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对虾养殖业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400多年前南方沿海就开始建造鱼塭养殖鱼、虾、蟹,其原理是利用潮汐的涨退,纳入天然种苗,鱼、虾、蟹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完全依赖于天然饵料,属于天然生态系的养殖方式,养殖产量很低,养殖成本也很低,这种养殖方式一直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初。
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兴起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随着对虾工厂化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对虾苗种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为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促使我国对虾养殖进入大发展时期。当时北方地区的养殖品种是中国对虾;南方地区的养殖品种在1985年以前以墨吉对虾和长毛对虾为主,兼养部分中国对虾和斑节对虾,1985年以后,随着国内斑节对虾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则开始改养斑节对虾。
在我国对虾养殖的初始阶段,池塘粗养是主要的养殖模式,单产水平较低,亩产在几十斤至二百斤不等。随着国内对虾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池塘建造标准的提高,养殖密度逐渐增加,养殖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对虾养殖模式逐渐从粗养方式转变为半精养方式,单产水平提高到200-500斤/亩。1992年全国对虾养殖面积达到200万亩,对虾养殖年产量约20万吨,一跃成为世界的对虾养殖大国。
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对虾养殖面积的迅速扩大,精养程度的不断提高,对虾养殖业的无序发展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开始显露出来,导致沿岸水域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对虾病害频繁发生。1993年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病在全国范围内呈暴发性流行,感染率高,病情发展快,使对虾养殖业蒙受巨大的损失,全国对虾养殖年产量曾一度下滑到4万吨左右。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对虾暴发性病害流行之前,新建的虾池基本都集中在河口或沿岸内湾潮间带,依靠潮差进行纳排水养虾。由于养虾面积迅速扩大,虾池建造过于集中,有的地区每公里海岸线建有数千亩虾池,一些内湾沿岸建有数万亩虾池,传统的大排大灌的对虾养殖模式导致近海环境和内湾水域富营养化,水域环境条件恶化,加速了疾病的传播蔓延。
1995年广东海洋大学率先引进泰国高位池对虾养殖技术,在广东、海南等地的开敞性海区沿岸,用水泥或地膜防渗护坡的方法在潮上带建造高标准的对虾精养池塘养殖斑节对虾,这种池塘俗称高位池。由于外海水源水质好,池塘建设标准高,养殖技术管理规范,加上配备机械化提水设施和增氧设备,单产水平达到700-1500斤/亩,获得很好的养殖效果,这种做法在广东、海南等地被迅速竞相仿效。由于高位池的进水不受潮汐的限制,可免受风暴潮的袭击,沿岸的荒山坡地成为建造高位池的理想地方,为对虾养殖面积的扩大提供了很多空间,开始拉开了我国对虾精养的序幕,使我国对虾养殖业走出低谷并进入了一个新的、迅速发展阶段。特别是1998年凡纳滨对虾和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技术的引进,实现了凡纳滨对虾苗种的规模化生产,有力推动了南方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业的发展。随着凡纳滨对虾育苗技术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养殖产量逐步提高,单产水平达到1200-2500斤/亩,最高可达4500斤/亩。2006年全国对虾养殖产量上升到100万吨左右,而且近几年的对虾养殖产量一直保持在110万吨左右,我国对虾养殖业跃上一个新的历史台阶。
我国对虾养殖模式的变化与发展
