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宁夏禁牧在延续。大面积生态最脆弱区域呈现出地表植被快速恢复的趋势。而宁夏的养羊数,比禁牧前更多了。
三面环沙的宁夏,“面积不大,生态不好”。位于中部干旱带上的盐池、同心、海原、中卫等10个县市区,土地面积占全区的一半多,草原面积占63%,这里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荒漠化严重,也是我国沙尘暴源区之一。
宁夏以中部干旱带为主的牧区,虽为全国十大牧区之一,但畜牧业长期在低质低效的困境中徘徊。畜牧业的生产方式沿袭“千年一贯制”的“信天游”放牧而鲜有改变。由于长期超载过牧,草原严重沙化,有的县乡“一亩草原三根毛”。宁夏牧区已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15亩养活一只羊,2003年下降到30亩草原养不活一只羊。粗放式的畜牧业为赚得“蝇头小利”欠下巨额生态债。
天然放牧破坏生态,畜牧业也难以走上优质高效之路,困境中的宁夏畜牧业在新世纪面临巨大危机!为了彻底改变生态环境,为使畜牧业由传统走向现代,为加快当地脱贫致富的步伐,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自2003年5月1日起实行全面禁牧。
如今6年时间过去,记者日前深入封山禁牧的多个县区采访发现,当地群众在国家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工程的支持下,依靠人工手段植树造林,使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并通过实施封山禁牧,尝试自然修复生态,目前已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