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突破”:肉类总产量突破300万吨,其他主要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2009年,全省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预计肉类总产量达到302万吨,同比增加40万吨,增幅达到5.1%。禽蛋、奶类产量分别为65万吨、15万吨,禽蛋产量比去年增长4.7%,奶类产量与去年持平。生猪出栏达到2850万头,比上年增长2.2%;家禽出笼4.3亿羽,比上年增长2.8%;肉牛出栏157.7万头,羊出栏115.43万只,存栏102.14万只。
畜牧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继续提高。畜牧业总产值自2007年起,以年均递增10%的速度继续保持增长,2009年首次突破600亿元,同比增长7.3%,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比上年增长近2个百分点。畜产品加工、饲料、兽药等相关产业的产值达到350亿元。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产业。
畜禽良种供给取得突破,提前一年基本实现畜禽良种自给。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的强力推动和市场拉动下,江西省畜禽良种繁育水平和供种能力大幅提升,提前一年基本实现畜禽良种自给。全省新增各级种猪场40余家、种禽场15家,种猪场达到382家,种禽场83家,基础种猪存栏11.7万头,基础种禽存栏140万套,有效地满足了畜牧业生产对良种的需要。生猪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三元杂交猪的比重达到90%以上,蛋鸡和肉鸡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畜牧业融资方式取得突破,融资担保组织不断兴起。创新畜牧业融资机制,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参与建立承贷主体,采取内部联保、龙头企业信用担保等方式破解融资难,各类融资担保组织不断兴起。万年、余江的生猪合作社成立了融资担保公司;吉安县建立了“政府+金融机构+龙头企业+农户”新型信贷担保联合体;九江博莱集团与政府共同出资建立了生猪产业发展专项担保基金,并成立了九江县农业信贷担保中心有限公司。各种担保组织通过为养殖业提供融资,提高了畜牧业抗风险能力,推进了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据不完全统计,全省通过各种渠道融资额达到20亿元,有效缓解了畜禽养殖融资困难。
“四显著”:规模化、标准化程度显著提高。规模养殖成为畜禽生产的主导,规模饲养比重继续提高。全省规模养殖场(户)达到21.5万个,规模养猪和规模养禽比重分别达到75%和68%,分别比上年增长5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出栏数已占到全省出栏数的60%。“爱我美好家园畜禽清洁生产行动”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江西省畜禽养殖场标准化程度。全省60%的大中型养猪场和重点区域规模养殖场已完成或正在进行标准化改造。共建有126个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50个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区。
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2009年,江西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协调小组按照“三统一”(即统一抽检计划、统一经费、统一监督检查)的职责,认真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对“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等违禁药品专项整治,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外调生猪瘦肉精检出率为零,饲料中违禁药品检测合格率为99%,兽药合格率85%,生鲜乳中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100%,在农业部农产品安全例行监测中,全省畜产品合格率排名全国第一。全省通过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的畜牧企业达到134家,获得“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品牌达到210多个。
返乡农民工养殖增收效益显著。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大量农民工返乡从事畜牧业。据统计,2009年全省共有9万名返乡农民工从事畜牧业,其中直接从事畜禽养殖创业人数约为4.2万,在大型养殖场、畜牧企业、基地务工人数约为4.8万;畜禽饲养总量达到2600多万头(羽);人平月均收入为2418.2元,与2008年外出务工收入相比,增长511元,畜牧业成为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成效显著。2009年,全省各地强化领导、强化责任、强化保障、强化措施,动物防疫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防控能力不断加强,全省没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自2005年以来连续4年保持零疫情;在周边省份A型、亚洲I型口蹄疫疫情复杂的情况下,没有发生口蹄疫疫情;只发生1起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疫情县数、发病数和死亡数均比前几年明显下降,暴发流行态势得到根本遏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