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全球罗非鱼产量将突破300万吨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5-21  
     日前在美国西雅图举办的美洲水产养殖会议上,专家预估由于罗非鱼的需求持续增加,全球罗非鱼产量应会在2010年达到300万公吨。

    2008年的全球罗非鱼产量数字尚未出炉,但不会与2007年的260万公吨差距太大。来自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及美国罗非鱼协会(American Tilapia Association)的Kevin Fitzsimmons表示,2009年全球罗非鱼产量会增加,且应会突破300万公吨。2008年全球罗非鱼产量成长力道不如过去几年,主因中国寒害造成大量鱼只死亡。但中国已重新振作,另东南亚也增加许多新的养殖场。因此,全球罗非鱼产量可望在2010年年底达到300万公吨。

    最新的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显示,2005年全球罗非鱼产值为2亿5,000万美元。Fitzsimmons认为到2010年,罗非鱼养殖业会成为5亿美元产业。

    尽管发生在2008年初的异常寒害使中国的罗非鱼生产受阻,中国与亚洲其它国家仍是罗非鱼的主要生产国,合计占全球罗非鱼产量的75%。非洲(主要为埃及和奈及利亚)及中南美洲则为其它主要养殖区。

    过去这几年来,美国对罗非鱼的需求持续增加,平均每人年消费量从2000年的0.3磅增至2007年的1.14磅,也使罗非鱼成为美国人最常食用的水产品第5名。Fitzsimmons表示,在美国零售市场上,罗非鱼是仅次于鲑鱼的第2大鱼类,估计2008年的销售数量为45万3,230公吨(活体重),销售金额达7亿8,450万美元,其中只有5,000万美元的销售金额是来自美国国内养殖之罗非鱼。

    Fitzsimmons指出,罗非鱼消费量的增加,反映了产品零售方式的变革。10至15年前,罗非鱼的主要贩卖形式是冷冻全鱼,现在冷冻鱼片和生鲜鱼片则成为主要产品形式。冷冻全鱼的数量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冷冻鱼片和生鲜鱼片的需求大大增加,从这些产品的进口值就可以明显看出这样的趋势。罗非鱼进口量持续不断成长,而美国国产罗非鱼数量则维持在少数。

    在中南美洲的产量方面,Fitzsimmons表示,当中国在2008年遭遇寒害时,中南美洲的罗非鱼养殖业者增加出口,协助填补中国的供应缺口。

    异常寒害使中国罗非鱼养殖业者大受打击,但在2008年年底前就迎头赶上,达成与2007年相当之出口成绩。受惠于产量缩减造成的价格上扬,中国的罗非鱼出口值甚至大幅增加。

    此外,中国在去年12月宣布,考虑禁止所有鱼类和肉类产品使用一氧化碳,最近中国官方应会就此达成最终决定。

    在价格方面,Fitzsimmons表示,若将美国通货膨胀、生鲜鱼片价格上扬、冷冻鱼片价格下跌以及活全鱼价格稳定等因素考虑进去,其实罗非鱼价格已下跌。

    Fitzsimmons表示,随着「绿色」产品的声音日渐增加,全世界的养殖业者和加工业者均感受一股要让他们的产品和营运对环境更加友善的需求。另外,未来将有更多加值型产品进入市场,业者也会推出更多的创新包装,如装有3至5五磅冷冻鱼片的夹链袋,而欧美等主要市场对罗非鱼产品的质量管控也会提升。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