提出绿灯补贴及红灯补贴项目的看法,惟其补贴项目之分类定义因过于偏颇,故遭受WTO不少会员国的批评。日本强烈支持禁止包括建造IUU渔船及鼓励过度渔捞等不利永续渔业的补贴项目(红色补贴),尽管渔业补贴对日本渔业产能与努力量仍难以提升,但基于资源保育及渔业永续利用,其政府仍透过协商所认可之允许补贴的项目(绿色补贴)补贴渔业部门,包括:
1. 因应渔业资源现况所采取的减船措施
2. 研究及调查渔业资源
3. 复育渔业资源
4. 保育及改善渔业资源栖息地
5. 合理使用渔场与渔产品
6. 发展对保育及永续利用渔业资源之相关科技
7. 保护环境
三、欧盟
欧盟的渔业部门在过去几十年间并没有很大的波动,其渔业产量大多维持在7百多万公吨上下,占全球渔获量的比例介于6%至8%之间。虽然渔业对欧盟整体的整体经济贡献不大,但由于欧盟部份会员国如西班牙、瑞典、丹麦等国的渔业实力仍然很强,加上传统上其渔民组织相当团结,且欧盟的整体水产品消费能力很大,因此渔业部门在欧盟仍有其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力。欧盟共同渔业政策(Common Fishery Policy;以下简称CFP)是其共同农业政策(Common Agriculture Policy, CAP)的一部份,其中包括渔业补贴计划、市场补助和渔业结构调整补助计划。在1970 年代各沿岸国扩充其经济海域到200海浬之后,CFP才正式成形,随后在西班牙与葡萄牙于1983年加入,欧盟为了要调整这两个较具渔业规模国家之利益且要兼顾CFP的实施,使得CFP呈现过渡时期的型式。其后,更由于伊比利亚的加入,使得欧盟的渔船增加了75%,渔民多了一倍。因此,如何解决欧盟渔业部门本已庞大的渔捞产能,更显困难。
欧盟在1980年代期间曾提供大量的补贴资金在渔业部门上,而在1983至1990年间,许多欧洲的渔船进行调整计划以扩展其管辖区,欧盟渔业部门的财务支持乃不断的增加,自平均每年八千万美元增加到5.8亿美元。这些补贴金额的总数,估计约有20%是用于建造新的渔船。期间欧盟也强调渔船队的重整,但为使欧盟水域内的渔获努力与渔业资源的利用能更加合理平衡,1983年及1986年欧盟分别设立一个3年与10年的渔业建设计划。欧盟渔业重整计划中,多年度辅导方案(Multi-annual Guidance Program;MAGP)最初阶段在1987年至1991年期间,首次要求欧盟成员减少其3%的船吨数和渔船马力的2%。欧盟的渔船队重整计划初期并未受到各会员国政府的支持,使得在1987年至1991年间,只有两个欧盟会员国达到减少上述的目标,而其它会员国实际上则增加其渔业产能,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会员国并未减少「提升产能」的补贴预算。事实上,在过去10年甚至更早前,这些欧盟会员国均编列相当多的渔业补贴预算。目前欧盟全部的渔业总预算约为11亿美元,其预算当中有关渔业部门的补助计划,主要项目有:(1)渔产品营销;(2)渔业重整;(3)渔业资源保育;(4)国外渔业合作协议。
总结,欧盟在过去20年中,尽管传统作业渔场的减少和本身渔业资源的枯竭(尤其是北海),但其渔船数大致仍维持在一定的水平。换言之,尽管欧盟投入许多资金于减少渔业产能,包括减船和重整的计划,但欧盟的渔船数,大都维持在相同的数量,此结果显示过去所执行的渔船重整计划并不如预期。欧盟其它渔业补贴计划仍致力于重新调配渔船在欧洲海域以外作业的问题,例如,欧盟在欧洲公海作业的渔船,会被分配至福克兰群岛捕鳕鱼和鱿鱼,或至西非捕捉头足类的鱼种,加上欧盟执委会近来对海洋竞争的解除,及建议欧洲建造渔船的企业可在渔业产能和永续资源有效利用两者间取得更好的平衡,并积极取得新兴市场的占有率下,要达成其渔捞产能减少的目标是有其困难度。基本上,欧盟各国对渔业补贴的意见仍未一致,但多数主张以从上而下(top-down)方式谈判,即先全面禁止渔业补贴,然后再谈免于限制的渔业补贴措施。限于篇幅,本文以下仅就几个欧盟国家的渔业补助实践加以说明。
