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蟹池高效生态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1-29  
     1、池塘的清整消毒与围栏设施的维护。一般11月底干塘捕捞后,排干塘水、清除淤泥、平整池底、修补坡边、加固塘堤、铲除塘边杂草,进行冰冻晒塘20—30天处理。并把使用年限较长、水位较浅、淤泥较深、面积过大、形状不规则的池塘改造成面积10-20亩、坡比1:2.5—3、水深1.5—2米,塘底淤泥不超过lOcm的标准池塘,并加固围栏设施,为河蟹创造适宜的生长生活环境,同时用生石灰(每亩150—200公斤)或漂白粉20ppm清塘消毒。另外为了有效地控制青苔的产生,可用硫酸铜lppm进行全池喷雾泼洒,并杀灭寄生虫。清塘消毒后7—10天进行有机施肥培水,可施腐熟的猪粪、鸡粪等,为河蟹、青虾提供优质的开15天然饵料,并

    抑制青泥苔的生长,提高蟹种越冬后第一次蜕壳的成活率。

    2、水草的栽种。清塘消毒后就可以进行水草的种植与栽插,要注意各种水草生长季节的差异,栽插的品种要多样化如水韭菜、伊乐藻、轮叶黑藻等,以保证河蟹生存的水体全年长有茂盛的水草,使水草占整个养

    殖水体面积的60%一70%,在生长过程中如发现水草过少可补放水花生。水草不仅能为河蟹提供天然的植物饵料、安静舒适的栖息脱壳场所,还能净化水质,为河蟹提供优越的生长环境,河蟹自然就能健康生长。注意水韭菜要少栽,河蟹虽喜食,但往往只食水草近根部的嫩茎,一夹以后只吞食少量,其余都漂浮出水面,在夏天的炎热天气,如不及时捞取,三四天就会腐烂变质,严重破坏水质,造成水质污染,导致河蟹、青虾发病死亡。

    3、品种搭配与放养密度。河蟹养殖业已由追求产量的大养蟹向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养大蟹和生态蟹转变,适当控制好河蟹的养殖密度,一般春节前亩放河蟹800只左右,规格每公斤160—170只,青虾苗5公斤,规格2cm,少量的花白鲢,另外为便于淘汰养殖过程中活力弱、抵抗疾病差的弱体,5月份可适当搭配放养一些鳜鱼,亩放鳜鱼20尾,规格7—8cm/尾,由于弱体占用了有限的水体空间,消耗饲料,增加成本,提高了发病几

    率,投放鳜鱼不仅可淘汰弱体,减少疾病的发生,还增加了经济效益。

    4、水产种苗质量与消毒。实践证明,只有放养正宗的中华绒螯蟹蟹苗才能获得一定的产量和大规格的河蟹,另外即使健壮的水产种苗也难免带有病原体。在水产种苗落塘放养前,都应进行水生动物的消毒。消毒前应认真检验水生动物的病原体(镜检),有针对性地采用药浴消毒。正常情况下都是用3%一5%盐水浸泡消毒。

    5、科学管水,适时适量使用水质调节剂。维护良好的水质不仅是养殖动物生存的需要,同时也是养殖动物抵抗病原生物侵袭的需要,定期换注新水。为保持塘水的鲜、活、爽,常换注新水是改善水质环境的有效办法。换注新水的作用是增氧排污,促进池塘水生动物运动,加速新陈代谢,也有利于加速池中饵料生物的增长。高温季节每天加注新水一次,平常是2—3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3-4cm。加注的新水用药物挂袋进行消毒。水源不方便的,应配备增氧设备,适时开机,调节水中的溶氧,排出有害气体,保持优良的水体环境。另外生长旺季可根据水质的情况可用底质改良剂、强效底改、微生态制剂等改善水质,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减少疾病的感染。

    6、适时泼洒生石灰。泼洒生石灰可作为改良水质的辅助手段,其作用是:杀菌,促进胶体悬浮物凝集,减少有机物耗氧,促使淤泥释放出无机盐类,增加水中的钙,有利于虾蟹的蜕壳;调节pH值;增加水的肥度,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在养殖期间,每隔20天左右测一次pH值,如pH值小于7,水显酸性,每亩可用生石灰2—3公斤全池泼洒为宜。用量不宜过多,以免pH值变化过大。另外也要避免在河蟹大量脱壳时使用生石灰。

    7、使用优质颗粒料,满足水生动物的营养需求。选择营养全面价格适中的颗粒料,并适时拌喂维生素多维、脱壳素以及中草药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特别要注重河蟹肠炎病的预防。河蟹在每次蜕壳之前要增投一

    些动物性饵料,如冰冻鱼,增强河蟹的体质,保证河蟹蜕壳的顺利进行。但饵料鱼要新鲜,并进行盐水消毒,以杀灭病原体,预防疾病的发生。

    8、工具消毒。养殖的各种工具、网具往往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而往往又被人们忽视。一般网具可用lOppm硫酸铜溶液浸洗20分钟晒干后使用;木制或塑料用具可用5%漂白粉溶液消毒后,在清水中洗净再用。

    总之,注意以上几点,蟹池基本上没有发病,所以水产养殖无论塘口大小,应走健康养殖、生态防病的路子,通过健康养殖中的预防、管理、和保健措施来控制水产养殖病害,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和减少养殖动物疾病的发生。把以水养鱼与以渔养水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生态防治方法调整、改善、保护水生动物生活的环境,控制、杀灭病原体;利用生物药剂合理调整水体环境,可达到生态防病治病的目的。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