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散养奶牛造成奶源失控,收奶站更是乳品企业的管理断点,但“只摘果子不种树”,只顾抢奶源、抢市场的畸形发展模式才是导致中国奶业遭遇危机的根源所在。
6月3日,由福建省奶业协会主办的中国奶协会第二届高峰论坛开幕。原本只是一场区域性的行业会议,却吸引来10家知名奶协、知名奶业专家及北京、南京、广东等地鲜奶企业参与。
据专家分析,三鹿事件虽已结束,但它给中国奶业带来的严重危机,却至今仍未消退。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严重挫伤了消费信心,损害了行业和国家的形象。据调查,三鹿事件后,国内消费者信心严重受挫,国产各类奶制品消费者停止或减少购买的占四到六成,民族品牌信誉受到伤害。
二是乳品企业产品积压,资金周转不开。
三是奶牛主产区普遍出现倒奶现象,养牛效益下降。由于卖奶难,原料奶收购价格下降,绝大部分散养户亏损,许多地方养殖场(户)出现了卖牛杀牛的现象。
但随着国家陆续出台《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食品安全法》等一系列法规、政策,整顿收奶站和加工企业。各主要乳品企业大力整改,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加强产品品质控制,在新的抽检中表现合格,消费者信心渐渐恢复。
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几个月,全国规模以上乳品企业乳制品产量已恢复同比正增长。
“如果都把原因归结到奶站甚至奶农身上,我认为是打错了人。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抢奶源、抢市场这种传统而又畸形的产业发展模式!”陕西奶协秘书长王伟民在论坛上开诚布公。
据专家介绍:过去,我国乳业一直是小农经济模式,三鹿集团更是推出“奶牛下乡,牛奶进城”的产业模式,将奶牛分解到农户散养,这一模式由于在宣传上一味强调可以带动农民致富,而被大力推广。然而这种缺乏现代管理基础的散养方式,一开始便埋下了巨大隐患。
专家解释说:由于牛奶是高蛋白的天然营养物质,散户的饲养环境、挤奶环境、挤奶方法、储存设备、运输方式都难以保证牛奶的质量。
在这一进程中,为了方便向散户收奶,各地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收奶站,就是从散户手里收奶再转卖给企业。对于乳品企业来说,上游原料奶资源管理处于盲区,而收奶站更是管理的断点。据统计,当时国内主要乳品销售企业的70%—80%原料奶产自分散的农户。据王伟民说,事件前,各乳品企业对奶源需求旺盛,奶价从每公斤2元多一路上涨,在陕西奶源市场上便屡屡上演争抢奶源大战。
“一头奶牛需要养育两年半才能产奶,而一些企业以每年百倍的速度扩张,他们那么多的牛奶从哪里来?”于是乳业巨头为了迅速扩张抢占市场,将本该投入奶源基地建设的资金,全部用于全国各地疯抢奶源。奶源不足时便什么奶都收,于是便有了人为加入三聚氰胺,而这也正是“毒奶”的真正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