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张国范介绍,该项目充分利用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前沿学科的研究成果,开展牡蛎全基因组测序和组学研究,以揭示牡蛎各种特异性状的基因组学基础。以此为“窗口”,研究组从“室内”向“室外”观察牡蛎的各种生物学性状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牡蛎的演化规律,搭建优良种质创制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平台,提升贝类和海洋基因组学研究水平,促进贝类养殖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牡蛎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对内湾和近海水域藻华的调控有重要作用,养殖的牡蛎每年可固化150余万吨二氧化碳。牡蛎是海洋养殖年产量最大的类群,世界牡蛎年产量400多万吨,产值35亿美元。牡蛎是贝类的“模式种”,是研究得最为充分的贝类,目前国际上已经发表的研究论文达1000余篇。
中国是牡蛎的故乡,分布有近20种牡蛎。近年来,我国海水养殖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7年全国水产养殖总产量已达到3490万吨,占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70%,其中海水养殖产量为1384万吨,占水产养殖产量的41%。目前,我国海水养殖产量的75%以上是贝类,产业规模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鉴于国家和学科发展需求,张国范和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教授郭希明联合国际、国内有关专家,组成了一个牡蛎基因组国际研究团队,其中包括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此外,该项目还得到包括华大基因、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大连海日集团等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