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产业转移趋势下,怎样养好鱼?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4-28  
     “在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下,产业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的形势下,怎样才能养好鱼?”4月22日,南方农村报“农村财富大讲堂(以下简称大讲堂)”走进博罗,为当地及附近县市500多养殖户开班授课,传播致富信息。

    “水产业和工业一样,近年来也出现了转移。”广东工业大学蔡春林教授在会上提出,从珠三角地区向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从分散式养殖向基地化规模养殖,是当前水产养殖转移的总体趋势,其中还包括了从粗放低产向精细高产、大众品种向名优品种、内陆水域向沿海滩涂发展的趋势。

    据了解,博罗全县水产养殖面积12.5万亩,其中池塘、山塘养殖面积8.13万亩;水库养殖面积4.37万亩;水产品总产量3.6万吨。鱼塘主要分布在石湾、园洲、龙溪、罗阳等镇。博罗地处珠江三角洲东北端,靠近广州、深圳、东莞等人口密集区。增城市第一水产良种繁殖基地总经理邓德基在会上说,就罗非鱼而言,除了上述转移趋势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从地级城市向县级城市、中心地域向外围地域发展的趋势。

    从去年开始,博罗的基塘改造是产业转移的体现之一,容纳了更大的养殖容量,病害防治是首要问题。

    成都芳草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悦悦提出,春天时节,养鱼很容易出现寄生虫病,而很多人“定期杀虫”的观念是不科学的。她认为,目前很多杀虫药物带有毒性,容易引起更大的死鱼事故;对付寄生虫的理想方法是“驱虫”,即了解寄生虫的生活史(发育阶段和条件、传播途径、流行季节等),切断其中的某些环节,达到“以防为主”的目的。

    李悦悦还提出,鱼体本身具有一定免疫力,很多病害是由环境恶化、尤其是缺氧引起的。现在养殖密度普遍提高,滥用生石灰、氯制剂、施肥过多的行为经常导致水体缺氧,养殖户碰到这样的情况,又偏爱“猛药”,而在水体缺氧的情况下,“猛药”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产生毒害,带来更大的损失。

    产业转移的趋势,还体现在种苗放养和养殖模式的转变上。邓德基在会上提醒,今春天气多变,养殖户首先应选择品牌苗场,不要轻易相信中介。在投苗前要着重杀虫,投苗水深应不超过1米。投苗后头几天是关键期,应密切注意鱼苗吃料和活动情况,警惕烂身、打转、鱼体发黑等情况,在投苗10天后,在环境稳定的情况下,可逐步加水至1.5米。

    在养殖模式方面,东莞市海大饲料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匡辉向养殖户介绍了“四好”模式,其中包括好的品种搭配、好的种苗、好的饲料和好的管理,他提出,随着养殖量的不断提升,只有四个方面“齐头并进”,才能体现出养殖效益,避免了“饲料系数和养殖成本随着产量一并提升”的尴尬局面。22日当天,还有很多养殖户从增城、河源等地冒雨赶来听课,不少人表示,这次讲座集中了种苗、药物和饲料的内容,能够了解到养殖各个方面的技术,而且实操性和地域性特色较强,此行收获不小。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