(一)丹麦--其渔业补贴可大致分为以下两项:
1. 永久性的撤销
即渔船收购计划,大部分买回的渔船会被解体拆毁,只有少数具有历史意义的船可以保留下来,并维持在最佳的状态;在此计划中,大部分有登记的渔船在完全失去应有的商业捕捞权力后,其执照将会被删除并得到一部分补贴。
2. 补助年轻渔民
为了防止渔业从业人口的老化,由政府提供补贴鼓励初次进入渔业部门工作的年轻人,但若新造渔船或雇用外国渔工则不在此项补助的范围之列。
(二)西班牙--其渔业补贴可大致分为以下三项:
1. 船队更新与现代化补贴
西班牙身为欧盟一员,遵循船队缩减政策,因此船队更新与现代化所建造之渔船,其吨数与马力仅能取代先前毁损的船只做更新。
2. 对在摩洛哥渔场停止捕鱼之船主给予经济补贴
对船龄超过10年以上之船主,愿意停止渔业活动所给予的补贴,依规模吨数之不同,给予比实际价值低的部分补偿。
3. 实验性渔业导入计划补贴
为了保育渔业资源及执行更多选择性目的所给予的补贴,其实验性渔业通常要进行足够次数的科学监控,及花费一段时间才能获得结果。
(三)瑞典--其渔业补贴可大致分为以下几项:
1. 对渔业公司的投资补助
对象仅限于在欧盟有登记并持有渔船执照之船公司,补贴其船队更新与现代化。
2. 渔港设施的投资补助
目的是为了提高捕捞鱼获的质量,以及改善工作环境、安全与作业条件。
3. 内陆渔业的投资补助
政府透过投资补助、核发执照及规范不同渔船马力等手段,帮助内陆渔业的发展。
4. 小规模的沿岸及淡水渔业共同投资补助
目的是为了强化渔村经济、活化渔村小区所支持的小规模渔业经营之投资补助。
5. 为了社会经济措施所给予的投资补助
对于首次全部或部份拥有渔船之35岁以下的年轻渔民给予补贴,此外亦给予至少从事渔业五年之渔民或愿意接受渔业职业训练者补贴,但此项补贴目的并不是为了增加渔业产能而设立。
四、韩国
南韩地处北纬34度至38度之间,左为日本海,右邻黄海,南接大韩海峡居寒、暖流交汇之处,富渔业资源。韩国政府对于整体渔业发展投入许多财力,投入渔业部门的项目众多,例如自1994年起已着手实施减船计划以降低渔业产能,至2003年共减船2,555艘渔船。基本上,韩国政府对渔业补贴的立场与台湾、日本相近,其对渔业补贴政策可包含四大项目,有远洋渔业补贴、渔业活动补贴、取得及建造远洋渔业渔船所给予的税率减免、及其它的渔业补助计划,主要内容详述如下:
1. 远洋渔业补贴
此计划为一短期的补贴,即给予远洋渔船业者一个必要的贷款金额,以维持其远洋渔业作业上的需要。最近韩国的渔业政策为因应OECD的要求,及双边渔业协议及地区渔业管理实体的规范,希望达成缩减远洋渔业的产能及远洋渔船的船队数量,在1998~2003年间,韩国共淘汰了21艘渔船。在整体远洋渔业渔船的数目下降下,及市场与基金的利率差距减少下,也使得对于此项补贴基金的需求下降,因此贷款本身对渔业的产能并没有直接的冲击,且影响非常的小。
2. 渔业活动补贴
项目包含渔业基金贷款、其它渔业相关贷款及水产养殖发展补助等,由于目前其渔业活动补贴对于实际利益的影响非常小,因此,密集的渔获努力及过度供给的冲击也在减少,特别是当补贴的受益人被发现有从事非法捕鱼活动时,他的补贴将会被追回,因此这项补贴已朝鼓励渔业永续发展的方向。
3. 取得及建造远洋渔业渔船所给予的税率减免
此税率减免是用来取代老旧的远洋渔船,或是建造发生海难及失火的渔船,这项政策看起来似乎会增加渔业产能,然税率的减免只有0.5%,因此计划的规模有减少的趋势,在2001年高达240亿韩元,2002年却只有98亿韩元,这反映远洋渔业的缩减及停滞政策的奏效,因此税率减免补贴对渔业产能增加的影响是很小的。
4. 其它的渔业补助计划
(1) 更新老旧渔船及设备:此计划被韩国政府视为福利政策,是为了保护船员生命安全,补助对象只限于小型及老旧渔船,包含10顿以下船只或16年以上船龄的船只,若使用这项补助来增加渔船的吨数是不被允许的。
