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困境?如何摆脱危机?
8月28—29日,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建省鳗业协会等六家单位联合主办的《鳗鱼可控生态养殖技术培训与微孔增氧技术推广现场会》给出的答案,引起了全省各级水技站干部和与会鳗业界人士的强烈反响。
会议通过专家讲授和现场观摩,大家深刻认识到:改变“大量换水”和依赖“药物治病”的传统办法,推行节水、节能的“可控生态养殖技术”,不仅切实可行,而且效益十分显著。许多同志兴奋地说:这是养殖技术的一场革命!这是鳗业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袁重桂教授报告了这项试验研究的进展情况。两年来,他带领研究生与三华养鳗场技术人员密切配合,深入探讨生态养殖模式,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今年3月起,对96万尾欧洲鳗鲡苗和10万尾莫桑比克鳗鲡苗实行70天完全不换水、不用药的培育试验,成活率都达到99.84%以上,展示了“可控生态养殖技术”的显著效果。根据这些研究,袁重桂教授把鳗鱼“可控生态养殖技术”定义为:通过改善鳗鱼养殖设施,调控温度、光照、水质和相关生物等,营造适宜鳗鱼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达到缩短生长周期,提高饲料效率,抑制病害发生,减少换水、用药和降低生产成本。
袁重桂教授运用“水至清则无鱼”的哲理,对当前鳗鱼精养技术进行了利弊分析,提出建造温棚、安装加温和恒温设施,加装增氧系统,以及为培养多样性生物结构而避免大量换水和减少使用水体消毒药物等措施改善鳗鱼养殖环境的见解。他还借助技术经济学,对“可控生态养殖技术”进行效益测算。指出该技术不但完全可以摆脱药残困扰,还可以降低养殖成本两成以上,相当于每产一吨鳗鱼将节省投入近万元。
龙岩市鳗业协会会长郭贤平具体介绍了在他鳗场开展生态养殖的试验情况。郭贤平同志既注重实践经验,又热衷理论学习。近年来,他先后到欧洲、韩国、日本考察鳗业,透过他行家的目光,仔细研究各国的技术差异。他对中国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引进鳗业精养技术之后,二、三十年来基本不变颇为感慨。郭贤平说,人家变了,而我们还“墨守成规”,所以,越搞越被动,越做越艰难。鳗业同样有“不进则退”的问题,传统的养殖方法一定要改革。为此,郭贤平主动争取专家指导,积极配合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组织开展的“可控生态养殖技术”试验。把这项研究做得既严谨又扎实。功夫不负苦心人,由于采用“可控生态养殖技术”,单今年春季育苗,他的鳗场用水量就减少80%;排污次数减少三分之二;培育时间缩短20%;能源消耗减少75%。此外,由于避免用药,例行药费也节省了近1万元。
通过试验,郭贤平感触尤深。他说,我们的很多观念、很多做法要改变。鱼儿离不开水,水质如何是最关键问题,而我们过去几乎没有对鳗池的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进行检测的习惯。一看到鱼“不吃”,就怀疑生病,就用药,其实是错误的。“养鱼先养水”,为有效培养水质,他把“沙保土”的塘底全部改成锅状水泥底。他说,“沙保土”维护水质的能力相当有限,锅状水泥底便于吸排沉淀物,通过吸排沉淀物和培养枝角类和桡足类的浮游动物,既可大量减少用水,又能形成最佳水质。郭贤平还说,发展鳗业早期,主要靠胆量。现在则要靠科学,只要掌握科学,不相信我们的鳗业搞不过“人家”。
“可控生态养殖技术”突出水质是养殖的第一要素,溶氧量多寡是衡量养殖生态的最重要指标。为保证水的溶氧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钟传明同志专门讲授了“微孔增氧技术及使用案例分析”。他结合在美国的学习和研究体会,详细介绍了“微孔增氧技术”具有几倍于“水车式增氧”、“叶轮式增氧”效果的工作机理以及节能效果。江苏省江阴市庞达橡塑有限公司董事长孔才春也向大家介绍了微孔增氧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报告。目前,该项设备已经纳入国家09年农机补贴目录,购置时可享受30%的财政补贴。一套可同时提供12口养鳗塘增氧的装置,实际配备2.2千瓦。这是一股东风,无疑在为建立“可控生态养殖技术”增加了一柄“利器”。
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王奇欣站长在会上强调了采用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现代高效的健康养殖方式的重要意义。他说,在龙岩开展的“可控生态养殖技术”试验,是实施农业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具体实践。通过专家、业主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了它的重大价值。实施“可控生态养殖技术”,既能从根本上摆脱“药残困扰”,也是降低成本、有利环保的重要措施,省站将进一步组织推广,促进我省养鳗业乃至整个养殖业的发展。
这次培训与推广以务实、见效、及时而深受与会人员的欢迎。大家普遍认为,随着“可控生态养殖技术”的广泛普及应用,福建鳗业摆脱危机、重振雄风是完全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