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有关海带养成生产的技术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7-31  
     (1)养成海区的选择

    作为养成海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底质:以平坦的泥底和泥沙底为好,较硬的沙底次之,稀软泥底最差。岩礁底质而可。前者打橛,后者下砣。

    水深:是根据采用苗绳长短和养育形式来确定。一般在冬季大干潮时水深5米以上的海区,均可发展筏式养殖。

    水流、风浪,较好的养殖区是流大、浪小。水深流大、风浪大的外海区,只要安全有保障,也是很好的养殖区。有上升流和冷水团的海区尤佳。

    透明度:养殖海区要有较好的透明度,才能促进海带的生长。对海区透明度的要求,关键是透明度的相对稳定。

    营养盐:养殖海区要有较好的营养盐含量,一般要求含氮量在100mg/m3以上。

    污水情况: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工农业生产污水。养殖海区应避开受污染海区。

    (2)养殖筏架的结构与设置

    养殖筏架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式筏架(又称大单架)和双式筏架(又称大双架)。单式筏架较为优越,是我国目前海带养殖的主要类型。

    单式筏架结构:主要由浮绠、橛缆、橛子(或石砣)、浮子、吊绳等组成。

    浮绠:通过浮子浮力漂浮于海面,苗绳悬挂其上。其长度为筏身长,约50-60米。其材料为植物纤维或化学纤维绳。

    橛缆和橛子(或石砣):用于固定筏身,橛缆一头与浮绠相连,另一头系在海底橛子上。缆绳材料选用与浮绠相同材料。橛子有木橛和竹橛。石砣可用石材制成,也可用钢筋水泥构件。

    浮子:为缆绳提供浮力,种类有毛竹筒、玻璃球、塑料球及聚乙烯泡沫等。

    海区布局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要考虑通流、安全、操作方便。划定排次,组成区间,一般30-40台筏子为一个排次(一个区),区间距以30-40米为宜,筏间距(平等)以6-8米为宜。

    设筏方向要考虑风、流的关系和海带受光状况。分顺流下筏和横流下筏两大类。

    养成工艺流程

    养成海区的选择→养殖筏架的布局→海带苗的出库运输→海带幼苗的暂养(垂挂式、平挂式)→拆苗帘→调节水层→施肥→洗刷与安全→分苗前的准备(苗绳的准备、吊绳的准备、坠石、分苗工具的准备)→分苗{分苗时间(10月底至于11月上旬)、分苗标准(10厘米)、剔苗、运苗、夹苗、挂苗}→养成方式(平养、垂养、垂平轮养、一条龙养育、贝藻间养)→养成管理(合理寄养、调节光照、施肥、切尖、其它管理)→收获。

    施肥

    在含氮量低的海区养殖海带,需要施肥才能生产商品海带。海水中施肥的特点是海带吸收少,流失量大,肥效低。根据这种特点,目前比较普遍采用的方法有喷肥、泼肥和挂袋。以施氮肥为主,适量补充磷肥。施肥量依不同季节而有差异。近几年由于海区呈富营养化现象比较明显,故海带养殖多不需施肥。

    病害防治

    海带养成期间的主要病害有:绿烂、白烂、点状白烂、泡烂、卷曲、柄粗叶卷病和黄白边等。对生产危害大的病害,在自然肥区主要是绿烂,在外海贫区是白烂、点状白烂和黄白边。

    绿烂病:通常是从藻体梢部边缘变绿、变软,或出现绿色斑点,而后腐烂蔓延,严重时会使整棵海带烂掉。防治改善光照,疏通水流。

    白烂病:常见病,发生在叶片的尖端,然后向叶缘、中带部和基部发展。防治方法:降低水层,追施肥料,切尖和洗刷等。

    点状白烂病:常见病,突发病,发展速度很快,3-5天内就能使海带烂得很严重,对生产危害大。

    防治方法:降低放养密度,及时切尖,向水深流大的外区疏散,控制养育水层,提早分苗,适时倒置。

    泡烂病,在叶片上出现许多水泡,水泡破烈后,叶片上沉淀一些浮泥而变绿腐烂成许多孔洞。其防治方法是在雨季或大雨之前,可将苗绳下降水层,以防淡水浸害。

    卷曲病:发生在生长部周围,病状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向光面的叶缘向中带部卷曲扭转,另一种是生长点出现"卡腰"现象。其防治措施为改善受光条件,避免强光照射。

    柄粗叶卷病:典型症状为基部粗肿,根部萎缩,根系分枝少,形似鸡爪,叶呈多种类型的卷曲,严重的形似花絮状,俗称灯笼海带。防治方法合理改进养殖方法,避免养殖水层过深,养殖密度过大,施肥管理过差的倾向。实行加大筏距、区距、绳距、苗距等四个加大的措施。

    黄白边及其它病敌害:海区边梢发黄发白而影响海带的质量。适量施肥和调节光照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其它的敌害有:附着生物的附着及弄潮等。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