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世界观赏鱼贸易概况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10-28  
     自古以来人类即有养殖观赏鱼,中国人最早在公元前800年开始养金鱼(Carassius auratus)观赏,此项目前最受欢迎之观赏鱼,在18世纪时于欧洲掀起养鱼热潮。至今水族箱养观赏鱼之狂热已遍及全世界数百万人口,对环境问题之意识不断增加。

    一、供应量之回顾

    新加坡为观赏鱼最大输出国,且为亚洲之贸易中心,此并不意味着该国生产所有外销之观赏鱼,乃是将其它亚洲国家生产之品种再输出。新加坡为一免关税区,进口税率甚低,其观赏鱼输出对象多达60个国家,前10大为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及澳洲。其中,美国及英国是传统上首席市场,但自1994年起,日本取代其传统地位,成为新加坡最大之进口国,且最近几年日方之需求量稳定增加。然根据多方消息,目前日本之需求量停滞不前,甚至减少些许。

    美国为观赏鱼另一重要之输出国,大规模培育淡水品种,同样的美国也自亚洲和拉丁美洲进口观赏鱼再输出至其它国家。而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为海水鱼主要输出国,泰国、香港及斯里兰卡则为次要输出国。

    捷克为另一重要的观赏鱼输出国,在共产主义政权制度崩溃后,有机会让培育观赏鱼企业化并在此方面发展成功。1995年时捷克主要输出对象为德国(52%)、法国(21%)、荷兰(5%)和澳洲(5%)。近来开始进行再出口贸易,货源大多数来自德国(62%)。

    对全球观赏鱼贸易而言,亚洲具有首要地位,其次为欧洲,但对于大多数欧洲国家而言,除捷克外,仅涉及再输出。其中99%的淡水鱼及90%的海水鱼输往西欧,其余10%之海水鱼则输往亚洲,特别是日本。主要的淡水鱼输出国为德国、比利时和荷兰;海水鱼则为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市场潜力相较之下,非洲市场仅占2%而已。

    亚洲之观赏鱼供应量约占全球之50%,其中80%之淡水鱼为人工培育,15%之海水鱼及5%之淡水鱼则取自大自然。新加坡专门培育淡水观赏鱼,而自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马尔地夫等亚洲国家进口海水鱼再出口至其它国家。另专门培育淡水观赏鱼之亚洲国家有泰国、香港和日本,特别是培育锦鲤。此外,马来西亚、中国大陆和斯里兰卡等国已着手发展其淡水观赏鱼之培育,拟生产输出至新加坡。

    美国大部分培育淡水观赏鱼,至于海水观赏鱼则多为野生捕获。同时自南美国家进口野生的淡水品种(特别是捕自亚马孙河者)再出口至欧洲及日本。对中东而言,以色列的供应量变得越来越重要,主要为人工饲养之品种。同样地,中欧之捷克也专精培育淡水品种,但亦渐渐致力观赏鱼之再输出。

    各国观赏鱼养殖营业额占全球之比例如下:美国30%、新加坡35%、东南亚国家20%、欧洲10%,其它国家仅占5%。依据PIJAC的估计,1998年美国之观赏鱼营业额约6千万美元,换算成全球之营业额则近2亿美元。

    二、需求量之回顾

    . 主要进口国及市场占有率

    观赏鱼之主要进口国为美国、日本和欧洲。传统上美国之90%进口量来自亚洲,其余10%则来自南美。而来自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之进口种类大部分为海水观赏鱼。而日本之进口量有67%来自亚洲、22%来自拉丁美洲和11%来自欧洲。日本之进口量自1992年起倍增,当时日本之观赏鱼进口量占总进口量之17%,到了1996年则增为23%。

    1998年,德国进口之淡水观赏鱼有24%来自新加坡、捷克22%、巴西10%、泰国5%、日本5%、以色列4%及荷兰4%;而海水鱼则是27%来自印度尼西亚、菲律宾17%、美国15%、斯里兰卡9%、荷兰7%及肯亚5%。

