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从高峰跌入低谷,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2008年,全国生猪生产持续增长,随着数量的增长,生猪和猪肉的市场价格在2008年上半年就开始由高价位平缓地回落。而到了2008年9月,全国生猪市场的育肥猪和仔猪的价格都快速下跌,有的地区已经跌到成本以下。据监测,目前猪肉平均价格比去年2月份最高价下降35%以上,与粮食等其他农产品相比,猪肉下降时间最长、降幅最大。
记者从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了解到,由于黑龙江省生猪和猪肉制品60%销往省外,因此,生猪和猪肉制品的价格取决于全国市场的价格变化和引导。2008年4月以前黑龙江省生猪和仔猪价格在每公斤16元和40元以上。5月份开始平缓下降,到9月份降到每公斤生猪12.60元,仔猪30元。进入2008年10月,生猪价格下跌到每公斤10.60元,仔猪16元。接近每公斤10元的盈亏平衡点。
今年以来,黑龙江省生猪产业更是出现明显波动,生猪价格大幅下跌,进入3月以来下降明显。目前市场活猪价格平均为9.24元/公斤,同比下降42.6%;仔猪价格18.08元 /公斤,同比下降62%。目前生猪养殖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其中饲养一头自繁自育肥猪已接近盈亏平衡点,基本没有利润空间,而外购仔猪就会亏损。
鹤岗市向阳区红旗林场养殖户赵志刚告诉记者,他从2007年春天开始养猪,现在母猪存栏70头。在2008年初市场形势最好的时候,生猪价格已达到 8.6元/公斤,一头育肥猪能赚800多元钱。现在价格整整下降了一半,已跌到4.3元/公斤,而且养一头猪不但不赚钱,还要赔50~100元。
有专家认为,经过1985年的生猪流通和价格体制改革,我国生猪生产和流通完全实现市场化,市场机制在生猪产销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但由于生猪市场体系不健全,造成了多次明显的猪肉价格波动,其中1988年、1994年和2007年为3次大波动。目前,似乎第4次波动已经开始。
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德胜分析说,生猪价格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是市场供需形势的变化。2007年上半年,全国生猪供应紧张,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为了增加市场供给量,控制飞速上涨的猪肉价格,各级政府出台能繁母猪补贴、奖励生猪调出大县、生猪政策性保险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在市场价格拉动力和政府政策推动力的作用下,养猪户热情高涨。
在2007年下半年猪肉价格疯涨的时候,“养猪”也成为最热门的话题,各地市场种猪走俏,有的地方甚至“有价无猪”。一些诸如房地产商等投资者,踊跃加入养猪大军,一些小养殖户则纷纷扩大养殖规模。加之黑龙江省疫情控制得当,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也增加了生猪的出栏率。这样到了2008年下半年,一轮生猪繁殖育肥周期完成,大批育肥猪集中上市。生猪生产得到快速恢复,猪肉市场供应充足。
据统计,截至2008年末,全国20个生猪主产省区能繁母猪存栏已连续12个月同比增幅超过18%,存栏量增长26%,明显超过了农业部要求保持市场平衡的母猪数量。目前一些生猪主产省区出现生猪供大于求的局面,产能明显过剩。
一方面市场上猪肉供应量增加了,另一方面,猪肉消费量却减少了。受国际大环境影响,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停产、减产较多,大量农民工返乡,使大中城市猪肉需求量缩水。由于消费不畅,近期黑龙江省生猪出省量有所减少。据统计,2009年一季度黑龙江省生猪出省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6%,目前从事生猪贩运活动的经纪人 4758人,比去年同期下降19%。
一窝蜂养猪的结果是生猪产业过热,而这种热潮消退之后,生猪生产的问题逐渐显现。由于无计划的养殖,单纯靠市场来调节,当生猪养殖达到一个高峰后难免导致价格回落。而生猪价格不断下降,养殖效益持续下滑,使生猪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随之消减,加之担心生猪价格继续下降,养殖户等待、观望的心理比较严重,有的养殖户开始不养或少养,因此造成了仔猪滞销,出现了一些空栏户。
据双城市畜牧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双城市的养猪户中,自繁自养的还能勉强保本,那些外购仔猪的已开始微亏,亏损面大约在50%左右。因为赔钱,一些坚持不住的养猪户纷纷出去打工,这使空栏率接近10%。
业内人士预测,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将明显增加,二季度后生猪价格还会继续走低。当生猪价格跌过成本线后,可能会导致不少养猪户开始宰杀和淘汰母猪,这样势必会严重挫伤发展生猪生产的积极性,致使生猪的存栏数再次减少,造成新一轮的生猪供应紧张和猪肉价格的再度攀升,并很可能以此为导火索,引发农产品包括粮、油、蛋、菜等价格的连锁上扬,这无论对养猪户还是消费者都是十分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