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两岸食检标准有别 大闸蟹无法赴台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11-04  
     时序进入晚秋,大闸蟹产季进入末期,著名的大陆“阳澄湖大闸蟹”连续两年在老饕的餐盘上缺席,原因在于两岸食品检验标准的些微差异。专家指出,各地食品检验标准大同小异,但“小异”常成为进出口障碍,面对面沟通后常可解决,当前两岸最需要的就是对话、沟通和建立共识、标准。

    大陆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三日率团抵台,与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的二次“江陈会”四日正式登场,建立两岸食品安全卫生机制是重要讨论议题之一,“江陈会”台北会谈将开启两岸对食品安全的对话机制。

    业界:大闸蟹质量没问题

    大陆输台大闸蟹在2006年被验出“硝基鷟喃”致癌物,当年十月被禁止输台,不过,因为已有不少进入饕客腹中,有官员因此谢罪下台。“行政院”卫生署食品卫生处2007年四月派人前往太湖地区实勘大闸蟹养殖场,七月公布大闸蟹检验规定,九月却引起大陆业者指责标准过严,至今无法进入台湾市场。

    前往大陆实勘的全台认证基金会资深经理陈元贞表示,大陆大闸蟹可出口到日本、欧盟,质量没问题却无法输台,经过两年时间了解,原因在于两岸的水产动物用药与检出标准不同,“这些小差异各国都有,坐下来谈就可解决”。陈元贞说,全台认证基金会虽然可以居中传话,但毕竟无法代表决策。

    盼两岸建食安对话机制

    食品安全首重“源头管理”,食品卫生处副处长谢定宏指出,当初委托民间机构到大陆实勘,其实就是在进行由大陆出具产地证明及加强自主管理的“源头管理”工作,只是两岸仍缺乏对彼此食品法规、检验标准的全面了解,因此造成大陆大闸蟹无法输台,这是始料未及。

    这次大陆输台奶制食品遭三聚氰胺污染事件成为两岸食品安全主管人士当面沟通的敲门砖。“食品安全”与“三通”成为“江陈会”的议题纯属意外,但随着全球粮食短缺、景气趋缓,两岸食品供应链只会更紧密,以“大闸蟹无法输台”为镜,如何把握机会,建立两岸可长可久的对话机制,加强沟通,成为这次两岸两会食品安全讨论的重要课题。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