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厄尔尼诺现象与渔业的关系
在所有影响渔业资源的因子当中,气候及海洋现象造成的厄尔尼诺现象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例如,智利、秘鲁、厄瓜多尔沿海的庞大鳀渔业视涌升流强弱而定。
之前的厄尔尼诺现象使得秘鲁鳀鱼渔获量从1,300万公吨减少到不到200万公吨。另一方面,因为厄尔尼诺现象被往东移动的La Niña取代,使得产量在十年内就恢复正常状态。南美洲西岸的鳀鱼主要是依赖丰富的浮游植物-一种为仔鱼摄食的微小藻类,及浮游动物-肉眼可见的甲壳类及软件动物,牠们是鳀鱼的饵料,以藻类为食。鳀鱼也受到能否成功孵化的影响,也就是被竹荚鱼、鲣鱼、鲭鱼及不计其数的海鸟所掠食,还有被人为的捕获而改变也是另一个影响因素。综观上述及其它可能的因素,决定了鳀鱼的可利用性及存活率:生物量会在仔鱼及成鱼受饥饿之后逐渐衰减,鱼群会洄游至富含营养盐的表水面摄食,在深海水域四处分散等等。由于厄尔尼诺现象使得鳀鱼产量减少,可能会导致世界饲料市场的资源严重短缺,也会促使鱼粉、鱼油及替代蔬菜价格上升。厄尔尼诺现象使得沙丁鱼及鲭鱼向北移动,促使北美洲西北岸的鲑鱼向北开始洄游,并跟随在南极鳞虾之后数量锐减,此外,厄尔尼诺现象亦造成了珊瑚白化,据估计,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大约造成了20%的珊瑚死于白化现象。
二、其它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可能比美洲的渔业有更大的影响,如果持续强度足够,会对加州和美国其它南部各州带来暴风雨、造成南美洲各国豪雨成灾及在东南亚、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非洲南部和中美洲造成旱灾。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指出,过去每当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旱灾会使许多地区减少粮食的产量。
在1997-1998年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造成数千人死于水灾、龙卷风及土石流,对和当地及世界各地的农作物、公共设施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在索马利亚、衣索匹亚、肯亚、苏丹、坦尚尼亚及乌干达发生的水灾造成了两千多人罹难。
另一方面,一般的厄尔尼诺现象有减缓大西洋飓风季节的趋势,并对北美洲带来了暖冬,墨西哥湾台风减少及东太平洋飓风却增加。夏季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导致在美国山区及智利中部山区有比平常更多的雨量。
三、新类型的厄尔尼诺现象
NOAA Peter Webster教授预测,这次厄尔尼诺现象在未来几个月将增强持续到2009-2010年的冬季,最近的研究指出,其特性还可能会发生变化,不仅可能有高于平均的飓风数量,更有可能产生会登陆的飓风。这种在中太平洋形成而非东太平洋形成的新类型厄尔尼诺现象被称作El Niño Modoki(来自日语意为「类似但不相同」)。这还有待观察它是否会影响到鳀鱼和其它渔业。
四、疑问
根据美国农业气象学气象服务机构DTN Meteorlogix的Mike Palmerino表示,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有迹象显示将造成厄尔尼诺现象,但在夏末时结束。此外,根据澳洲气象局指出,太平洋赤道地区的温度、云型(cloud pattern)及降雨量的趋势都有越来越符合一个发展中的厄尔尼诺现象,但厄尔尼诺现象的重要指标南方振荡指标(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SOI)却是负值(www.bom.gov.au/climate/enso/)。另一方面,根据WeatherAction 预报员Long Range指出,「异于全球暖化及其它相关模式的主张,2009年并没有明显厄尔尼诺现象或相关的暖化效应」。
类似含糊不清、甚至矛盾的预报讯息层出不穷,使渔民、制造业及养殖业对于未来的情况摸不着头绪,但全球的生态系统中确实是有这样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