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是70多岁高龄, 但作为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雷霁霖院士依然要经常奔波于各个试验点和主产区。
2009年12月10日,“鲆鲽类饲料及养殖新技术现场示范培训班”在辽宁葫芦岛市举办。会议举办了一天,雷老在前排也端坐了一天,中途几乎不曾休息。直到会后采访时他才告诉笔者,会场的温度有点低,有一点点着凉。
自1992年他把大菱鲆从英国引入中国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18年。18年间,中国大菱鲆产业从无到有一步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一,但期间也经历诸多波折,2006年的上海多宝鱼事件就差点让这个产业毁于一旦。
这也使得他一直无法停下自己的脚步,“很忧虑,不安心”, 这句话在会后他做总结发言时重复了数次。“大菱鲆产业虽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是工厂化养殖了,但这个工厂化还只是初级的工厂化,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冲击,所以必须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厂化养殖。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厂化养殖是埋藏在雷老心底多年的一个心愿。实现真正的工厂化就不得不面临着两个大的转型,一是养殖模式要从流水转变为循环水,另外就是饲料要从鲜杂鱼转变成人工配合饲料。
每次过来葫芦岛,雷老都会一遍一遍告诉养殖户,“鲜杂鱼不能再继续下去了,用鲜杂鱼养殖那叫工厂化吗?”但成效一直不大。目前葫芦岛养殖户使用得最多的还是当地人俗称“钢条鱼”的鲜杂鱼。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健康养殖与综合研究室主任麦康森院士提到,这次举办“鲆鲽类饲料及养殖新技术现场示范培训班”就是为了让养殖户认识到人工配合饲料一样能够养好鱼,而且成本更低,更有利于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事实上,留给大菱鲆养殖户们使用冰鲜鱼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据当地的一个养殖户介绍,这几年随着养殖大菱鲆工厂越来越多,冰鲜鱼渐渐供不应求,价格也是一路飙升,从1.8元/斤涨到2.5元/斤,而与之相对的是,大菱鲆的出厂价却从40元/斤下跌至27元/斤。
转型无疑是势在必行,“国家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大项,要在几年之内让这个产业有一个起色。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都挺过来了,现在走到这个关键的转型期,一定要把握住产业体系发展这个良好的机遇,达到工业化的生产水平。”
水产养殖现代化要靠工业化
FAM:简单介绍一下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
雷霁霖:鲆鲽类产业不算大,这次能够入选国家产业技术体系这个重大专项,我们感觉很荣幸。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一共有3个研究室:第一个是育种与繁育研究室,主要研究种质改良和新品种选育;第二个是工程与装备研究室,主要研究循环水处理系统;第三个是健康养殖与综合研究室,包括饲料及其它研究室没有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由麦院士(麦康森)负责。
但是我们肩上的担子也很重。首先是品种问题,农林牧副渔,水产也属于大农业,但相对于粮食作物来讲,工作做得还不够,据说粮食作物的种子少说已经换了8代了,而我们还停留在自然界原始品种的利用水平,没有太大改进。
再有就是操作问题。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像水稻等农作物从制种、播种、施肥,除草收割到仓储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即便是畜牧业的养鸡和养猪场,现在也有很多实现了工厂化养殖。同他们相比,我们的基础要差得多,而且难度会更大,所以要奋起直追,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的形势。
FAM:要怎么追,您的思路是什么?
雷霁霖:我们一直有个口号是要实现渔业现代化,具体的来说就是要实现水产养殖尤其是养殖鱼类的现代化,我认为这个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养鱼。
我从上世纪60年代就萌生并实践了海水工厂化育苗,70年代提出要工业化养鱼的设想,80年代开始实践海水工厂化养鱼,2000年以来就提得更加强烈。工业化养鱼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设施工程化,所有的设施设备要工程化,如果农业现代化没有播种机、浇灌机,收割机等专用设备,那就不是农业现代化了;渔业现代化如果没有工厂化配套设施,没有循环水系统那就完全是空谈;第二是技术现代化,技术现代化的范围很广,包括育种、饲料、疾病防治、循环水系统、加工等现代化技术,要实行多学科交叉融合;第三是生产工厂化,这个工厂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仅仅指在养殖车间工厂化生产,包括池塘和网箱的养殖也是以工厂化的理念为指导来实施大生产;第四是管理工业化,无论是育苗、育种、养殖都要按工业化的制度、工业化的计划、工业化的步骤来进行。
FAM:工厂化养殖的好处在哪里?
