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台山烽火角养殖户老吕身上。老吕去年开始由对虾转养乌头,岂料乌头价格去年以来长期处于亏本边缘。老吕无奈将乌头亏本卖掉,再次转养对虾。
类似的事件,在广东养殖户中并不少见。国内自去年以来的高虾价刺激着许多水产养殖业者的神经,并成为今年养殖户争相追逐的对象。但在销售市场尚未明朗之前,国内的对虾行情走势如雾里看花。
南方农村报记者通过采访多位行业资深人士,试图拨开今年虾价走势迷雾。
产量或增至历史最高水平
林老板后悔自己去年没有坚持对虾养殖而错过了一轮高行情,如今,再次转养对虾的他表示,“还是对养虾比较有信心”。但他也担心,今年养虾的人会比去年更多,高虾价不会维持太久。因此他希望抢早放苗,赶早卖虾,搏早行情。
林老板的担心正是近两年来对虾产量与价格变动的写照。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对虾养殖产量达126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
但产量的丰收并未带来好的经济效益。当年,由于国内外市场均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造成对虾价格大幅下跌,甚至跌破养殖成本。因此,2008年,部分虾农放弃养虾转养别的品种,再加上病害流行范围广、自然灾害影响大等因素影响,去年对虾产量下跌至108万吨,跌幅14%。
产量下跌,效益再次抬头。以40头规格为例,整个2008年,该规格对虾除在上市高峰的7-9月有过低于10元/斤的价格,其余时间多在15元/斤以上,甚至一度高达28元/斤,创造了南美白对虾近6年来的最好行情。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数养殖鱼类去年价格不甚理想,罗非鱼、草鱼、甲鱼、鳗鱼、海鲈、金鲳等,价格还在成本线上挣扎。2009年,部分鱼塘被转为虾塘。业内人士估计,今年单台山地区增加的对虾养殖面积就达1万亩以上。
除鱼塘转虾塘增加养殖面积外,今年的养殖成功率也被业内人士看好。去年两次罕见的天灾(寒灾及台风“黑格比”)导致对虾发病率奇高,对虾养殖损失惨重。从目前的情况看,今年的对虾发病率比去年同期大为降低,在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情况下,今年的对虾养殖成功率将明显高于去年。
湛江恒兴特种水产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红向记者表示,预计今年的产量将比去年增加20%,或者至少恢复到2007年的水平。王的观点也得到了多位行业人士的认同。
出口价低量缩
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共出口对虾19.4万吨,比2007年的21.6万吨下跌10.1%,尤其是11-12月,受金融危机影响,对虾消费市场疲软,出口开始出现下滑,到今年1-2月份,下滑趋势更加明显,比去年同期下降30%。
作为对虾出口量最大的地区,湛江市1-2月的对虾出口量下跌26%,3-4月的跌幅甚至可能达到50%。据了解,现在湛江的企业只有零关税的国联公司还有出口外,其他企业基本停下来了,或者只是零星的接点订单。湛江市水产进出口企业协会会长陈四介绍说,“其实国外不是没有订单,而是报价太低,谁做谁亏本,所以大都不敢接。”
湛江恒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得文介绍,全球三大对虾进口市场——美国、日本及欧盟的价格去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下滑,且估计短期内难有好转;去年的进口量,除美国略有增长外,其他两个市场都在下降。
作为另一对虾主产区的海南情况也不理想。三亚东吉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阙院生向记者表示,受“反倾销事件”影响,海南对美国的对虾出口量非常有限;另外两大市场是日本及俄罗斯。但去年有出口日本的对虾被检出了磺胺残留,后来日本增加了磺胺检测,这让出口日本市场也增加了难度;在俄罗斯市场,去年10月份后,有几批到俄罗斯的对虾遭退柜,现在俄罗斯也仅是零星需求,且价格降了10%-20%。在国际市场需求量减少的情况下,海南的加工企业之间也在争订单,价格战愈演愈烈。
陈四分析,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如果国家对水产出口没有相应的刺激措施,那么今年对虾的出口量将比去年下降30%。
出口左右内销价格
出口减少,需要更多的内销市场来消化。业内普遍认为,在各大加工企业加大内销力度的带动下,今年的内销市场将有两成增幅。但从近几年的价格走势看,只占总产量约20%的出口价格,却左右着另外80%的内销价格。如果出口价格上不去,内销价格也不会高。
因此,今年的虾价走低成为必然。有业内人士认为,在产量增加而出口价低量减的情况下,单靠内销市场难以支撑对虾价格。预计今年对虾上市高峰期时,价格一定会低于去年同期,甚至可能跌至8元/斤。
“不但价格会走低,还有可能再次出现2007年卖虾难的情况。”王建红向记者表示,就像去年11月的罗非鱼市场,当时大量商品鱼上市,加工厂的价格还是4.3元/斤时,有的地方塘头价格已经低到了3.7元/斤,这就是鱼中大量压价造成的。“今年的对虾也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到上市高峰时,加工厂收购少了,虾就难卖,虾中压价收虾就会更拉低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