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拯救濒危仙胎鱼 专家看好海水养殖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12-24  
      有“崂山中华鲟”之美誉的仙胎鱼濒临灭绝,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其资源的保护、种群的壮大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12月8日上午,在仙胎鱼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研讨会上,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海水养殖研究所等单位的7位专家各抒己见,为仙胎鱼这种珍贵的鱼类资源如何保护、如何发展支招献策。

    研讨会上,与仙胎鱼打过多年交道的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陈大刚表示,为了拯救仙胎鱼,海水养殖的办法值得研讨,如果可行的话,山东省青岛市和周边沿海城市都将成为仙胎鱼资源富集地。陈大刚教授的观点得到了其他专家的一致认同。

    >>>现状网遍崂山不见仙胎鱼“就目前来看,仙胎鱼如果再不严加保护就要绝种了。”山东海水养殖研究所研究员冯宝柱最早接触仙胎鱼是在1984年,当时,这种“大不过尺”的小鱼在白沙河还挺多,但随着白沙河经常断流,加上过度捕捞等原因,仙胎鱼在白沙河已难觅踪影。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武云飞说,前些年他曾同台湾学者在崂山一带寻找仙胎鱼,在当地多条河流广为撒网,但均未发现一尾仙胎鱼。崂山仙胎鱼育苗及养殖技术研究项目的主持人孟繁林博士是武云飞的学生,作为崂山最早开始驯化养殖仙胎鱼的人,孟繁林五六年前在崂山试验繁育仙胎鱼并取得成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仙胎鱼人工繁育并未在青岛推广开。

    >>>拯救划保护区加强原种保护“为仙胎鱼建原种场和保护区,切实保护好种质资源,这是保护仙胎鱼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卢继武表示,“在辽宁、浙江、福建、湖北等地,仙胎鱼养殖都已形成一定气候,福建等地甚至还组织了香鱼(仙胎鱼的学名)分会。”青岛市有野生仙胎鱼,在野生资源上有优势,卢继武建议,青岛市和崂山区主管部门应组织保护仙胎鱼研讨会,不遗余力地对其加以保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尤锋也提出了相同建议。她认为,过度捕捞是导致仙胎鱼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建设原种场是让仙胎鱼休养生息的好办法,应从政府角度限制捕捞,为仙胎鱼复苏留住珍贵的种子。

    “在拯救和发展仙胎鱼上,政府应该有大动作,不能小打小闹。”山东海水养殖研究所研究员冯宝柱认为,崂山区对仙胎鱼育苗和产业化也曾做过尝试,但由于雷声大雨点小,缺少政策支撑和持续关注,最后不了了之。他认为,仙胎鱼应定位为崂山区乃至山东省的一个名贵特色产品,应花大力气激活产业。

    >>>前景海水养殖方案值得探讨“仙胎鱼是好鱼,山东半岛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发展仙胎鱼将大有作为。”陈大刚教授说,“作为缺水城市,青岛市也面临着养仙胎鱼缺少淡水的困难,这意味着大规模进行淡水养殖仙胎鱼难度很大。海水养殖仙胎鱼值得研讨,如果可行的话,青岛市和周边沿海城市都将成为仙胎鱼资源富集地。”陈大刚教授的观点得到了其他专家的一致认同。

    青岛晓阳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匡新是市政协委员,对仙胎鱼的保护和开发一直密切关注,他表示:“如何保护和发展仙胎鱼,我打算列入明年参加政协会议的提案,联合其他政协委员一起为仙胎鱼奔走呼吁。”

    外地分布广多被称香鱼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卢继武和尤锋搜集了大量资料,详细研究了国内外对仙胎鱼的研究成果,两位专家经过考证说,仙胎鱼隶属香鱼科,其学名为香鱼,仙胎鱼是青岛地方名。陈大刚教授也表示,仙胎鱼和大马哈鱼虽然个头悬殊,但两者却是同一种群。

    “以往常说仙胎鱼为崂山独有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它分布很广。”专家们介绍说,仙胎鱼分布于我国黄海、渤海、东海等沿海溪流中,北至辽东半岛和辽西走廊,南至闽南和中国台湾浊水溪以北的淡水水域;另外,日本、韩国、朝鲜等地也有分布,但由于生长环境恶化、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朝鲜、日本等地的香鱼已绝迹。

    河水中育苗海水中长大“仙胎鱼是一种非常有个性的鱼,它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生长在不同的水体环境中,以截然不同的生物为食。”山东海水养殖研究所研究员冯宝柱说,“仙胎鱼是在河水中育苗,起初以浮游生物为食,但出生后就会游到大海中去,以硅藻为食生长,等到长大后又重新回到河流中。”

    青岛晓阳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匡新是地道的崂山人,他说,小时候拿着柳条赶仙胎鱼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这种通身透明的小鱼是难得的美味,“特别金贵,抓到手里过不一会儿就会死,死鱼比活鱼还要漂亮些。”

    仙胎鱼因美丽传说得名据说,当年八仙一行从蓬莱仙岛到崂山游玩时,何仙姑发现清澈、甘洌的崂山水中见不到鱼,便顺手从身边的一棵千年高龄崂山人参的枝杈上,撸了一把红色的种子撒到溪水中。只见人参种子一落进水里,立时变成了一尾尾奇特的小鱼,因它出自何仙姑之手,山里人便给它取了个带神话色彩的名字“仙胎鱼”。

    还有一种说法,有一位县太爷到崂山视察灾情,见山民没有吃的,难度饥荒,于是,当众撸了一把柳叶撒入溪流中,只见柳叶变成了许多小鱼,山民就是靠吃这些小鱼度过了饥荒。因此,后来人们称这种小鱼为“县太鱼”,时间久了,人们又叫成了现在的“仙胎鱼”。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