因为不同种类的对虾有着不同的生态习性,不同养殖地区的环境条件也有很大差异,所以对虾的养殖模式或养殖方式多种多样。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养殖品种、养殖环境条件、养殖资源以及限制养殖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也在逐渐变化,所以养殖模式也在不断改进和更新。养殖模式改变的最终目的是利用现有的养殖资源和条件以获得对虾养殖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通常我们根据池塘条件、饵料来源、养殖密度、机械化程度以及人类对养殖环境的控制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将对虾养殖划分为分粗养、半精养和精养三种养殖方式。
(1)粗养方式
粗养实质上是一种天然生态系的养殖方式,对虾放养密度通常为10000尾/亩左右,对虾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是依靠天然饵料,养殖中、后期,在对虾饵料不足时才投喂少量的人工饵料。粗养方式的池塘面积较大,面积从几十亩到几百亩,主要依靠潮差的纳排水实现养殖水质的调控,养殖亩产通常只有几十斤到一百多斤。虽然这种养殖方式的单产较低,但养殖成本投入少,对虾密度低,水质稳定,病害很少发生。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北方的港湾养殖和南方的鱼塭养殖多属于粗养方式。
(2)半精养方式
半精养是我国对虾养殖发展阶段的主要养殖方式。1985-1992年是我国对虾养殖业快速发展的阶段,由于对虾捕捞产量逐年下降,国家对发展对虾养殖业更为重视,从政策到资金都给予大力的支持,利用沿岸内湾和河口区域的潮间带滩涂修建虾池,池塘面积从几亩到数十亩,多为长方形或长条形池子,虾池两端分别设有进水闸和排水闸,池内设中央沟或环沟,依靠潮差纳排水养殖对虾。这种养殖方式通过人工投放苗和投喂人工饵料养殖对虾,但池塘建设标准较低,并缺少机械化提水设备和增氧设备,人为对养殖环境调控的程度较低,对虾放养密一般在15000-30000尾/亩,单造亩产100-400斤不等。
随着沿海地区对虾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精养化程度的提高,这种养殖方式存在的弊端开始慢慢显露出来,由于某些区域建造的虾池过于密集,大量的养殖废水排放导致沿岸水域发生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大排大灌的水质调控方式也促使了养殖病害的传播蔓延,从1992年下半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发生暴发性病害的传播蔓延,全国对虾养殖产量急剧下滑,从1991年的20万吨下降到1993年的3.8万吨。
面对残酷的现实,为了让我国对虾养殖业能持续发展下去,广大水产科技人员和养殖界人士不断总结经验和吸收教训,根据当地的水产资源分布情况和养殖环境条件,探索出不同的对虾养殖模式。总结这些不同的养殖模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池塘中建立一个科学而合理的生物群落,通过不同营养级养殖生物的搭配混养,促进池塘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通,对池塘内丰富的无机营养盐、溶解性有机物、悬浮有机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予以充分利用,强化池塘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缩短池塘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周期,从而达到减少养殖废水排放、提高虾池物质和能量的利用效率的效果,在改善池塘生态条件的基础上,提高池塘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由于对虾养殖池塘所处的地理位置、水的理化性状及底质的特性相差甚远,各地对虾混养的模式也有很大差异。通常与对虾混养的种类可大体分为鱼类、贝类、蟹类及大型藻类。不是随意将几种生物与对虾混养都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混养品种的搭配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混养的品种与对虾不会发生双向或单向捕食;第二,混养品种与对虾在饵料方面无明显的冲突或竞争;第三,混养品种与对虾的生态位不相互重叠,在空间地盘上没有明显的冲突;第四,混养品种的生态习性与当地池塘的生态环境条件吻合;第五,混养的品种生长快,当年可达到商品规格,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①虾、鱼混养模式 适合与对虾混养的鱼类主要是滤食性、杂食性鱼类和捕食小型底栖动物的小型肉食性鱼类。