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武汉市江夏区农民反季节养殖鳜鱼成功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5-19  
     大量上市时行情低迷,只能忍痛抛售;行情暴涨时无货可供,眼睁睁地看着高额利润进入别人荷包。昨日,记者在武汉市江夏区发现,当地农民尝试养殖反季节鳜鱼获得成功,开始常年上市,改写尴尬局面。

    昨日,江夏区金口街三湖村的一片鱼池里,41岁的鱼老板喻万成正和他的工人忙着投放鱼苗。他介绍,一个星期前从广州购回的数百万尾鳜鱼、饵料鱼种经过几天的适应,已陆续放入鱼池。

    这已是喻万成今年第二次投放鱼苗,今年,他计划投放5至6次。 本地鳜鱼苗每年只在5月份投放一次。

    昨天卖了1000多斤,价格32元。 喻万成告诉记者,经过近三年的试养,他的100多亩鳜鱼全部实现 反季节 。 比常规养殖价值高出1倍多,一年下来可以多赚百来万。

    据了解,本地鳜鱼冬季扎堆上市,价格每斤约20元左右;每年元月之后,本地鳜鱼渐渐退出市场,行情逐渐升高,夏季时每斤卖到50元以上。

    江夏区金口街水产服务中心主任胡贤华介绍,本地鳜鱼养殖受气候限制,一般在5月孵苗,多以套养为主,年底集中上市。而广东地区气候适宜,鳜鱼可常年孵苗,多数采用主养方式,产量大且全年上市。因主养鳜鱼亩投入过万元,加上技术要求较高,本地农民不敢轻易试水。

    有着20多年的养鱼经验的喻万成说,反季节鳜鱼的养殖关键:一是鱼种,要分时段投放,避开高峰,可从广东引进;二是技术,鳜鱼只吃活鱼,长1斤肉要吃6 斤饵料鱼,而且它对水质要求高,鱼池里要不断换清水;三是资金投入,养鳜鱼要配套鱼池,要建辅助设施,是高投入高回报的鱼种,一般一亩鳜鱼年投入在1.5 万元左右。

    区水产局介绍,江夏鳜鱼养殖面积超过7万亩,年产量近2000吨,目前正在探索鳜鱼工厂化鱼苗。今年,计划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推广反季节鳜鱼养殖1000亩。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