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反刍动物 » 正文

内蒙古乳业:阴霾渐散 曙光初现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6-05  
     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曝光。一度,消费者愤怒、乳品滞销、乳企巨亏、奶农受损;随即而来的金融风暴,使乳业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当时众多业内人士预言:乳业恢复“元气”至少需要两年。然而,刚刚过去半年多,内蒙古乳业就强势复苏,令业界喜出望外。

    伊利集团2009年第一季度季报显示: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25%,达到50.99亿元;净利润同比大增103.59%,达到1.13亿元。伊利各大产品的销售增幅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高端奶销量增速快于行业10.4%,功能纯牛奶销量增速快于行业25.8%,婴幼儿奶粉同比增长高达113%。

    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认为:一季度销量回升和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新产品陆续投入市场和高端乳品的竞争力日益增强。自2007年起,伊利就进行产品结构的战略升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目前已占伊利销售总额的40%以上,趋近发达国家乳业巨头的业务结构,成为乳品销售新的增长点。

    蒙牛集团亦有不俗的表现:一季度产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已恢复90%以上,原奶收购量每月都不断增长,目前已恢复90%以上,呈现出良好的复苏态势。

    据蒙牛集团副总裁姚海波介绍:蒙牛斥资12亿元建成的高科技乳品研究院已成为蒙牛快速、持续成长的重要推动力。蒙牛注重走产品差异化道路、注重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目前,蒙牛的产品包括液态奶、冰淇淋、酸奶、奶粉、奶酪等5大类400多个品种,可满足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对乳产品的需求。特仑苏、真果粒及缔芝特奶酪等都非常受消费者欢迎。

    蒙牛、伊利两大乳业巨头去年销售收入占全区乳制品总销售额的90%以上;“两巨头”迎来“暖春”,足以代表内蒙古乳业正强势复苏。

    另据畜牧部门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区奶牛存栏达到316.6万头,牛奶产量186万吨,同比分别减少10.19%和9.63%。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厅长陶克称,奶牛存栏减少主要是奶农淘汰了病牛和低产牛,并没有出现大量杀牛和卖牛现象;适度淘汰低产奶牛,借机调整牛群结构,有利于奶牛养殖业提质增效。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