在低盐度水的池塘(≤5),凡纳滨对虾可与大规格的鲢、鳙鱼种混养。大连水产学院(2003)在低盐水体开展凡纳滨对虾与鲢、鳙鱼的混养试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鲢鳙鱼滤食浮游生物和悬浮有机物,加快水体的物质循环,对调节养殖水体透明度、保持浮游生物和水质的稳定有很好的作用。在中盐度水的池塘,凡纳滨对虾可与遮目鱼、鲻鱼混养。遮目鱼和鲻鱼的盐度适应范围广,食性杂,生长快,在人工养殖的池塘中,主要摄食底栖硅藻、有机碎屑、桡足类、端足类及瓣鳃类的幼虫,可起到清理池底的作用,避免大量有机物在池底积聚,从而为对虾的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底栖环境。海南大学(2003)利用内湾沿岸的低位虾池开展凡纳滨对虾与遮目鱼和鲻鱼的混养试验,与单养凡纳滨对虾的对照池相比,对虾生长较快,成活率提高15%,并获得较好的综合养殖效益。在盐度较高的池塘,对虾可与鲷科鱼类混养,如真鲷和黑鲷均属名贵鱼类,食性较杂,主要吃底栖甲壳类、软体动物和小鱼、小虾等。虽然真鲷和黑鲷为肉食性鱼类,但体型较小,如果对虾较大,当年的鱼是很难捕食对虾的,主要捕食池塘中与对虾争夺饵料的小杂鱼、小杂虾或人工饵料,只要混养的数量适当,对养虾有利,混养数量以每亩数十尾为宜。
②虾、贝混养模式 在对虾养殖生产中后期,池塘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悬浮有机物将逐渐增多。双壳贝类多为滤食性,可大量滤食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悬浮有机物,既可净化养殖水质和底质,又可加速池塘物质循环,有利于维持浮游植物的旺盛生长,是最理想的混养对象。缢蛏、杂色蛤仔和菲律宾蛤仔均为广温、广盐性的滤食性双壳贝类,对盐度和温度的适应范围广,喜欢栖息在软泥或泥沙底质,生长快且经济价值较高,是与对虾混养的理想品种。目前,虾、贝混养仍然是浙江、福建等地的主要养殖模式。虾、贝混养是一种池塘立体养殖模式,既可充分利用池塘不同的养殖空间,又可充分利用池塘的饵料资源,改善池塘水质和底质,虾、贝互利共赢,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特别适合在水源水质较差、池塘建设标准较低的沿海地区推广。
虾、贝混养既有大量的成功例子,也有不少的失败教训,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建立可参照的统一养殖技术标准。虾、贝混养的技术关键是要因地制宜,根据池塘生态环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混养贝类品种,确定合适的对虾养殖密度,既要考虑到养殖产量,又要兼顾到养殖环境的可控性,同时满足对虾和贝类生长所需的基本生态条件。以往失败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对虾养殖密度过大,养殖中、后期池塘水质过浓,使得底部贝类的缺氧,或者是养殖水质恶化,导致对虾发生细菌性疾病,又不能进行水体消毒,因为大多数的贝类对含氯消毒剂十分敏感,顾此而失彼。
③虾、蟹混养模式 目前我国用于与对虾混养的蟹类主要是锯缘青蟹和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口以南各省的沿海地区,生活栖息在河口和内湾的潮间带。锯缘青蟹个体大,生长快,肉质鲜美,市场售价高且稳定,是我国南方沿海池塘养殖的优良品种。锯缘青蟹属广盐、广温性动物,最适盐度13-26度,适温范围15-30℃。锯缘青蟹以肉食性为主,主要摄食双壳类、腹足类、小型甲壳类及小鱼等。锯缘青蟹与凡纳滨对虾混养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较为普遍。锯缘青蟹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对虾强,对池塘条件和水质条件要求不像对虾要求那样高,相对对虾而言,锯缘青蟹更为适合在水源水质较差、池塘建设标准较低的沿海地区推广养殖。考虑到锯缘青蟹的食性,目前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对虾与青蟹的混养中,多以青蟹为主养品种,辅养凡纳滨对虾,在池塘底部设置竹筒、塑料管、陶管、旧网片等作为虾、蟹脱壳时的隐蔽场所,并在池塘四周用石棉瓦或油墨毡构筑高约50cm的矮墙防止蟹的逃逸。以海南万宁市港北镇的虾、蟹混养为例,因为内湾的水源水质较差,以往单养凡纳滨对虾的发病率很高,后来当地群众改为虾、蟹混养,养殖成功率得到大幅度提高。通常每亩放养人工培育的Ⅴ期幼蟹800-1000只,虾苗10000-20000尾。投喂的饲料主要是青蟹的饵料,如下杂鱼、低值贝类和虾蟹混养人工配合饲料,经过4-5个月的养殖即可达到200-300克的商品蟹规格,成活率在45-70%,亩产250-300斤;对虾平均体重可达到20-25克,亩产100-200斤。