雷霁霖:实现工厂化养殖就可以做到可控、稳定、持续、良性循环运转,按客户订单需求生产终端产品。
因为工厂化养殖是按工业化的管理方式来管理,首先整个养殖流程可以很规范,每一步做什么都是固定的;其次工厂化可以实现微机管理自动控制,比如饲料投喂可以通过机械定时投喂,省时、省工、省费用;另外工厂化养殖鱼类的生长速度、养殖周期、养殖效益等都是可以人为控制并计算出来的,所以可以实现订单生产。
实现大菱鲆养殖“高级工厂化”
FAM:大菱鲆一直被认为是最有可能首先实现真正意义上工厂化养殖的一条鱼。
雷霁霖:在目前所有的海水养殖鱼类中,大菱鲆的工厂化养殖技术条件是最成熟的。工厂化养殖大菱鲆可以说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一大亮点,但是这个亮点在2006年上海多宝鱼事件中被折腾了一下,给了我们一个很深刻的教训,这个教训就是告诉我们大菱鲆工厂化养殖还不规范,是属于初级的工厂化养殖,无论从设施设备还是饲料和管理都没有达到真正工厂化的要求。
但是这个事件的另一面,它让我们认识到目前的大菱鲆养殖产业还是一个不够完善的产业,要求我们做的更好更先进,从这个角度讲,这又是一件好事情。
FAM:初级的工厂化养殖模式有什么缺点,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厂化养殖?
雷霁霖:要实现初级的工厂化生产并不难,现在已经实现了。但是这个工厂化养殖是“温室大棚+深井海水”的模式,通过抽取地下海水进行流水式养殖,在山东一天差不多要换水5次以上,辽宁葫芦岛市因为水温比较低,鱼体新陈代谢慢,一天一般可以换水1-2次,但随着地下水资源越来越紧张,流水式的养殖模式就会面临很大的资源压力。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厂化养殖难点在于实现全循环水养殖,需要有循环系统设备,目前全封闭式的养殖循环系统,发达国家有制造生产,而我们还没有。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循环水处理设备的国产化,要先做一个模板,不断试验改进,然后才能最终生产应用。通过这2年的工作,目前体系的9个试验站中已经有3个拥有了循环系统,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所以我们的思路是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现有的流水式养殖模式的基础上做出一些改进,先做半循环然后再做全循环。还有就是从饲料的角度,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缩短养殖周期也可以节能节水。
FAM:循环水处理的效率可以达到什么程度?
雷霁霖:全循环是一个说法,是指水可以长期使用,但并不代表水是100%循环的,管道和人为操作都会让水损失掉一部分,所以每天还是要添加一部分经处理的自然水做补充。具体的循环效率根据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好的话循环效率达到95%以上也是可能的。
FAM:今天会议的主题之一是鲆鲽类高效配合饲料,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讲座?
雷霁霖:做这样一个讲座是因为饲料问题对于葫芦岛地区来说非常突出。葫芦岛地区的特点是水温比较低,换水次数比较少,采用的饲料一直是鲜杂鱼。从工厂化养殖的角度来讲,鲜杂鱼肯定不能再继续下去,所以对于葫芦岛地区来说,面临着一个饲料转型问题,从鲜杂鱼转向人工配合饲料是必定要走的一条路。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大菱鲆人工配合饲料的国产化和专用化。自从鲆鲽类养殖开展以来,我们的饲料还要从国外引进,另外还有一些饲料厂家在包装上标明是鲆鲽类专用饲料,我对这种说法表示怀疑,还没有研制怎么就出现大菱鲆专用饲料了?不同品种对饲料的需求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FAM:也就是说现在鲆鲽类产业面临着两个大的转型,一是养殖模式要从流水转变为循环水养殖,一个是饲料要从鲜杂鱼转变成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户能够接受这两个转变吗?
雷霁霖:大菱鲆产业现在是做起来了,但要持续发展下去就必须提升技术,而提升技术首先要提升个人思路和理念。如果没有认识到转型的重要性,不去学习也不去参观,那么再好的技术和点子给你也没用。
例如葫芦岛这边养殖大菱鲆增氧还是采用鼓风机增氧的方式,但在山东已经有很多养殖户开始使用纯氧增氧。充空气的氧气溶解量3%都不到,而纯氧的溶解量可以达到90%多,这是一个很大的反差,所以我们要在用氧的问题上改变一下观念,由鼓风增氧向纯氧增氧转变。
“我担忧的是如何把这个产业做好、做稳”
FAM:据您估计,现在我国大菱鲆养殖量大概有多少?
