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水产=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辽宁盘山“稻蟹1+1”既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又创新了现代生态养殖模式
本报讯(记者 余向东 于光)中秋节前夕,全国渔业科技入户首席专家、上海水产大学教授王武再次来到辽宁省盘山县,指导科技入户工作。王武一行先后到胡家镇扣蟹稻田种养示范园区、成蟹稻田种养示范园区、坝墙子镇种养区及古城子镇野生蟹种稻田养大蟹示范园区进行调研,欣喜地看到“盘山的稻田种养新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水稻+水产=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的“盘山模式”,不断取得完善和推广。
王武教授回顾说,2005年8月,农业部渔业局局长李健华曾经有过一段讲话:历史上有很多合理的养殖生产方式,现在都时过境迁了,世界粮农组织公布的农业遗产保护区,就有浙江青田的稻田养鱼。青田稻鱼工程有700多年的历史,现在变成了小生产、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保留我国渔业一些优秀的遗产,使其与现代生产方式找到结合点,我觉得大家要好好研究思考。
渔业官员的思考与科技工作者的思考不谋而合。2005年开始实施全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王武教授把辽宁盘山作为“试验田”,每年多次到盘山指导稻田养蟹技术,为养蟹产业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议,科技入户工作成绩一年比一年好,当地农民普遍受益。王武介绍说,“盘山模式”既不是稻田养蟹,也不是蟹池种稻,而是将水稻、蔬菜种植与水产养殖结合起来,组成多元化的复合生态系统———稻田种养技术。其特点是:大垄双行,早放精养,种养结合,稻蟹双赢。
“盘山模式”的定位要求以水稻不减产为原则,水稻是“老大”,水产甘当配角。采用大垄双行技术,水稻栽插一行不少,一穴不缺(每亩1.35万穴),利用水稻的边际效应使水稻增产5%~17%。稻蟹共生不仅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稳定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而且提高了水稻与河蟹的品质;不仅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而且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这是名副其实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食品安全型农业产业模式。
采用种养新技术后,盘山农民的种养积极性明显提高,共培育科技示范户500户,示范规模达3万亩,带动全县60%以上的稻田实施该项技术。去年河蟹平均亩产26公斤,每亩收益442元,比前3年增产30%、增效47%;水稻平均亩产610公斤,亩收益790元,比普通农户每亩增效140元;“水稻+河蟹”每亩经济收入达1200元~1600元,今年的形势预计会更好。
王武教授近日在盘山又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建议:一是要合理利用野生河蟹种质,对野生河蟹进行种质鉴定,建立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纯种培育体系,构建和完善纯种辽蟹产业链。二是要确定各乡镇对动物饵料的需求量,采用定时、定点供应的方式,环环紧扣,确保活饵料质量。三是要建立大规格蟹种技术操作规程。四是要缓和并缩小水稻栽培与河蟹饲养的矛盾,提早成蟹第一次蜕壳时间,加大河蟹规格,最终实现养大蟹的整体目标。五是要搞清楚养蟹稻田水稻为什么不减产反而增产的原理,使“盘山模式”成为经得起推敲、实用性强的新技术。六是要筹建生产合作社,树立河蟹品牌,建立河蟹行业协会,进一步加快产业化进程。
王武表示,“盘山模式”可在我国北方水稻主产区大面积推广。近年在长江中下游各河蟹产地探索形成的安徽“当涂模式”、江苏“高淳模式”等,同样采用生态养殖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