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讯: 佛山高明区明城镇的养殖户老彭最近很郁闷,眼看8月已经过了一半,但所养的100多亩罗非鱼都还只有3-4两/条。照这样的现状,根据他今年的养殖情况,这一批鱼要到11月才能卖,到那时候还能不能赚到钱?这个问题让他很苦恼,他当初希望通过纯投料来缩短养殖时间,现在回想起来,他有些后悔了。
今年罗非鱼难养大
老彭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他在年初的寒灾里损失了7万多条罗非鱼,今年开春一直买不到鱼苗,直到5月才放苗。由于看准了今年10月以前,罗非鱼的价格都会比较高,所以他在放苗后选择了纯投料的养殖方式,希望能够尽快卖鱼,好弥补一下年初的损失,但现在的情况让他很失望。
据了解,老彭的养殖方式和去年一样,在去年养3个多月的话,鱼一般在5两左右,而现在只有3-4两。“今年上半年的天气不好,饲料的质量又比以往要差些,早知道是这样我就不纯投料了,但现在已经到这个地步,只能硬着头皮坚持下去,估计今年能保本就是万幸了。”老彭十分无奈地说。
邓老板在高要市养了100多亩罗非鱼,他告诉记者,养了许多年罗非鱼,今年的饲料质量明显要差些。“我是在4月放的苗,现在鱼都在5-6两大小,但每条鱼的饲料成本已经超过了2元,估计今年的饲料系数要超过2,而去年还只有1.7。”他还告诉记者,周围有不少人养罗非鱼,大家相互通气后知道,今年不管是早投苗还是晚投苗的,卖鱼的时间都要比预期晚近两个月。
在记者的走访中,不少养殖户纷纷反应,今年的罗非鱼实在难养,不少人买的鱼苗质量较差;5-6月的天气不好,雨水太多;饲料的质量也比以往下降。种种因素综合起来,许多人无法实现放苗时的计划,这对养殖户来讲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记者从高要一罗非鱼饲料经销商处了解到,他今年所经营的罗非鱼饲料,质量明显有所下降。在同样长的养殖时间里,养殖户的鱼都比以往轻2两左右。“除了一些欠了饲料款的人外,我的客户有不少人都换了其他品牌的饲料,不过没什么明显效果。”他向记者透露。
想方设法降成本
“去年从放苗开始,到8月中,我已经用了20多万斤饲料,而今年到现在只用了不到2万元的饲料,养殖方式换成鱼猪(鸭)混养了。”高要的邓老板告诉记者,他今年买的鱼苗比较贵,再加上饲料又涨价:浮水料涨了0.3元/斤;沉水料涨了0.25元/斤,按照饲料系数一换算,资金的风险较大。而鱼价的变动又难以看清,于是采取了稳妥的办法。
在肇庆养罗非鱼的陈先生也有类似的想法。他的200多亩水塘里,现有大小不一的罗非鱼10多万条,除了2万斤寒灾死剩下的鱼外,其他的都只有3两左右大小。他表示,鱼苗和饲料的价格都贵了,鱼价的走向却拿不准,只好采取鱼猪(鸭)混养的方式,谨慎养殖。“其实就算是鱼价一定会好,也还是一定要混养,年初的寒灾令我损失太大,拿不出钱来纯投料喂鱼了。”他如实说到。
各项成本高企,而且是在经历了大灾的创伤之后,不少养殖户的心态自然就有了变化,宁愿保守,也不肯为了早卖鱼而投入更多的资金,更何况很多人投入了资金也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就像一位从业多年的罗非鱼养殖户所说:“基本上全程使用鱼猪(鸭)混养,资金风险低,在看不清后市的情况下,哪怕慢一些出鱼,只要保住自己的成本在3元多/斤,行情怎么变也不怕。看来今年罗非鱼要赚钱还是难。”
大量混养存隐忧
“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了我国的罗非鱼行业,处在一个严峻而无奈的状态中。”佛山市高明阳光科农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苏维平对记者说。他表示,养鱼的各项成本高企,农民们对鱼价没有信心,大量地采取鱼猪(鸭)混养来保成本,这样长久下去,这是一个严重的隐患,最终受害的还是罗非鱼养殖业自身。
苏维平表示,众所周知,用鱼猪(鸭)混养的方式很容易产生药残,一旦引发了贸易的风波,出口受阻,产业链中断,到头来受害最大的还是养殖户。农民采用只保成本的做法,从盈亏计算上来看,本是一个较明智的选择,但对产业来说,这样是畸形发展,最终会出大麻烦。
但苏维平同时也表示,鉴于当前我国的罗非鱼产业发展,农民们采取这样的方式也无可厚非,毕竟作为广大的个体经营者来说,最首要的问题还是能不能赚到钱。“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不能去责怪农民,成本高了那么多,他们毕竟还要赚钱养家。”
有业内人士分析,去年鱼价低的主要原因,是各加工出口企业之间在国际市场上通过低价竞争,抢夺市场,压低了国内的收购价格。在今年上半年商品鱼供应不足的时候,出口企业高买高卖,同样能获得国外的定单及利润,但加工出口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仍然存在,当商品鱼供应充足的时候,部分出口企业难免又会压价收鱼再低价对外销售,这将对新鱼上市后的鱼价造成直接影响。
苏维平也表示了类似的担忧:“估计从10月开始,鱼价就会往下跌,跌幅可能在0.3-0.5元/斤,到了11月的上市高峰时,就难说会跌到什么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