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正是吃长江江鲜的好时节。翻开长江沿线城市的地方报刊,上千元一斤的长江刀鱼、鲥鱼“打头”的“江鲜美食节”广告充斥着版面。而在沿江一些地方的酒店内,所谓“正宗”长江刀鱼“3000元一斤”的标牌价格,也已不稀奇。
刀鱼何以成为“天价”以稀罕著称的刀鱼真有如此大的食用量吗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六七年前,在最佳捕捞时节,一网下去可以捕到一两斤。这几天,却常常是空网,一天下来也就一两条,大部分刀鱼还都在1两左右。”说起这几年捕刀鱼的事,时常在长江江阴段捕鱼的李树华有很多感叹,“照道理,连续多年限制捕捞了,鱼也应该多起来了,可我们这些领到刀鱼特许捕捞证的渔民,就是没有产量。再这样下去,我们不知道刀鱼还能捕几年”
在江阴的一家菜场,记者转了个遍,发现也就一个摊位上摆放着几条小刀鱼。“都是不到2两的,1500元一斤。”摊贩见记者问价,脱口而出,“正宗的啊,马上就会没有了。”当记者说“太贵了”时,他却笑着回答,“到船上收购就这个价,再大一些的要两千多,你不懂行情吧!”
“饭店里的比这大多了,也才2000多元。”记者试探着问。
“那些都不是本江的,几百元一斤的也有,而且个大。本江刀鱼的鳞片雪白,外江的和海刀鱼,背脊是灰黑的。你看看”摊主翻动着手中的刀鱼说,再过十多天就没有了,鱼越来越少了。
记者就此采访了江阴市渔政管理站,副站长查晓宗告诉记者,刀鱼是长江下游的洄游鱼类,学名叫刀鲚鱼,主要分布在长江及近海半咸淡水区,2月份起洄游交配从长江口进入淡水水域上溯产卵,最远可达洞庭湖、鄱阳湖。但近几年,南京以上江段已经基本绝迹,南京以下以往产量最多的苏州到泰州沿线的江面上,产量也大幅缩减,但民间“清明节前吃刀鱼”的风俗却日益高涨,所以价格自然越来越高。
多种因素致使刀鱼资源稀缺
据江阴市渔政管理站站长丁建英介绍,刀鱼其实和鲥鱼一样,都是普通的长江鱼类。历史上最多时,捕鱼的渔船有近千条。自1983年起,“特许捕捞证”制度开始实行。去年仅发放了24张许可证,今年也只有21张,而专业捕捞队也从4个大队缩减到1个渔业队40多条船。
丁建英说,在渔政执法中,除了对无证捕捞行为进行大力查处之外,还对违反禁渔期禁捕规定、捕捞证核准的江段以及渔网密度进行检查,“滥捕行为现在很少,主要还是资源的问题”。
“滥捕行为的确是多年前造成刀鱼渔业资源减少的最大因素,但此后随着经济发展,对渔业资源影响最大的还是涉鱼工程。”查晓宗分析说,长江下游沿线的开发大幅度减少了芦荡、滩涂的面积,天然的觅食场所逐步萎缩,加上长江水质的污染问题以及航道建设中锚地的增加、船舶通航越来越密集、长江轮渡使用率仍然很高,这些对水生物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渔业发展之间也形成了矛盾。在这些综合性因素影响下,刀鱼等资源要获得根本改善,“还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
刀鱼特许捕捞有望取消
记者在江苏省渔政总队采访时了解到,为了限制捕捞行为,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将2010年度的刀鲚鱼专项特许捕捞许可证在2009年基础上压减了15%。在共计703张特许证中,最多的苏州市为148张,最少的无锡市为21张。此外,还规定了捕捞时间、网目尺寸,并要求船主对《捕捞日志》作好记录,禁止渔船跨区域作业等。
然而,由于目前对刀鱼资源还没有一个可靠的依据,《捕捞日志》的填写也仅仅是一个参考,渔民就算随便填写,也没有任何法定的约束力,导致有关部门难以对刀鱼这种奇缺的资源实行严格的捕捞数量“配额制”。另外,目前对渔民的分流补偿机制还没有建立,难以调和这支庞大的捕捞队伍的生产生活和渔业资源之间的矛盾,渔政部门面临着“两难”的境地。
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一位工作人员坦陈,要保护好长江水生物多样性,需要从根本上取消刀鱼的特许捕捞制度。
一位渔业资源专家认为,由于资源稀缺,加上不正确的炒作,使得刀鱼的价格“水涨船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多年以来滥捕行为的发生。因此,只有尽快实行对刀鲚鱼的完全禁捕,才能恢复它们的种群数。同时,也可以在长江部分江段滩涂划定保护区,以减少港口交通建设对长江水生物生存环境的蚕食。
天价刀鱼一般用于“请客送礼”
记者了解到,因为“物以稀为贵”的因素,在清明节前炒作刀鱼价格,成为了时下人们餐前饭后谈论的时髦话题。而实际上,刀鱼不同阶段的价格差别很大。在清明节后的4月中旬,大部分价格就可回落到四五百元,小一点的则降至100至200元一斤。
“以前河豚鱼也曾被炒作,但自从人工养殖后,就不很稀罕了。现在各个季节都可以吃到。”江阴当地一位市民说,刀鱼的人工养殖据说也有了突破,到时就不用花这些“冤枉钱”吃几条“长江三鲜”了。
那么,如今到底是哪些人在花“冤枉钱”消费这些天价刀鱼呢
“刀鱼在这个时节的鱼刺很软,肉质也很鲜美。所以,正宗的长江刀鱼,一般是用来招待贵宾的。还有人专门到我们这里预定刀鱼,用来送礼。”江阴一家饭店的餐饮经理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