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捞起鱼虾多得吓煞人
昨天中午1时许,梅梁湖水域,太湖渔民倪小弟的高踏网正在起网。早上5时许下网,他的两艘渔船将1500米长的大网铺开;而后,船越靠越近、将网口越扎越紧,直到把鱼鲜赶入网箱;最后,两艘船间隔约1米,鱼鲜就要出水了。
别看湖面上捕捞的口子也就十来米长,可水下网兜的直径大概有50米!这时,装满鱼的网兜就像“烧卖”,而清网则要持续到下午5时以后:梅鲚鱼、白虾、银鱼等“主角”和“针口鱼”等“配角”,密密麻麻地挤在水面上,它们占了一网产量的8成左右;之后,被挤压在下层的白鱼、花白鲢、鲤鱼等大家伙才能跳出水面。
“太湖三白”增产稳笃笃
占太湖捕捞作业量约70%的高踏网作业,比往年“推迟”了5天。为了保护太湖、让更多渔民享受丰收成果,“大胃王”只能从昨天起至9月底下湖。
“只要是太湖的鱼,都逃不出它的‘法网’。”渔民们说,看一年产量到底如何、不同品种的收成怎样,这“大胃王”最有说服力。以倪小弟为例,去年头一网的产量约1.5万公斤,而今年却达到近3万公斤。
时隔5年后,湖鳗再现恢复性增长的势头更让大家开心。靠从长江洄游进太湖繁衍生息的湖鳗,如今主要靠太湖渔管会等部门放流苗种传宗接代。前几年非常稀罕的湖鳗,今年有渔民一网就捕到二三条,其中大的足足有七八公斤。
湖鲜价普涨并非鱼少渔民们认为,之所以今年太湖鱼鲜普遍比去年贵,主要在于渔民燃油、人工等捕捞成本的上涨,以及整个农产品行情走高的带动。不过,随着太湖秋汛大规模捕捞的开始,太湖鱼鲜的行情这几天就可能会走低一些。
昨天下午4时许,在光福太湖村的渔货码头上,除了众多本地私家车主赶来尝鲜,更有上海的旅游团专门来凑热闹。“这么新鲜的银鱼才14块(每500克),活蹦乱跳的草鱼才6块5(每500克),可比阿拉上海便宜多了。”很多上海游客都爽快地掏出百元大钞,提着满满一大袋太湖鱼鲜回家过瘾。记者 郦樱 摄影 张健
链接:
太湖鱼鲜集散地
秋汛开捕后,太湖鱼鲜在苏州境内会形成4个较大的集散地:吴中区光福镇太湖村,高新区东渚和通安交界处的金墅(市),吴中区西山岛明月湾附近的镇夏,吴中区东山镇陆巷。
鱼鲜大致行情指南
据渔民们介绍,最近太湖湖鲜的批发价大致为 (每500克):草鱼6.5元,银鱼14元,花鲢4至5元,梅鲚鱼1.1元,白鱼(250克左右规格的)8元、(500克规格的)20元、(1500克以上规格的)35元,鳗鱼 (1000克左右规格的)60元,湖虾(3厘米规格的)50元。市民前往购买的零售价,一般比批发价贵50%至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