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幅员辽阔,国土、海域、河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不仅为水生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构成了我国水生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基因库。我国有水生生物2万多种,其中,海洋鱼类1700多种、淡水鱼类800多种,拥有白鳍豚、中华白海豚、中华鲟、白鲟和江豚、胭脂鱼等世界上珍稀的水生野生动物。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不仅为发展渔业生产、改善人民营养结构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也为发展水族产业、提高人民的精神享受水平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一、我国水族产业发展现状中国是世界水产养殖业的故乡,也是观赏鱼养殖最早的国家,是世界性观赏鱼--金鱼的发源地。早在几千年前,国人就开始了金鱼饲养,但其只是一种分散的、小规模的民间个人爱好。19世纪中叶,随着公共水族馆的流行,金鱼养殖逐渐发展,养殖品种被不断开发,形成了以金鱼为主体的观赏鱼养殖,并逐渐由少数人的爱好发展成全球性、大众化的休闲娱乐产业。
我国观赏鱼养殖虽然历史悠久,但作为一个产业发展并受到重视,却是近十来年的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随着人民生活状况的不断改善,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逐步提高,随着“吃鱼难”问题的解决和渔业多功能价值的有效开发,以观赏鱼养殖为龙头的水族产业也应运而生,并发展成为集观赏鱼品种培育、苗种繁殖、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的研发与生产、鱼病防治与鱼药研发、水质调控、水族器材研发与生产、水族文化等多学科、多领域、多功能于一体,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的新兴产业。我国水族产业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显着特点:
一是产业发展规模化。按产品属性分,我国水族产业主要分为两大块,一块是涉及有关生物类别的内容,包括观赏鱼品种培育、苗种繁殖、养殖技术、水草栽培、营养与铒料研究、鱼病防治与鱼药研发等;另一块是涉及机电类别的内容,以养殖设备、器材、水族箱造景技术为主的水族设备研发,两者都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
广东是我国最大的观赏鱼养殖贸易集散地,观赏鱼养殖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国营、集体、小规模分散经营,发展到今天的民营、外资、合资百花齐放的局面;观赏鱼产业由当初的单一养殖,发展到今天的多品种、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良性发展局面,观赏鱼养殖、水草生产和经营已发展形成相当规模,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前列。2008年广东省观赏鱼养殖面积达到3万多亩,年产苗种量7亿多尾,产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产品占有国内水族观赏鱼市场80%的份额;有观赏鱼从业人员10多万人,水族爱好者越过25万人。浙江省观赏鱼的生产与销售近年来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所生产的观赏鱼省内销售占70%,省外销售占20%,出口占10%,全省规模化的观赏鱼养殖厂约有150家,从事相关水族器材、专用饲料等生产的厂家有100多家,直接从事观赏鱼产业的人员约有2万人。上海市2006年有观赏鱼养殖户500多户,年产各类观赏鱼(苗、种)3亿余尾。福建、江苏的观赏鱼产业发展也都成为行业发展的新亮点。
水族产业不仅在我国南方蓬勃兴起,在我国北方和中原地区也都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近年来,北京市在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中将观赏鱼业作为都市渔业的发展重点来谋划,建立了以罗非鱼、鲟鱼、虹鳟鱼、观赏鱼为主导品种的四大养殖功能区,提出了观赏鱼“进社区、进公园、进课堂”的发展新理念,将观赏鱼养殖与展示渔业、休闲渔业、水族市场紧密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产、二产、三产相互融合的产业模式,成立了观赏鱼推广服务创新团队,为观赏鱼养殖户提供针对性服务,对市级及区县组织的观赏鱼大赛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并拨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以建设观赏鱼选育繁育中心,极大地推动了以观赏鱼为龙头的水族产业的发展。2009年北京市观赏鱼养殖面积达1.5万亩,年生产各类观赏鱼苗2.5亿多尾。河南省会城市郑州2006年经营观赏鱼的水族企业有300家左右,水族业年贸易额达8000万元。鞍山市是我国东北地区观赏鱼主产地,有专业化养殖基地十余处、养殖专业户1000余户,养殖品种近300个,专业批发市场覆盖到东北、新疆、内蒙地区及京、津地区,直接从业人员约5000人,年产值2亿多元,市场年交易额约4亿多元。