梭子蟹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蟹类,喜食小鱼虾,特别是小型贝类,在人工养殖的池塘中,也摄食池底的有机碎屑和人工配合饵料。梭子蟹具有广盐、广温性,昼伏夜出,喜欢潜砂,但没有钻洞和上岸逃逸的习性。对虾与三疣梭子蟹混养模式在山东、辽宁、浙江等地采用较多,以养殖三疣梭子蟹为主,兼养凡纳滨对虾。以浙江宁海一带虾蟹混养模式为例,通常每亩放养Ⅰ期幼蟹5000-6000只,凡纳滨对虾虾苗15000-20000尾,投喂低值贝类、下杂鱼和虾蟹混养人工配合饲料。每年5月中旬放养虾苗和蟹苗,9月下旬先排水收获对虾,对虾养殖时间大约130-140天,对虾的收获规格15-20克,亩产约150-200斤。收虾后重新注水养殖梭子蟹,到春节前后收获,蟹的规格为200-300克,亩产约200-300斤。由于虾、蟹混养综合效益较好,目前已成为浙江一带海水池塘养殖的主要模式。
虾、蟹混养在业内人士中有不同的看法,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蟹类为肉食性,养殖过程不免会残食部分对虾;二是蟹类可能成为对虾病原的传播者,一些对虾病毒可能会通过蟹苗带入养殖池塘而危害对虾。但经过多年养殖生产实践,蟹类多捕食一些弱小或病残的对虾,只要混养数量适当,对对虾的产量和成活率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蟹类食剩的残饵是对虾的适口饵料,虾、蟹混养可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另外,近年三疣梭子蟹和锯缘青蟹苗种的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已突破,人工培育的苗种可大大降低携带对虾病毒的风险,生产上也可以通过选择无特定病原的亲蟹进行繁育蟹苗,切断特定病原的传播。
④对虾-江蓠综合养殖模式 江蓠是制造琼脂的重要原料,也是工厂化养殖杂色鲍的良好饵料。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对温度、盐度的适应范围广,易养殖,产量高,市场需求量大,近三年新鲜江蓠的售价一直保持在0.2-0.5元/斤。养殖江蓠可获得一定经济效益,在广东、福建、海南养殖较多。
江蓠是一种大型海藻,其光合作用过程可大量吸收水中的无机氮、无机磷、二氧化碳及其它无机盐类,吸收氮肥以铵氮为最快、最多,有很好的水质净化效果;同时江蓠的光合作用有显著的增氧效果,在江蓠的生长旺季,每克新鲜藻体每小时光合作用可产生0.72毫克的氧,就是生长较慢的季节,也可产生0.3毫克的氧,养殖江蓠水体的溶解氧含量通常可以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中国海洋大学(2006)曾进行对虾、青蛤和江蓠三元混养的实验研究,认为江蓠在其中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大量吸收和利用水中的N、P等营养物质,释放氧气,不仅可改善养殖池塘的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各种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笔者近年在海南澄迈开展凡纳滨对虾-江蓠综合养殖的试验研究,现将其中一个典型范例的综合养殖的做法和效果简单介绍如下:对虾精养池塘2口,每口池塘面积3亩,设置中央底部排水系统,并配备桨叶式增氧机4台,凡纳滨对虾放养密度为6万尾/亩,全程投喂对虾人工配合饵料;江蓠养殖池塘2口,每口池塘面积6亩,养殖品种为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初始播种密度为500斤/亩,蓄水深度60-80厘米,仅利用对虾池排出的养殖废水作为肥料来源。生产期间将4口池塘分为2组,1口虾池与1口江蓠养殖池组成一个综合养殖系统,虾池注水的水源各来自同组的江蓠养殖池,养殖废水同样各自排入同组的江蓠养殖池。养殖期间根据虾池水体透明度的大小进行不定期、不定量的换水,对虾养殖周期大约为100天,收获规格为16-18克,亩产可达到1200-1500斤,饵料系数1.2-1.3;江蓠每20天收获一次,每次收获时留下约1/3作为种源继续养殖,大约每亩每次收获的江蓠可达800-1000斤。
凡纳滨对虾-江蓠综合养殖的生产管理较方便,可有效解决对虾-江蓠同池混养中江蓠影响对虾摄食和悬浮有机物大量粘附在江蓠表面而影响其生长的实际问题,利用江蓠养殖池作为对虾养殖的蓄水池和净化池,改善对虾养殖水源水质,同时将对虾养殖排出的废水作为江蓠养殖的肥料源,节省投入成本,既可获得较好经济效益,又可减轻养殖废水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对水产养殖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精养方式
