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猪及猪肉 » 正文

生猪产业四川探路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8-04  
     幽幽的果园和菜地环绕,一座座青瓦白墙的农舍掩映其间。7月6日,当记者踏入简阳市坛罐乡南堰村这个恬静的村落时,钟子敏正在自己的猪圈里喂饲料。“今年的母猪已经卖掉了65头,现在还有28头,至少还能再赚6000元。”指着圈内争相吃食的猪儿,钟子敏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我国猪肉价格持续走低,各地很多的养猪户都受到了影响,但是这位南堰村猪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却一点也不发愁:“我们合作社的母猪全部卖给了川娇,早就定好了每斤4.8元的价格,今年农户一头猪赚100元没问题。”

    自从2007年7月成立猪业合作社以来,南堰村养猪农户就一直与川娇这家当地的龙头加工企业紧密合作,仔猪、饲料、毛猪价格的“三定”让南堰村农户有了可靠的增收保障。

    六方合作+保险

    钟子敏与川娇公司、农行的合作方式在四川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六方合作+保险。发源于资阳的这种新型合作方式目前正在四川全省内推广,并催生了四川生猪的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养殖,在全国生猪市场打响了资阳品牌。

    “六方合作的核心就是解决金融支农的问题。”资阳市委农办副主任黄泽指出,之前因为农户养猪的风险太大,金融机构无法进入,而现在银行的信贷资金已在资阳市生猪产业的发展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四川是传统的养猪大省,自古以来就有川猪安天下的美誉。但是原来传统的小户散养方式,对疫病风险的防控能力较弱,尤其是近年来的蓝耳病、猪流感对四川生猪产业冲击较大。“要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必须发展规模化养殖。”经过多年的经验教训,这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农户和企业的共识。

    “六方合作机制就是围绕银行信贷和担保公司的担保展开的”,谈起引以为豪的新型机制,黄泽打开了话匣子,金融机构在担保公司的担保下向饲料企业、专合社、肉食品加工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饲料企业向专合社农户直接赊销、配送饲料;农户按规定标准饲养生猪,以订单方式交售给肉食品加工企业,保险企业全程参与六方的合作,帮助防范和化解风险……

    新的模式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引导着源源不断的信贷资金流入了生猪产业。农行资阳市分行副行长付永强告诉记者,六方合作机制的探索适逢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行,在政府的推动下,资阳市生猪养殖专合社如雨后春笋般涌出,这为银行信贷资金的涌入提供了新的载体,也催生了针对六方合作模式的专门信贷品种。“我们出台了专门的专业合作社贷款管理办法,组建了由29名客户经理组成的专门队伍,截至目前对猪业专合社贷款190户,余额达到5.6亿元。”

    如此,第一个吃螃蟹的资阳在全国抢先迈出了一步,整个产业组织化水平空前提高。“原来分散的散养户锐减,逐步整合、联合,现在的规模化养殖已达到50%。”黄泽的语气中透着一股自豪,目前资阳市全市已有853个猪业专合社,适度规模养殖户5.5万户,各金融机构已为其中的230个专合社融资了近7亿元,支持资阳常年存栏生猪280万头,年产值能达到50.4亿元。

    龙头效应:金融的推力

    在六方合作机制里,处于产业链最末端的加工龙头企业起着总枢纽的作用,金融机构扶持这些企业做大作强这也是四川生猪产业发展的关键。

    五友农牧集团就是资阳知名的一家加工龙头企业,自从2006年进入养殖业以来,已在全市55个乡镇办了100多个二原扩繁厂,帮助农户成立了40多个猪业合作社,带动8000户农户走上了致富路。“我们的一个扩繁厂能吸引当地劳动力2至6人,其中有很多是打工回家的。”五友旗下种蓄公司副总经理晋华勇告诉记者。

    从2007年开始,一向财大气粗从不借款的五友从农发行、农行先后贷了8000万元用于养殖场、扩繁场建设。“当时饲料销售回款几乎停滞了,银行的贷款就像是救命的稻草。”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晋华勇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针对全省生猪产业集约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农行四川分行选择了五友、新希望、四海、高金等省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有效发挥其对整个生猪产业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迄今该行累计发放了生猪产业贷款25亿元,支持生猪养殖、收购、加工企业近千户。“一头猪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背后都有农行支持的身影”。

    不仅仅是农行,农发行四川省分行目前也向50多户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养殖企业发放了贷款,涉及生猪产业链中饲料、养殖到运输、屠宰各个环节。

    银行资金的持续注入带来了企业发展的宝贵血液,四海、五友等大型加工龙头企业越做越强,推动生猪产业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看着农户的效益提高了,许多农户主动要求加入我们创设的专合社。”晋华勇表示。

    成长的烦恼

    “资阳市生猪产业化发展的模式是被市场逼出来的”,对于这几年走过的坎坷路,资阳市畜牧局畜牧师康兆文的概括极为精炼,“可以说2003年到2005年是数量型增长时期,2005年到现在是提质转型期。”

    为帮助世世代代养猪的资阳农户增收,资阳市2003年就提出规模化养殖的畜牧业千万工程。此后两年,新老肉制品加工企业产能迅速提高,形成一大批生猪养殖场。但2005年的链球菌病给了迅速扩张的资阳生猪产业当头一棒。痛定思痛,要实现产业升级,资阳市2005年提出提质转型,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路子,六方合作+保险机制由此产生。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农业专业合作社这一新型组织的诞生,金融机构真正找到了支持农户脱贫致富的着力点。改变了以往只有农发行对生猪产业进行支持,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站在岸上观望的状况,农行、邮储银行等纷纷投身到四川生猪产业的蓝海中,农业贷款规模迅速扩大。

    “以前每家每户的情况调查比较困难,评估标准很难建立,但是成立专合社就不一样了,具有法人资格后,专合社农户的信息就从不透明的变成了透明的。”人民银行资阳中心支行行长李玉辉告诉记者。不过,尽管金融机构就此找到了支农平台,但对于专合社这一新生事物仍然心情复杂,存在着成长的烦恼。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