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前几年(特别是2003-2005年)一斤鱼的利润有1-2元。按照每亩2千斤的产量计,每亩水面可产生几千元的利润,效益较为可观。但从去年开始,由于部分出口产品质量不合格,不少加工厂上了美国fda黑名单的事件,塘头价格开始下跌至成本边缘。
今年来,饲料猛涨而鱼价不涨的现实使养殖户更为苦恼。记者调查发现,今年的罗非鱼沉水饲料每包(80斤)比去年贵了20元。由于饲料成本约占养殖成本的75%,饲料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了养殖成本由去年的约2.8元/斤上升到今年的3.3元/斤以上,大大高出目前2.9-3元/斤的塘头价格。“我60亩塘有15万斤成鱼存塘,每斤鱼还亏三、四毛钱,今年的希望化为乌有。”花都罗非鱼养殖户梁老板无奈地说。
饲料涨价只是导致养殖户亏本的一个因素,另一重要原因是今年鱼价不涨。据茂名某罗非鱼加工出口企业一工作人员介绍,现在的加工厂利润已经非常微薄,甚至只是在赚出口退税了。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都给加工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在国际市场上,我们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国价格”,各企业还在通过低价来抢市场。“对外价格提高不了,同时生产成本又在不断增加,企业要赚钱,只有将一部分成本转嫁给养殖户,原料鱼收购价自然就上不去。这都是无序竞争造成的。”
在这样的市场行情下,纯投饲料的养殖户已经没了生存空间,而靠立体养殖的养殖户还能坚持下去。立体养殖由于前期(半斤以前)主要以混养的禽畜粪便为食,极大地减少了饲料使用,降低了养殖成本,使每斤罗非鱼的成本仅为2.5元左右,在目前的价格下还有利润。但立体养殖不是健康养殖模式,生产的罗非鱼也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罗非鱼养殖业目前正处于一个逆向淘汰的过程。”广州市诚一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阳会军道出了行业的困惑,质量好的因为成本高而无法经营,被行业淘汰;质量差的成本低,还能暂时生存下去。这样的现象显然是不正常的。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罗非鱼产业已经陷入困局。一边是养殖户大呼鱼价太低,养符合质量安全的罗非鱼只有亏本;一边是加工出口企业抱怨高质量的罗非鱼太少,影响了出口,出口价格高不了,鱼价也就上不去。这样的状况如不及时改变,将对我省的罗非鱼产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如果没了这条鱼,养殖户还可转养别的品种,而加工出口企业的利益将遭受巨大损失。该人士同时指出,加工企业应该首先站出来,合力提高出口价格及原料鱼收购价,努力解开目前行业所面临的困局。
据了解,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国。广东是我国养殖罗非鱼最早、面积最多和产量最高的地区。2006年,我省的罗非鱼产量达5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近一半,养殖面积达5.98万公顷,养殖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