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猪及猪肉 » 正文

“猪贱伤农”与“肉贵伤民”的悖论之解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4-20  
     今年以来,在北京的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上,白条猪价格持续走低。根据北京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市场的价格监测,4月13日的猪肉价格为每斤5.1元,创造了今年以来的新低,相比去年同期每斤10元的价格,跌幅近五成,目前的猪肉价格已达到两年来的最低水平。市场方面预测,下个月猪肉价格还会继续走低。

    与此相反,因为冬储菜的供应不足,大白菜价格创出新高,市场上出现了一棵白菜价格相当于一斤猪肉的情况。比如,新发地市场上大白菜的批发价是0.65-1元/斤,大棚种植的新白菜批发价是1-1.1元/斤。而平均1棵白菜的售价是5.7元/棵,这样1棵白菜的价格基本上与1斤猪肉的价格持平。

    从全国范围来看,生猪价格在春节后义无反顾地持续下跌,虽然据说还没有跌到国家需要启动“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的程度,但是饲料价格的坚挺、上涨却让养殖者快顶不住了。许多养猪场由于实行规模养殖,质量上来了,价格却上不来。不少养殖户现在是不愁质量愁价格。

    最近两年,为稳定生猪生产,中央和各地政府可谓用心良苦。去年,中央加大对生猪生产发展的扶持力度,继续实施能繁母猪补贴与保险、生猪良种补贴、调出大县奖励和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等扶持政策,各地政策落实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对生猪生产的快速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有效保障了城乡居民的猪肉供给。

    不过,随着生猪饲养量的稳定增加,粮食收购价进一步提高,导致饲料成本抬高。据分析,如果没有重大动物疫情等意外情况,生猪行情不容乐观。“养猪如炒股,涨跌揪人心”,这是在养殖户中颇为流行的一句口头禅。猪肉价格走低,带来了生猪、仔猪价格的大幅滑落,渐渐逼近养殖户的心理底线。

    猪市的大起大落折射出的是养殖户投入的盲目性和抗风险能力的脆弱性。不少养殖户缺乏对市场基本的分析能力,只是一味地盲目补栏,盲目追加投资,再盲目跟风出售。一旦市场出现波动,他们就显得极为被动,缺乏起码的抗风险能力。在一波又一波的涨跌大潮中,资金有限的养殖户势必被淘汰,那些有一定资金但对市场毫无分析能力的人将难以翻本。

    多年以来,生猪市场的价格主要是靠市场调节。2006年生猪价格下跌,政府不得不出面托市,但效果有限。2007年猪蓝耳疫情爆发,猪肉上涨较快时,农民养猪积极性并不高。为什么?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两个原因是,一怕疫病,二怕价跌。其实,防疫可用保险来应对。可就当前的政策来看,价格几无可防之处。当猪肉价高影响市民生活时,国家开始关注生猪养殖并紧急出台一系列政策进行扶持;当这些政策起作用时,生猪养殖市场又将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必然导致猪肉下跌。这就等于再次走进一个恶性的价格循环。

    那么,如何解决猪肉价格稳定的问题呢?有专家提出,生猪生产价格下跌时,风险隐现,国家在充分利用财政、信贷、保险、股票融资等经济调节手段支持生猪产业发展的同时,应利用生猪期货这一经济手段促进生猪产业稳定发展。对于这种观点,笔者非常赞同。

    猪肉价格“跌跌不休”的势头,实际上为生猪生产埋下了隐忧。猪贱固然伤农,可并不伤猪肉销售、屠宰者的利益。生猪养殖作为整个产业链的主体,风险最大而利润最低,处于弱势地位,这种趋势日益严峻。无论价格涨跌,生猪和猪肉价格始终维持较高价差,有时养殖环节已出现严重亏损,而购销、屠宰环节增值盈利空间仍保持在近300元/头。

    在生猪现货贸易中,养殖、购销和屠宰环节利益分配失衡,这种失衡一方面是由行业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与当前现货交易方式有关。今年“两会”期间,就有来自养殖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强烈呼吁生猪期货的出台。因为,对于养殖企业来说,生猪期货可以缓解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越来越大的盈利压力和市场风险。

    业内人士介绍,生猪期货的主要功能包括:一是能提供预期价格信号和避险手段,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生猪现货市场价格信息分散、缺乏指导性的问题,并能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参考;二是能通过期货合约对交割标准品质量的约定,引导生猪标准化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养殖;三是通过提供透明的价格信息,平衡产业链条各环节间的关系,打破市场垄断;四是通过期货市场的影响传导,可以扩大国内生猪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今年2月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在第二条“稳定发展农业生产”中就已明确提出:采取市场预警、储备调节、增加险种、期货交易等措施,稳定发展生猪产业。这是中央文件第一次正式提出将期货交易这一市场化措施作为稳定发展生猪产业的重要手段之一。这说明,中央对于期货市场在我国生猪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有了明确态度。

    总之,国家加大对生猪生产的扶持力度是极为必要的。如果生猪期货能够早日推出,对我国生猪产业整个产业链的稳定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有了期货市场,价格透明了,最终得到保护的是养殖者的利益。利用期货市场的避险功能,让养殖户“先卖后养”,锁定收益,可以说是当前调节猪肉价格的首选。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