精养是一种高密度养殖方式。我国对虾精养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工厂集约化养殖模式,2001年我国刚刚掀起凡纳滨对虾的养殖热潮,当时对虾售价高,养殖对虾的利润空间较大,广西北海市率先推广应用对虾工厂集约化养殖模式,在室内建造对虾养殖水池,采用高换水率、吸污和充气增氧等技术措施开展凡纳滨对虾的高密度分级轮养,放养密度400-500尾/m2,养殖周期100-120天,收获规格12.5-16.7克,单位产量通常可达到6-8斤/m2,最高可达10斤/m2。由于对虾养殖密度大,缺少水质净化处理设施,仅通过大换水和充气增氧来调控养殖水质,对虾养殖成本高达12-13元/斤。2002年下半年虾价回落到12-13元/斤后,这种养殖模式虽然产量很高,却无利可图,养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不理想,所以很快就被淘汰。
第二种就是目前广东、海南两省最为盛行的池塘精养模式,包括潮上带精养虾池(俗称高位池)和经过改造的高标准土质精养虾池。池塘精养模式的特点是池塘建造标准较高,池塘形状多为正方形或近正方形,池深2.5-3.0米,单池面积3-10亩不等,配套沙滤井提水工程或海水消毒净化处理系统,配套增氧设备,池塘设置中央底部排水系统。凡纳滨对虾的放养密度通常为6-8万尾/亩,通过培养浮游生物、换水、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等技术措施实现池塘水质和底质的综合调控。养殖周期通常为3-4个月,亩产一般达到1000-1500斤,高者可达2500斤以上。是当前对虾养殖产量最高、综合效益较好的养殖模式。
与其他养殖模式相比,精养池塘的建设标准和机械化程度较高,通过沙滤井提水工程或海水消毒净化处理系统,有效切断特定病原传播,运用现代生物水质净化处理技术,实现对池塘养殖环境的综合调控,大大提高了对虾养殖的成功率和养殖产量。经过近十年的实践和摸索,养殖设施不断得到完善,养殖技术和生产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池塘精养已逐渐成为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对虾养殖的主要模式,在我国对虾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池塘精养模式有许多优越性,但随着养殖生产年限的递增,池塘底部沙层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加上养殖生产过程大量未经处理的养殖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海区,使沿岸海域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增加了对虾健康养殖的难度,严重威胁到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对虾的池塘精养模式应该在目前现有养殖技术和生产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通过重点强化池塘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提高池塘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的利用效率,节能减排,提高对虾池塘精养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其思路和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通过培养水色、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和维持浮游动物的种群数量等技术措施,强化池塘水体自身的生物净化功能,实现对虾养殖的节能减排;第二,利用筛网过滤、泡沫分离等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有效去除养殖水体中过多的悬浮、溶解性有机物,减少养殖过程的换水量,实现养殖水体的循环利用;第三,加强精养池塘水体的混合对流,重点改善池塘底部的水质条件,通过底播经济动物,开展精养虾池的立体养殖,实现对虾养殖的增收减排。以上几方面的技术措施之间并不相互矛盾,如果几种方法措施在同一池塘同时实施,其效果应该更佳。上述内容仅是本人一些还不成熟的观点,是否有效可行,仍需业内人士在今后生产实践中去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