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得益于莱克对国际市场需求及价格承受能力的正确分析。去年,莱克虾仁出口价每公斤8美元,整虾出口价每公斤4.7美元;今年分别达到9美元至9.2美元,6.2美元至6.5美元,价格涨幅高于人民币升值幅度。
价格上涨,买家能接受吗?该公司国际贸易部经理郭海芳介绍,小龙虾是紧俏货,出口供不应求,合理提价,买家大多能理解。
作为我省水产品出口企业的“老大”,莱克堪称行业风向标。只要莱克价格波动,同行纷纷追随,但提多少最合适?
4月,国内小龙虾出口企业相聚南昌,讨论龙虾出口行情。取得对国际市场需求分析的共识后,他们制定灵活的价格策略,不搞窝里斗,不互相拆台。
抱团经营成效明显,越来越多的小龙虾漂洋过海。该公司去年出口量占全省水产品出口总量的36.2%,今年有望提高到50%,上半年利润已达2500万元。
专家点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吴韦华)
从理论上讲,当进出口贸易的计价货币为软币即币值呈下降趋势时,价格应相应上调;相反,当计价货币为硬币即币值呈上升趋势时,价格应相应下调。这是交易性汇率风险防范中的“价格调整法”。当然,价格的调整还要适应市场供求关系的对比。从莱克公司的情况看,该公司及时把握了小龙虾市场的需求变化,大胆提高了出口报价,使得公司在美元贬值的背景下不亏反赚。
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中国出口商品不敢言“提价”。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商品国际竞争力较低,一方面也是长期低价策略的惯性。其结果是,中国商品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廉价货的代名词。出口市场份额背后牺牲的是企业的利润,倾销也一直是悬在出口企业头上的一把剑。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适当提高价格,不仅是可行的,有时也是必要的。
在价格策略的实施过程中,窝里斗不仅常见,而且可怕。小龙虾出口企业的价格联盟显然可以给那些“擅长”窝里斗的企业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