雷霁霖:按照目前的调查,我国一年的产量大概是5-6万吨,是欧洲的8倍。但是西班牙也在大力发展这个产业,在最近几年将建成2个年产量达1万吨的养殖场,所以我们也要有忧患意识,基础好、技术好、投入大是可以很快赶上来的。
FAM:大菱鲆的消费群体还是以酒楼为主,一旦形成规模化养殖,市场方面会不会有压力?
雷霁霖:我担忧的其实不是市场而是观念。如果我们的着眼点是如何把这条鱼的品质做好,把这个产业做稳,做到人人都喜欢吃,这个市场空间绝对是有的。比如挪威的三文鱼,品质好,产量也非常大,产品销往全世界,但挪威三文鱼一直保持很好的价格,鱼是属于一次性消费品,需求应该是持续的。
我担心的是部分养殖业者只顾赚钱,比如说喂一些低质的饲料,导致鱼的品质变差没有人愿意吃了,这才是最可怕的。所以我们要爱护这个产业,大家一起动手把这个产业做好,市场才有希望。
FAM:据了解,大菱鲆是越大规格味道越好,但在我国大菱鲆养殖到1.2斤就开始上市了,在国外这个规格还属于苗种。
雷霁霖:这个是国情原因造成的,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外国人不同,中国人喜欢吃整鱼,1.2斤刚好合适;外国人则是养大规格大菱鲆切块分开卖,而且每一部份的价格不一样。这个相对容易解决,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消费者认识到大规格的味道更好,我相信局面会改变。
FAM:在鲆鲽鱼类中,除了大菱鲆您觉得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品种?
雷霁霖:我以前也曾有这样的想法,觉得养殖的品种越多越好,但现在我觉得一个主产业把它从头到尾做好就可以了,不要见异思迁,这个品种做几年觉得不错了马上又换另外一个品种,那样对产业和企业都不利。挪威几十年都只做一条鱼——三文鱼,从来没有说换一个主养品种,大菱鲆也是一样,要做到优质高产不是一两天就能实现的事情。换品种可能是考虑到市场效益,但把原有的品种做好,用最好的方法养最好的鱼,同样可以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这也还是思维方法的问题。
转型刻不容缓
FAM:您在1992年首先从英国引进大菱鲆,当时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雷霁霖:在引进大菱鲆之前我接触的大多是温水性鱼类,比如说真鲷、黑鲷、牙鲆、黄姑鱼等,冬天天气一转冷北方地区就不能养了,所以要考虑有什么品种在北方冬天也可以养,又怎样去解决它的越冬和度夏问题,于是就引进了大菱鲆。
FAM:您多次提到大菱鲆产业要转型,这是您的一个愿望?
雷霁霖:其实不光是大菱鲆,我的愿望是要把整个水产养殖业从农业的地位提升到一个工业的地位,从农业的水平提升到一个工业的水平。
我在早些年看过挪威的大菱鲆养殖模式,他们采用的是跑道式,跑道不宽,大概1.2米,分为8层,水也很浅,从上到下然后流向底部的一个回收池,大菱鲆像摆饺子一样趴在跑道上,看了特别舒服。我当时就想,中国什么时候能达到这个水平呢?但是现在还没实现,所以我很着急,希望快点实现工业化。
FAM:现在转型已经到了一个刻不容缓的地步?
雷霁霖:时代已经把我们逼到转型的路上了,我们的海水养殖业正面临着怎样一个形势呢?那就是随着交通、能源、临港工业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岸带留给水产养殖的地方已经不多了,而我们是要靠岸带才能实现工业化养殖。所以尽管我们现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实现初级工厂化了,但还很不稳固,容易遭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安于现状的话,有朝一日肯定要被淘汰,这不是耸人听闻,所以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化养殖道路。
为此,我一直觉得闲不下来,不安心!国家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大项,要在几年之内让这个产业有一个起色。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都挺起来了,现在走到这个关键的转型时期,一定要把握住产业体系这个很好的机遇,才能更上一层楼,推进产业达到工业化的水平。
【雷霁霖小档案】
1935年5月生于福建宁化,畲族。1954-1958年就读于山东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工作,是国内外知名的海水鱼类养殖学家,现为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上世纪60年代,他率先突破了梭鱼人工繁殖技术,探索了多种海水鱼类育苗工艺;
70年代首创海水鱼类工厂化育苗系列技术;
80年代率先完成工厂化育苗体系构建,北方网箱养殖和放流增殖获开创性成果;
90年代,真鲷工厂化育苗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1992年,他率先从英国引进大菱鲆良种,经过7年攻关,取得全人工繁殖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创建符合国情的“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掀起了中国海水养殖业的第四次产业浪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大菱鲆的引进被誉为我国当代最成功的海水鱼类引种范例之一。
2005年,雷霁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