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克利斯之剑
反倾销,这柄悬在中国罗非鱼产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让业内人士提心吊胆。发端于2003年年末的对虾反倾销调查,便给罗非鱼敲响了一记警钟。
在对虾反倾销案初裁结果公布之前的2004年6月份,广东虾产品出口出现恐慌性下跌,比上月急跌91.6%,其中冻虾仁和鲜冻对虾出口分别大幅下跌了70.9%和95.1%。由此可见,反倾销对于相关行业来说可谓灭顶之灾。有鉴于此,在2004年,广东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秘书长邓家焯发出警告,称罗非鱼产业发展过快,有些企业为争订单打价格战,可能重蹈对虾覆辙。时隔两年,2006年汕头海关根据近些年广东罗非鱼出口迅猛增加并高度集中于美国的情况,再次发出可能遭致反倾销调查的警报。
然而,时光流逝,时至今日,罗非鱼反倾销仍然没有出现,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否可以摘除,罗非鱼产业是否高枕无忧了?在“罗非鱼危机与产业整合”研讨会上,有关官员和专家对此都保持深切的担忧。
“虽然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但我们要提醒企业注意这个事情。”在回答南方农村报记者提问时,广东省对外经贸合作厅龙处长表示,目前中国罗非鱼价格比较低,而且一些厂家还处于亏损状态,这样发展下去,“会引起比较大的问题。”
“我们要时刻警惕。”中国水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弘也慎重告诫与会各方。
未雨绸缪,先练内功
那么,倘若无法避免,罗非鱼反倾销将会在何时,以及何种方式出现?会与人士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在2003年对虾反倾销风波中,提请进行反倾销调查的是美国的南方虾业联盟,而跟对虾不同,美国几乎没有罗非鱼产业,因此,反倾销的动机在哪儿?蔡春林教授把目光投向了其他国家。蔡春林教授展示的这幅美国罗非鱼进口额趋势图,清楚地显示了中国罗非鱼出口在美国市场的优势越来越大,对其他出口罗非鱼国家造成了压力。2003年以来,中国占据了美国罗非鱼市场进口量和进口额第一的宝座,并在随后的几年将优势拉大。例如,2003年,中国出口美国罗非鱼金额为8450万美元,高于第二名的厄瓜多尔2741万美元,这个数字在2005年扩大到1.02亿美元,在2008年更扩大为3.8亿美元。对其他国家诸如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也是如此。即使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2009年前两个月,向美国出口罗非鱼的7个主要国家,出口量均有所减少,美国总进口量同比下降8%。但中国向美国出口罗非鱼的总量只下降6%。
“显然,这已经威胁了其他中南美国家、东南亚国家的利益。”蔡教授分析,例如洪都拉斯等中南美国家、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正是未来中国可能遭遇反倾销“冷箭”发射地,这些国家可能会开始做工作。
中国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来好在2007年去了一趟美国,他很奇怪,为什么中国大多数水产品都受到美国的反倾销调查,而唯独罗非鱼没有。在接下来的探访中,他发现,之所以美国还不动罗非鱼,是因为时机未到。“因为美国还需要中国出口罗非鱼,没有什么国家可以替代我国,去年雪灾,美国怕得要命。”李表示,“目前来看问题还不大,但等到替代国出现了,美国就敢动了。”对于李的观点,杨弘也表示赞同。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可能会有更多的国家同台竞技,那么,中国罗非鱼产业面临反倾销的风险也逐步加大。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常务副会长苏维平分析,雪灾之后,国际上许多国家为填补中国罗非鱼出口的空白,大力发展罗非鱼,而我国在灾后也迅速恢复了产能。而蔡教授指出,越南渔业部计划到2010年是的本国罗非鱼产量达到20万吨,在欧洲,有投资集团计划投资1500万欧元在欧洲建立最大的罗非鱼室内养殖场。
与会代表认为,面对可能存在的反倾销风险,罗非鱼行业一定要保持警惕,并练好内功,加强行业自律,减少恶性竞争尤其是抢订单乱报价的行为,否则的话,“大家一起玩完。”一个罗非鱼加工厂的人士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