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奇迹诞生的轨迹,不得不提漆雕良仁和他一手打造的华山水产。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漆雕良仁就瞄准了小龙虾。那时,还是一家工厂供销科长的他,经常在江浙一带出差,眼见当地老板把小龙虾变成10多美元一袋的虾仁出口,“利润丰厚得让人无法不眼红。”回忆当时的情景,漆雕良仁还面露羡慕之色。
小龙虾,一个外来“入侵物种”,因其几近疯狂的繁育速度,吃尽湖中水生植物和小鱼小虾,改变生态系统原貌,而被称为水中“冷血杀手”。
1999年,市场出现真空包装熟食虾仁,漆雕良仁积累了一笔资金,他与人合伙在枝江市建厂,生产真空装虾仁。2001年,产业做大了的漆雕良仁回到老家潜江市熊口镇,注册成立华山水产公司,开始经营出口业务。随后,莱克水产等一批水产企业跟进,小龙虾产业迅速崛起,一条产业链悄然形成。从“入侵物种”到致富产业,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隐忧:小龙虾产业能蹦多远小龙虾产业兴旺的背后,隐忧也已显现。
支撑整个产业发展的基础是虾源,而基础的基础是苗种。目前的现状是,苗种供应严重不足,种质退化严重。小龙虾养殖主要靠稻田投放亲虾自然繁殖,“人放天养”条件下种虾交配、产卵、孵化以及幼虾的存活率等方面都受天气影响。另外,由于过度捕捞导致野生小龙虾种群修复能力十分低下,种质退化严重,抗病力下降,这不但影响小龙虾的人工养殖,而且使得成虾个头变小,严重影响产量。
早在去年8月,包括曹文宣、刘经南、朱英国3位院士在内的10位专家在给湖北省领导的一份建议中,就发出“苗种供应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省小龙虾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的警示。他们建议,尽快组织科研人员进行人工繁殖攻关,以期早日培育出新品种应用于生产。
杜予民教授也参与了上述建议的调研起草。他说,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产业发展才会有充足的虾源。否则,对产业链上游产业的影响将会立刻显现;对于刚刚起步的下游产业来说,则会迟滞发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