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江西省水产局局长官少飞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4月-6月是欧洲鳗出口的黄金季节,如果国家不快速恢复对欧洲鳗的出口退税,以养殖、加工欧洲鳗为主的江西鳗鱼产业可能将很快全面崩溃。
此前,我国欧洲鳗的最重要出口省份福建和江西已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报告,要求恢复对欧洲鳗的出口退税,但至今尚无明确消息。
生死关头
事实上,去年以来,江西鳗鱼产业已在面临成本大幅上扬的深刻危机。
江西鳗鱼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具备良好的水质和气温优势,加之国际市场其时行情甚佳,至1997年江西鳗鱼企业就已迅速发展到148家,但养殖和加工的品种以日本鳗为主。1998年,国际市场鳗鱼价格狂跌,江西鳗业也曾几乎全军覆没,至2001年才恢复生产,2002年江西养鳗场恢复到80家。然而2003年后,日本突然对鳗鱼产品增加恩诺沙星检测项目,尤其是后来实行号称目前世界上最苛刻、最全面的食品安全标准——日本《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江西逐渐转向以养殖、加工欧洲鳗为主,全省现有鳗鱼养殖企业90余家,烤鳗加工出口企业6家,养殖面积达9800多亩,产量仅次于福建,出口额约占江西农产品出口额和全国欧洲鳗出口额的1/3。鳗鱼,在江西一度被称之为“软黄金”。
但欧洲鳗保护级别提高后,2008年江西鳗鱼企业就已感受到巨大的成本压力。受鳗鱼生理、生活习性特殊性的影响,目前鳗鱼还不能进行人工孵化,养殖的鳗鱼苗种只能依靠天然鳗苗资源。2007年下半年始,欧洲国家对欧鳗苗采取了限量捕捞、回购放流等资源保护性措施,可用于出口的鳗苗大大减少,欧鳗苗的价格大幅上涨。去年12月,欧洲鳗苗产量累计只有9吨左右,价格维持在730欧元/公斤的高位,比上年同期增长近一倍,每尾进口成本约需2.7元。江西省石城县顺旺鳗鱼养殖场的陈老板告诉记者,苗占养殖成本的20%-30%,仅因苗价上涨就导致直接成本增加15%左右。“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需求萎缩,到哪里去消化这15%的成本呢?除了出口退税,鳗苗企业几乎已无钱可挣,去年我有些同行就处在半停产状态了。”陈老板说。
而出口退税的取消无疑更让江西鳗鱼企业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记者采访了多家鳗鱼养殖和加工企业,所见是养殖场积压严重,加工企业不敢接单。在江西省铅山县,最多的养殖户在养殖池里积压了300多吨欧洲活鳗。
官少飞告诉记者,日前该局接到一例报告,在赣东的资溪县投资鳗鱼养殖场的一福建商人带走重要资产留下一堆债务后已不知所踪,“而这样的事件接下来有可能不止一起两起”。
出路迷茫
作为江西水产行业的管理者,官少飞非常担心江西鳗鱼产业出现10年前因鳗价狂跌而全军覆没的局面。他希望新闻界能够多呼吁,以促使国家在“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的背景下从速恢复对欧洲鳗的出口退税。
官少飞以急促的语气对记者说,欧洲鳗3个月的出口黄金期很快就将过去,而江西鳗鱼企业均为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低,耗不起,真是火烧眉毛了。
但在江西农业大学的一位专家看来,国家即便是恢复对欧洲鳗的出口退税,也至多是“暂时延续”。他分析说,我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认真履行这一国际公约是我国的义务和责任。
而有关对《濒危动物/植物及其制品取消出口退税》的规定,来源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眼2007演90号文件),它无疑是严肃而具有强制性的。恢复对欧洲鳗的出口退税,牵涉到方方面面,即使是作为特例,也不会特殊太久。
这位专家说,江西鳗鱼产业及其管理者倒应该多反思为何不未雨绸缪,及早应对或及时转型,比如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比如整合行业资源真正创立品牌,同时该退出的就退出。另外,产品90%以上用于出口的鳗鱼企业还应该把目光进一步投向国内市场。
然而这一观点却被接受记者采访的大多数鳗鱼商视为“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认为,中国鳗鱼企业的成熟需要时间,国内市场的发育更需要时间。
在我国,大部分消费者没有食用鳗鱼的习惯,且鳗鱼成本较高,消费者尚不具备足够的消费水平。而在这一切成熟之前,政府有责任进行扶持。
“即便在崇尚自由经济的欧美,政府对农产品出口也有很多鼓励措施啊。”江西省石城县顺旺鳗鱼养殖场的陈老板说。
等待政府拯救的欧洲鳗产业前景究竟何在,也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江丛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