(2) 渔业发展补助基金:这项计划是为了要保护渔业族群、适度开发自然资源、及达成渔业永续经营的目标,包含了总允许捕获量、渔业资源管理、人工鱼礁放置、及海洋牧场鱼苗放流等计划内容。
(3) 保险、风险及灾难补助:渔业从业人员有别于陆地工作者,渔船船员因承受较大的职业风险,故这样的保险补贴被政府视为社会福利政策之一,受益人包含了沿近海及远洋渔业的从业人员。
(4) 通路系统改善计划:此计划是为了改善老旧及无效率的传统营销通路系统,并加强当地相关的基础建设,以确保传统通路的现代化。
(5) 渔船减少计划:此补贴计划是透过买回渔船并撤销执照,以及拆毁淘汰渔船的方式,以减少渔捞产能,在1994~2003年之间,计有2,555艘各式渔船遭到被淘汰及拆除的命运。
(6) 燃料税的减免:韩国政府认为农渔业并无使用高速公路的需要,因此对此产业可免除这项税率。
(7) 研究发展补助:此项补助是为了促进渔业永续发展所需的各项研究与发展工作。
(8) 渔港建造之补助:此项计划除提供外岛安全的交通建设,以及当地居民的休闲机会外,并可监测渔船安全出入;此外,港口使用者已从以前的渔船转变到现在的游艇、货船及休闲船只,在此背景下,渔港的建造是属一般性的基础建设,并不是渔业补助。
(9) 渔村发展补助:透过渔村小区生活环境的改善,以维持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安定。
南韩政府相当重视渔业对于稳定粮食来源,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的贡献,因此对于渔业整体发展所提供的财务援助也相当可观,同时在各类国际渔业与经贸组织会议的场合,南韩政府对于渔业补贴的看法持正面的立场,并强调渔业补贴有利于渔业管理与渔村经济发展。
五、美国
传统上,美国政府对于渔业补贴政策并没有像欧盟或日、韩有整体性的渔业补贴政策,且相对其对农业的补贴而言,在渔业部门方面的预算补贴也相当的节制。基本上,美国已逐渐属于倾向反对渔业补贴,如同其它主要反对渔业补贴的国家,美国政府认为过去过度的渔业投资是导致今日生产过剩与过渔的主因。以往美国政府渔业补贴主要有渔船淘汰与执照减少等计划,其所执行的渔船收购计划,目的是要移除目标鱼种的过剩产能,以及减缓关键经济鱼种的衰退,这些计划包含透过其政府的直接补助,或贷款给渔业经营者以买回过多的渔船。以下例子是美国这些年来为处理这些问题所发展出来的计划:
(1)白令海鳕鱼业
阿拉斯加的白令海鳕鱼业是美国最大渔业别之一,其国家海洋渔业局(NMFS)收购30艘中的9艘拖网渔船及相关的执照,全部买回的成本是9,000万美元,其中1,500万美元来自中央的补助,其余的7,500万美元则由政府贷款给阿拉斯加渔民。收购的渔船中有8艘是被拆毁,另1艘被禁止在美国商业渔业海域从事捕鱼,因未收购计划中移除的产能不会再恢复,其结果使得渔民的作业成本下降并使得获利增加。
(2)太平洋沿岸底拖渔业
此计划由渔民竞价买回过多船只与执照,计有4,600万美元的预算,其中1,000万美元是透过直接补助,其余3,600美元则由政府提供贷款。其收购对象包含自愿放弃渔业执照及其渔船在世界各地的渔捞特许权,NMFS透过拍卖竞价的方式,接受拍卖总价高达45,662,471美元,包含了91艘渔船及239张的渔业执照,NMFS要求所有投标人永久停止未来的渔业活动,执照随后被取消以避免渔船到世界其它各地去捕鱼。
(3)白令海和阿留申群岛捕蟹渔业
全部预算近一亿美元,包含30年的贷款,对象包刮买回参与竞价的船只,6种不同的捕蟹渔业各自支付不同的利率,对象包含自愿放弃渔业执照及其渔船在世界各地的渔捞特许权。透过拍卖竞价的方式,总共有55艘船主投标,最后NMFS接受拍卖总价9,740万美元包含了25艘渔船及62张执照。