二是产业分布区域化。我国水族产业的发展,自然形成了其产业分布上的区域化特点。从产业整体分布来看,广东省无论是观赏鱼的繁殖、养殖,还是器材研发与生产,还是市场培育与贸易,都是全国最主要的集散地,其产品辐射全国,相当一部分产品出口;与在中原地区占据一定地位、作为国内水族行业逐渐闻名的郑州市,观赏鱼养殖批发在华北等地具有一定位置的天津市,主要面向东北地区的鞍山市一起,形成了我国观赏鱼发展南北呼应的格局。作为我国水族行业后起之秀的上海、北京,在业内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成为我国大型都市渔业发展的新亮点。
从养殖品种特点来看,其分布也带有一定的区域性特点。金鱼、锦锂是我国观赏鱼养殖的传统品种,在养殖分布上具有全国性的特点,深受大众喜爱。广东,是全国“血鹦鹉”鱼、龙鱼、优质锦鲤、大型金鱼及各种热带鱼种苗的批发中心,引领国内观赏鱼养殖新潮流。福州,主产南派金鱼,其中以“中国兰寿”最为出名。浙江,观赏鱼业发展呈现出以杭州的金鱼、宁波的锦鲤、嘉兴湖州的热带鱼为特点的地域特色,且宁波非常注重锦鲤种质质量的提高,许多业主直接从日本引进优质锦鲤种鱼,并十分注重生产环节的选育和产品的市场开发。上海,观赏鱼养殖品种主要是金鱼、锦鲤、热带鱼三大系列。天津,是我国热带鱼繁殖的集中地,中小型热带鱼品种丰富,被业内称为七彩神仙的“窝子”。鞍山,主要出产金鱼和热带鱼,其中以七彩神仙、神仙鱼较为出名,最近水族市场较为火爆的“水晶虾”也大量产自鞍山。
此外,近年来观赏龟类的养殖和观赏水草的栽培也逐渐开始流行起来。
从水族器材生产来看,广东是国内水族器材设备的生产中心,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其器材生产量值占到全国的80%以上。广东饶平是国内最大的水族器材生产基地,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水族器材之乡”。浙江、辽宁等地也都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水族设备生产与销售。
三是产业发育市场化。我国水族产业发展至今,可以说主要是市场在召唤,主要是市场主体即广大的企业、更多是民营企业在推动,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市场培育与拓展,都是企业在投入,都是按照市场需求在做,产业的发展表现了较高的市场化程度。如业内最早的水族展会于1999年由广东省水族协会主办,展会费用全部靠会费和企业赞助;次年即2000年,广东省水族协会与长城国际展览公司合作,采取市场化动作的方式,打造了业内最大规模的国际宠物水族用品展会,在国内外形成了相当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为业内所广泛认同。近年来,北京、上海、厦门等地每年也都举办一定规模的观赏鱼展会,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得到大众的喜爱。还有业内所举办的一些观赏鱼大赛,如已连续举办2-3届的广东中山锦鲤大赛、宁波锦鲤大赛、北京金鱼和锦鲤大赛,也都是社会团体组织企业在开展,并在业内逐渐形成品牌。另外,地方鱼友还利用网站、图片,自发开展了慈鲷、兰寿大赛,在业内也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水族产业的发展,直接带来了水族市场的繁荣。目前,在广东、福建、浙江及宁波、上海、河南、北京、天津、鞍山、锦州等地都形成了一定数量、一定规模和较大市场影响力的水族市场。广州越和花鸟鱼艺大世界是国内最大的集观赏鱼、饲料鱼药、水草、水族器材销售为一体的水族市场,北京黑庄户、华声天桥观赏鱼交易中心在业内亦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就连我国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份贵州也诞生了一定规模的水族市场。
水族产业的发展,还大大促进了水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一批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应运而生,成为水族文化创新传播交流和水族产品展示展销的平台。
四是产业形式组织化。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和推动,必须具备有效的组织形式,将分散的企业凝聚起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扩大市场认可,争取市场份额,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的健康发展。如上所说,我国水族产业的发展更多地表现了市场化发展的成果,其中行业内部较高的组织化形式可谓功不可设。
成立于1998年,至今已走过12个年头的广东省水族协会,是国内成立最早、拥有会员最多、最具影响力的水族行业协会,下设水族器材专业委员会、观赏鱼专业委员会、金鱼同业会、锦鲤同业会、七彩神仙同业会、斗鱼同业会、海水观赏生物同业会、花罗汉同业会、孔雀鱼同业会、热带观赏鱼同业会、观赏水草同业会等10多个同业会,成立以来已成功组织举办水族展览会、观赏鱼中国大赛、国际大赛近30 多次,为协调、规范发展以及服务本行业起到了重要作用。成立较早水族行业组织还有,中国水产学会于1998年成立了观赏鱼分会(原为观赏鱼研究会),鞍山市观赏鱼协会成立于2004年、郑州市水族协会成立于2006年,中国渔业协会于2008年3月成立了水族分会;相继成立的还有上海水产行业协会水族专业委员会,重庆水产学会观赏鱼分会、宁波市水产行业协会观赏鱼分会。这些行业组织在凝聚行业力量,研究发展问题,组织考察交流,举办展会、大赛和研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业者行为,协调生产与市场的关系,推动产品质量和产业素质的提高,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