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水产业与世界消费市场的风云对话中,烟台水产出口加工业,有着一定的话语权:1993年之后,全市渔业总产值就超过陆地除果业外的种植业产值,而到了2000年之后的巅峰时段,水产加工出口创汇,一度占到全国的七分之一。短短几年时间,以此为业的350家企业聚群裂变,形成蔚为壮观的产业规模。
在这300多家企业中,做欧洲市场的占据“半壁”,做日本市场的约有三分之一强,其余则是美国、韩国等几个少数市场。令人称奇的是,98%以上的企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专注于开拓单一市场,能够成功拥有东西方两地市场的,屈指可数。
多数对欧或对美市场的企业苦于“外需萎缩”,而对日出口的加工同行们,则挣扎于“严苛的标准化生产”,最直接的解决之道是什么?答案一眼即可看穿:多元化。
据说,学名被称为“百足虫”的蜈蚣,步足最多的,达到173对,切除半数仍可行进。在实体经济中,制衡分担市场风险,不少产业一般都有“百足虫”精神。问题出现了,为什么水产品出口加工业却“一意孤行”?
东西方客商口味截然相反
日本客商条件“苛刻”,在水产加工业里众人皆知的。
开发区水产企业“永康食品”,在我市对欧出口企业中颇有名气。对日本客商的苛刻要求,体会很深。这家企业的有关人士就这样讲:“在招商性质的国际食品博览会上,靠产品的品质,你可以打动欧美客商,却不可能招到一个日本客户。据我所知,在日本海洋食品行业,招商靠的是‘口碑相传’,这给我们的开拓,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日本客商来企业考察很‘奇怪’,他们不进办公室,也没进车间,只是去餐厅吃了一顿饭就走了!”提起之前的“一次宝贵的招商经历”,另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说。事后,他分析,日本客户可能是通过“伙房操作间或者卫生间”的卫生状况,来判断企业在车间管理的安全水平。至于是哪个细小疏失而导致的招商失败,他至今也没想明白。
招商难,生产门槛高,“欧美转日本”难度可见一斑。
“日转欧” 被谁挡在了门外?
按记者之前所揭示的市场特质来讲,做日本市场的标准化管理,高于对欧美。如果比作两只圆,日本应属“大圆”,欧美则是“小圆”,两者似乎类似这种从属关系。换言之,能做日本市场,就应该顺利转战欧美市场。
事实并非如此。
此话怎讲?记者曾在之前的文中提到,由严刑峻法所产生的食品责任,贯穿到整个的日本工商链条。成功在日本市场立足的企业,不仅是做到了标准化生产“表象”,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一种区别于一般企业的独特性格——“信托责任”。
海和食品董事长王大军讲,“日本转欧美”的确不存在技术门槛,差异在管理习惯上。以鳕鱼产品为例,日本客户一般要求“去腥、脱骨和风干”,同时要求产品的外观大小、形状,要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而因终端消费习惯不同,欧美客户一般需要的是“原料鱼”:切块装袋。
“长期以来,别说是管理者,就是一般工作半年以上的工人,都会养成对安全‘多疑’的性格,总会在安全生产上‘患得患失’,自觉不自觉就放慢了生产速度。而欧美订单一般是短单和急单,对供货期要求严格,两种模式急切之间难以转换。这一点,就成为我们转产的短板!”王大军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