虽然美国在执行渔船收购政策上是成效卓著,但美国有关渔业补贴的单位如国家海洋渔业局(NMFS)和商业部,其渔业补贴计划是由数个政府单位一同执行,包括有美国商业部、农业部、州政府和其它相关单位,由于缺乏一个整合的单位,使得有些补贴计划施行的较无效率。另根据以往的经验,其渔船收购计划可能会产生下列问题,如收购计划实施之后,因为渔业活动变得更有利可图,原有闲置的执照与未使用的渔船,可能会更积极的从事渔业活动。此外,原本的渔船马力、财务资源及捕捞能力可能会移转到其它渔业别,造成其它鱼种的产能过剩;又剩下的渔船会有资本去改进未买回船只的马力,造成潜在的渔捞产能过剩;另外,当经营者得知收购计划将实施前,会增加渔获努力以取得更多的补偿,这无异于变相鼓励渔业活动。
六、结语
近年来,由于渔业资源枯竭问题日益恶化,保育渔业资源永续发展之声浪日渐高涨,爰引发各国对渔业补贴议题之重视,相继提出其有关渔业补贴之立场文件。由于世界各国对渔业补贴的渊源已久,因此WTO要求各会员国必须依照SCM协议之规范,呈报其有关渔业补贴之申报通知,基于WTO渔业补贴议题之发展方向将牵系我国未来渔业政策之调整方向,因此本文就相关国家对渔业补贴之实践及其立场与未来动向加以探讨,期能使我国更明了渔业补贴议题的发展情况,进而提供相关单位之渔业补贴议题立场参考。
基本上,在WTO架构下,目前各国探讨渔业补贴的看法与立场上虽仍有歧见,国际间对于渔业补贴议题主要分为两派,其一是由纽西兰、澳洲、巴西等二十余国所组成的鱼之友团体,另一为我国及日本、韩国渔业之友团体。两方虽经历多次协商,但进展仍有限,不过也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即各国的渔业补贴应透明化。以下仅就未来可能方向加以说明:
1.确立补贴与IUU渔业之间的关系,了解何种补贴将导致IUU渔业的发生,哪些补贴能有效的消除IUU渔业。了解各种补贴的优劣,并且考虑其对IUU渔业的影响来建立一套准则。
2. 确立补贴对于渔业的影响,包括对直接受补贴渔民的影响,有可能使受补贴者产生如增加其渔获努力的行为,最终可能导致渔业资源的衰竭。另外,未来对于间接的影响也必须透过完整的研究来加以确认。
3. 目前国际间对渔业补贴议题多围绕在海洋捕捞渔业,但不久将来也会对逐渐受到重视的养殖渔业加以探讨,因此有关关于补贴对养殖渔业的可能影响亦是未来课题。
4. 国际间对补贴的定义仍缺乏共识的困难之处:
(1) 补贴方式的多样性-政府的补贴可采取出口补贴、生产补贴、价格补贴以及租税优惠等措施。
(2) 补贴过程的复杂性-政府的一个补贴政策过程可能包含多种补贴的措施,使得补贴流程更显复杂。
(3) 国际认知的不同-补贴政策是提升国家竞争力之贸易工具,亦是妨碍自由贸易的非关税贸易障碍,再加上目前国际间对补贴与环境、资源的看法不一,使得各国在补贴的认知上有着相当差距。
(4) 各国利益的冲突-补贴会造成贸易的不公平,使得各国为了彼此的经济与贸易的利益,在补贴的议题上产生冲突。
5. 未来国际间在讨论渔业补贴议题时,亦会考虑渔业补贴对于开发中国家之重要性,包括享有特殊及差别待遇等。
6. 根据WTO各会员所建议,未来之渔业补贴方向大致如下:
(1) 禁止性的渔业补贴(红色补贴)-对渔捞产能或渔获量增加有帮助之补贴:
(i) 非法捕鱼(IUU)之补贴;
(ii) 提升渔捞产能之新造或改造渔船之补贴;
(iii) 经由第三国渔船移转,含合资企业,之补贴。
(2) 允许性的渔业补贴(绿色补贴)- 对环境与渔获压力减轻或正面经社影响之补贴:
(iv) 渔船报废除役及执照撤销之补贴;
(v) 渔业资源改善、管理及环境保护之补贴;
(vi) 渔业资源永续利用之研究与发展;
(vii) 渔民再训练、退休及转业之社会安全补贴;
(viii) 渔船改善工作环境、作业安全、产品质量等之补贴;
(ix) 渔民因天灾、不可预见因素、及拯救渔源计划等而休渔者。
七、参考文献
日本农林统计协会(1993-2000),图说渔业白书。
日本水产厅(2004),水产白书。
