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转变”:即由单纯追求产量经济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由抓京郊渔业向城市渔业转变;由单一的大水面渔政执法向大水面、养殖池塘及市场全覆盖转变;“两大安全”:即维护全市渔业水域生态安全和全力解决养殖环节,特别是水产品市场环节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两大突破”:水域生态文明建设要在渔业进入城市方面实现突破;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突破。为此,将开展以下工作:
一、突破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难题。一是制定水产品质量安全规划。借鉴畜牧、林业等部门经验,向市政府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并制定一套解决方案;二是开展突破性的工作,配合方案的实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水产品的认知度;三是实施部门联动机制,由市水产主管部门牵头,相关各部门按相关法律赋予的职能对安全的各环节负责,机制灵活,不留死角。
二、全面实施老旧池塘改造工程。2010年上半年,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试点区县进行试验、示范并总结管理经验,制定出全市四万亩老旧池塘在“十二五”期间改造规划和具体方案,为全市提升都市型现代渔业夯实基础。
三、提升增殖放流工作管理水平。增殖放流已成为维护首都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工具,2010年增殖放流工作关键点是努力创新,完善思路,强化管理。一是搞好总结,积累经验,摸清全市放流水域资源状态,划清各级水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任,与相关部门联动;二是完善苗种的繁育、供给、收购、资金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制度;三是制定渔业增殖放流关键技术,发布适应不同水域的增殖技术标准体系,建立效果评估体系等。
四、拓展都市型现代渔业新功能。探索渔业进城市、进公园、进社区的“三进”工作新局面。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对渔业的认知程度。
五、以落实全市水产苗种规划为切入点,全面提升种业的综合素质和生产能力,使全市水产种业实现新跨越。确定观赏鱼、鲟鱼、冷水鱼等优势品种在 2010-2015年期间种苗的科研、推广、生产和管理体系建设思路;合理布局,提高水产良种在全市水产业的区域化、专业化及产业化生产发展中的带动能力;落实项目配套资金,实施重点工程项目;制定鼓励政策,大力扶持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