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读者创造价值最大化是作者不倦的追求。基层读者反映:一是看文字类的书,眼睛累;二是内容较深,看不懂;三是图片偏少,知识点和关键技术不突出。作者在出版《龟鳖病害防治黄金手册》的基础上,根据读者需要和海洋出版社的指导意见,采用“语像”的形式尝试出版此书。以大量的图片和实例系统介绍龟鳖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穿插知识点,兼顾共性知识,强调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图文并茂,丰富独到,深入浅出,启迪创新。全书317幅图、13张表、20万字。
内容充分展示近年来龟鳖养殖新成果。包括常见的金钱龟、石龟、鳄龟、乌龟、黄缘盒龟、美国鳖等养殖技术图解与实例,重点介绍了多种生态型养龟(小型家庭养龟、现代家庭养龟、园林生态养龟、屋顶特色养龟)、温室建造、健康养殖、病害防治、常用药物等,在现代家庭养龟一节中特别介绍了美国养龟农场的先进技术。针对我国龟鳖业发展现状,提出龟鳖产业链系统整合。金钱龟价值与发展趋势、石龟与普通黄喉拟水龟的区别、鳄龟养殖经济效益与市场前景、乌龟养殖常见问题与处理、黄缘盒龟南北种群争议与市场前景、美国鳖养殖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途径、生态型养龟要注意的问题、龟鳖温室养殖发展趋势、龟鳖应激反应防止技术、龟鳖病害防治突出问题、禁用药物不能使用的说明等知识点无不凝聚作者多年来的心血。
多数内容为首次公开。比如,对乌龟甲长与体重关系建立数学模型;金钱龟感冒的治愈方法;金头闭壳龟脂肪代谢不良症的治愈实例;为黄缘盒龟建立人工生态位;鳄龟繁殖中的难题与化解;龟卵孵化关键技术;龟苗咬尾的原因与避免。
“等温”,是抑制应激的法宝。我们在讨论龟鳖关键技术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应激反应怎么预防?应激因子、抗病能力和应激反应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应激因子来临时,有时我们无法避免,因为环境在不断改变,事件要发生,当应激因子作用到龟鳖的生态中,关键是龟鳖的体质,也就是其抵抗力,我们不能直接控制龟鳖体质,但可以通过生物调控的手段,增强体质。应激因子来自物理的、化学的、人为的等等,龟鳖不能像人一样,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来适应周围环境,只能通过自身的抗病能力来抵御应激。因此,在环境胁迫、龟鳖体质和应激反应三要素中,龟鳖自身的作用最为重要。知道了这一原理后,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在龟鳖养殖的各个关键环节中,始终注意把握龟鳖种苗质量,改善龟鳖生态环境,投喂营养丰富的饵料,加强卫生饲养管理,提高龟鳖免疫抗病力,避免应激反应发生。建立“等温”的理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是防止应激的有力武器。我们在养龟的各个环节中始终考虑是否“等温”了?当龟鳖种苗放养时,水温是否与外界一致?温室内的龟鳖移到室外时温度是否一致?用水龙头对龟进行冲洗时,水温是否与气温一致?诸如此类,必须把握“等温”。
“可以”,是知道怎么做的事情。在龟鳖养殖中,我们经常想一想“可以”、“不可以”。对于龟鳖苗孵化的问题,读者仍有很多的疑惑。温度、湿度和通气三要素怎样掌握?这时我们思考用“可以”、“不可以”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可以的,高于这一范围就不可以,适宜的温度范围28℃~32℃可以,35℃以上就不可以。湿度分为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绝对湿度7%~8%可以,10%以上不可以,相对湿度85%可以,80%以下和90%以上不可以。通气,主要通过选择良好的孵化介质来解决,选用粗砂、稻壳、珍珠岩、蛭石、黄泥等可以,采用细沙和粘土就不可以。龟鳖饵料要新鲜,营养要丰富可以,但使用变质的饲料就不可以。夏天,饵料蚯蚓容易变质,残饵要及时清除,新鲜的动物饲料可以投喂,一旦变质就不可以使用,如变质的带鱼、杂鱼等。脂肪代谢不良症就是投喂了变质的动物饲料,两个月后病发,难以治愈。我们在放养龟鳖苗时,将龟鳖苗先放在平板上,让其自行爬入水中可以,将龟鳖苗直接投进水里不可以。在温室养殖中,当恒温控制后,慢慢降温可以,突然降温不可以。无公害药物可以使用,国家禁用药物不可以使用。
“平衡”,是健康的核心价值。疾病是生态系统失衡的表现,平衡就是健康。在科学养殖龟鳖实践中,要有“平衡”的理念。龟鳖体内微生态需要平衡,龟鳖与环境之间更需要平衡,只有内外都平衡了,才是真正的平衡,当生态系统平衡了,龟鳖就健康了,这就是健康养殖。为促进龟鳖生态系统平衡,我们通常采取的措施是生态调控,具体包括环境调控、结构调控和生物调控。当我们遇到龟鳖发病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生态系统中哪个环节失衡了,其次,才考虑病原是什么,使用什么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