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富江告诉记者中国肉类产业发展的状况已经成为中国公众和世界同行极为关切的问题。"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肉类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国肉类禽蛋产业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四点七占第一产业生产值百分之四十它的生产发展直接关系到‘三农’经济状况其食源性物质成为居民菜篮子中重要的骨干品种。二是中国肉类产量约占世界肉类总产量的百分之二十九居世界之首它的发展态势对世界肉类产业和结构及贸易经济的平稳性举足轻重。"
邓富江说目前中国的肉类产业发展处在产业的转型中正在不断调整商品产销的多与少和相应市场价格的高与低。就产业整体发展看应是相对平稳即产销量增长价格持续低迷效益比下降贸易逆差增大。
他为记者列举了这样几个数字:二00八年中国肉类出口总量七十四点二万吨比上年下降百分之二十点八;肉类进口总量一百八十四万吨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六。总的来看进口连续两年大于出口进口总量净增一百零九点八万吨。在肉类出口中猪,牛,羊,禽肉普遍减少;在进口中猪肉成倍增加。这一格局是历史性的新纪录。
他解释说中国肉类进出口贸易逆差的出现一方面是中国原有的产品价格优势在弱化同时要积极应对食品安全的高门槛和国际金融危机外部需求减弱的影响另一方面要面对国内经济稳定和积极扩大内需的挑战所以呈现了两年来出口持续减少进口快速增加。
邓富江表示肉类食品是一个长链产业是一个连链型工程正处在由量向质的转型中目前肉类产业发展主要需要解决产与销,供与求的矛盾。由于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区域资源不平衡尤其是在新兴市场经济下产业结构差异大市场建设不完善信息阻隔不对称所以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在宏观上给予多方面的大力扶持包括经济的,技术的,信息的政策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