宋燕辉(1997),「欧洲联盟共同渔业政策:渔船队之重整与渔业辅导财政援助办法」,第四届渔业政策研讨会实录论文集,页2-73~2-141。
何黎明(2000),「欧联在WTO农业谈判的立场」,WTO新回合农业谈判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页3-1~3-5。
李舟生(2000),「WTO农业委员会第一次特别会议之观察与建议」,农政与农情,第96期,页40-48。
庄庆达、翁永和、林建甫、黄异、杜芳秋(2000),我国加入WTO有关渔业补贴谈判之因应策略研究,行政院农委会渔业署委托计划。
庄庆达、萧尧仁(2001),世界各主要渔业国家的渔业补贴概况,中国水产,第585, 586 期,11-21页及14-20页。
FAO (1992), Marine Fisheries and the Law of the Sea: A Decade of Change. Rome:FAO. Flaaten, O. and P. Wallis (2000), “Government Financial Transfers to Fishing Industries in OECD Countries.” OECD.
Mace, P. M. (1997), “Developing and Sustaining World Fishery Resources: The Stat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paper delivered to the World Fisheries Congress. Brisbane.
Milazzo, M. (1998), Subsidies in world Fisheries-A Reexamination. World Bank Technical Paper No. 406 (Fisheries Series), the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April 1998.
OECD (1999), Norway’s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n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Financial Transfers on Fisheries Resource Sustainability. Paris: OECD.
OECD (2000), Transition to Responsible Fisheries-Economic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Part 3, Government Financial Transfer and Resource Sustainability. Paris: OECD.
Pearson, C. (1995), Trade and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Subsidies-Report on a Meeting of Management Experts Held Under the OECD Labour/Management Programme. Paris: OECD
WTO (2004) G/SCM/EEC/46; G/SCM/N/123/JPN; G/SCM/Q2/USA/30; G/SCM/Q2/KOR/24; TN/RL/GEN/47; TN/RL/W/159; TN/RL/W/164; TN/RL/GEN/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