    欧洲第二大市场为法国,它的淡水鱼供应国有新加坡(33%)、捷克(11%)、德国(9%)、荷兰(9%)、比利时(8%)、斯里兰卡(4%)、泰国(4%)、以色列(3%)和印度尼西亚(3%)。 它的海上鱼进口国有印度尼西亚(56%)、美国(9%)、菲律宾(7%)、比利时(5%)、斯里兰卡(5%)、新加坡(4%)和荷兰(4%)。

    其次为英国(欧洲第三大进口国),主要淡水观赏鱼供应国有新加坡(33%)、日本(20%)、以色列(14%)、美国(8%)、马来西亚(4%)、香港(4%)和中国大陆(3%)。海水观赏鱼供应国则为美国(17%)、印度尼西亚(17%)、马尔地夫(12%)、斯里兰卡(12%)、菲律宾(10%)、肯亚(7%)、斐济(5%)和澳洲(5%)。

    综上所述,以洲之进口而言,进口国为欧洲、亚洲和北美洲进口均继续成长,其中欧洲之成长表现的特别强烈。反观南美洲、大洋洲、中东和非洲的表现则逊色许多,以色列、南非、澳洲及巴西等富裕国家除外。

    观赏鱼品种估计约1,600种,其中750种为淡水品种,其余为海水观赏鱼,后者仅占总量之10-20%,故市面上所见之观赏鱼品种几乎为淡水品种。

    根据1994年之研究,全球观赏鱼批发贸易额约9亿美元,而全球零售贸易额估计为30亿美元。

    三、观赏鱼贸易之难关

    (一) 环境方面的压力

    供应失调为最常碰到的问题,某些品种常会发生难以获得的情形,乃因亚洲、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常有雨季、火灾、暴风雨、狂风或台风等季节性气候因素造成,因此沙鳅(Botia macracanthus)、锥合页鱼(Gnathonemus petersi)、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Paracheirodon axelrodi、盘丽鱼属(Symphysodon sp.)、Amphyprion sp.、鱼巴属(Barbus sp.)等品种有时难以获得。此外过渡捕捞野生品种(如沙鳅(Botia macracanthus)、Hypancistrus zebra、锥合页鱼(Gnathonemus petersii)、Amphiprion sp.、鱼巴属(Symphysodon sp.)等)特别是生态栖地之限制,过渡采捕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亦影响到其贸易。目前许多品种已面临过渡开发之危机,透过整个食物链监控该品种为管控该品种最简单的方法。

    另一个潜在危险为许多贸易商缺少检疫之训练或技巧,常额外使用过量之抗生素处理观赏鱼,或缺乏保持观赏鱼健康及存活知识,因此如何降低营销期间之高死亡率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二)永续发展养鱼设备之观念

    自然界之鱼资源常被视为缺乏利用,而遭人类任意地破坏性,就长期而言,资源被破坏是很难复育的,对经济可说是逆向操作。为了确保有效地使用自然资源,必须融入永续发展的概念,当所有方面为相互利益学会如何管理优先之环境、社会和经济事务,永续发展才得以达成。

    大部分从事观赏鱼贸易之人士缺乏业务信用,包括从供货商到零售商皆缺乏专业技术,销售点缺乏专业员工供技术指导及养鱼信息,而消费者视观赏鱼为一项可处置之东西。举例来说,许多购自花园中心的观赏鱼已染有疾病却没有治疗将会传染给鱼缸内其它之鱼。一般而言,零售商皆无兽医处理鱼病,对客户下的订单中规格不遵守,如温度不适应、鱼缸太小、设备简陋、水未经过滤,一般而言,管理不当。

    发展繁殖及培育技术可能解决大多数供应问题,但现下的研究机构并不重视此课题。另海水观赏鱼生产者面临的问题更多,尤其是无法生产质量良好的观赏鱼,足以在市场上与野生品种相竞争。此外,海水观赏鱼繁殖需要新技术及较大繁殖设备,意味着高成本、设备和人力,此方面在美国及欧洲尤为昂贵。

    四、结论

    观赏鱼贸易之大部分问题皆与未有妥善之组织有关,这非其本身就可解决,需要以全球环境条件来看。为达到此目的,加强各国间之交流,改进贸易之透明化,使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寻求解决的方法。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