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起伏不定的猪价,湖南宁乡的养殖户有的亏损,有的赚钱,有的改变养殖思路,有的利用期货规避风险——
①谢灿明:猪价曲线如股市中的K线图一样,难以捉摸
养了10多年猪的养猪专业户谢灿明,对于生猪市场依然看不明白。和谢灿明一样,对于湖南宁乡县的养猪户们来说,猪价在这几年的起起伏伏,让他们很难把握。
今年36岁的谢灿明学的就是畜牧业,先是在国有猪场养猪,2006年猪价大涨时,他下海办起养猪场。由于资金有限,谢灿明的猪场年出栏500头左右,在当地属于小规模养殖。
谢灿明说,2006年底的一场高热病,让他的猪场死了一大批猪。正因为疾病,全国存栏的生猪数量大幅减少,造成2007年猪价大涨,毛猪达到18元/公斤。“也正是2007年,养殖户看到有利可图,大家一哄而上,2008年出栏生猪太多,价格下跌。”
宁乡县畜牧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张英杰说,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是对养猪户的两大考验。受制于掌握信息不完全,养猪户只能根据局部地区短时间内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安排生产,这就难免陷入“生猪卖难——价格下跌——宰杀母猪——生猪减少——供应短缺——价格上涨——养殖增加——生猪卖难”的怪圈。
“年前的毛猪价格还有每斤6元钱,现在连5元都没有了。”谢灿明一提起猪价,就连连摇头,“养猪就像炒股,那起伏的价格曲线好像股市K线图一样难以捉摸,我这个散户实在是看不懂,赚和亏,完全是靠运气。”市场不好,谢灿明甚至开始杀母猪。“养头母猪一年得2000元。”他说,趁年份不好,正好把品种差的母猪宰杀掉,以调整养殖结构。不过他也承认,在市场不好的年份,附近养猪户杀母猪的比例明显上升。
②朱再红:养殖户就像是生产车间,只要按照生产技术和流程来养猪,稳赚
也有养猪户在这次降价潮中未受到影响。家住城郊乡金星村的朱再红去年靠养猪赚了10多万。
这个半路出家的养猪户,2008年从广东返乡之后,加入到宁乡县流沙河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加入合作社后,养猪就变得省心省力了。”朱再红介绍,交部分押金,合作社负责统一提供猪仔、饲料、技术和防疫,公司统一收购。“最放心的是,公司定了最低收购价,保证养猪户每头有200元的利润。”
朱再红所说的这种模式,正是“公司+合作社+基地+养殖户”的模式。宁乡当地出产一种土花猪,因肉质细腻口感好而深受欢迎。2002年,流沙河镇农民李述初成立了沙龙畜牧公司,专门生产推广宁乡土花猪。2006年,李述初又联合几家大的养殖户,成立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分离养殖的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分工分业。朱再红说,在整个体系中,养殖户就像是生产车间,只要按照生产技术和流程来养猪,稳赚。
张英杰认为,这种方式为养殖户规避了投资与养殖风险,改变了过去分散的、小规模的、互不联系的粗放型生产经营状况。
因为供不应求,朱再红从养猪开始,猪价就一直在涨。“去年平均每头猪可以挣300元,出栏近600头猪,稳稳当当就有18万元收入。”朱再红对发展很有信心,他准备今年扩大规模,年出栏要达到1000头。
③郭建文:养猪要有奔头,一要做好防疫,二要有市场定价权
看到李述初养土花猪红红火火,养了20年猪的郭建文从去年开始改变养殖思路。“养猪要赚大钱,就要有市场的定价能力。”
在宁乡,郭建文算是养猪的一把好手。大学学的是动物营养,毕业后到国有农场,之后自己办起大农猪场。2006年,因为防疫做得好,大农猪场逃过流行病,结果在猪价疯涨的2007年,狠狠地赚了一把。不过之后,他也和其他养猪户一样,不亏不盈至今。
“2009年,我出栏5000头生猪,2000头仔猪,利润几乎没有。”他说,“如果养得好,每斤猪的成本可以控制在5元之内。“不过目前市场价毛猪价格每斤不到5元,能不亏就是经营得好。”规模化养殖的好处是可以尽量做到标准化,并把管理做得更规范些,减少疫病风险。
在起起伏伏的猪市场里打滚了这么多年,郭建文算是看明白了:“这都是市场规律,供应多了,自然价格就跌。养猪要有奔头,一要做好防疫,二要有市场定价权,跟着市场价走下去,赚不了大钱。”
郭建文的突破口是三元杂交猪。“只要改变养殖技术和条件,就让三元杂交猪肉质更细更健康。”
再过20天,郭建文生产的猪肉就要去质检部门送检。“如果检验合格,就可以上市了,到时,这种优质的猪肉肯定受欢迎。”郭建文甚至想好了给这种猪肉取个好听的名字,还初步定了个价格。“每公斤36元。”他说,“由于湖南只有我一家生产这种猪肉,我就有了定价权。”郭建文信心满满,他只恨自己的养殖规模太小。他说,以后要建屠宰场、加工厂、专卖店。一幅蓝图似乎已经在他脑海中勾勒出来了。
④蔡军海:利用生猪期货,不仅能按订单生产,还可以控制风险
再过20天,蔡军海的8手生猪就要实行交割了,这可能也是湖南御邦大宗农产品交易所第一笔现货交割。
28岁的蔡军海是湖南御邦大宗农产品交易所的交易商,拥有一个养猪场。猪场不大,年出栏只有1000头,但他的生意做得很大。“我今天成交了8手,平均价格在11400元/吨,比市场价至少要高400元。”3月31日,蔡军海通过交易所的电子平台,卖出了8手良杂大活猪。
2009年6月27日,蔡军海在网上看到湖南御邦大宗农产品交易所开业。第二天,他就从老家乘车来到宁乡。60公里的路,他前前后后跑了6趟,才开了户,成了一名交易商。
湖南御邦大宗农产品交易所的交易大厅里,设有大型电子屏幕,即时显示生猪交易价格,以10头猪(约1吨)为一“手”,作为最小交易单位。市场部喻渊介绍,各地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养殖规模的单位或个人,签订协议、承认交易规则、成为会员后就能通过“敲键盘”交易生猪,可以买卖几个月后才上市的瘦肉型猪。
“我一了解交易所的情况之后,就觉得有戏。”蔡军海说,“交易所做的是生猪期货,可以按照未来的生猪价格,安排自己的生产,这样不仅是按订单生产,还可以控制养猪的风险,暴涨暴跌的现象将不大可能出现。”
对于目前猪价下跌,蔡军海反而发现了商机。“养猪户们卖不掉猪,而我可以通过交易所这个平台找到订单。我可以低价从养猪户那里签下收购合同后,再到交易所去高价卖掉这些合同,从中赚取差价。”蔡军海说,3月31日卖掉的8手生猪,就是从邻居那里收购来的,而收购价还要比市场价略高,“不仅赚了钱,还帮助养猪户卖掉了猪,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