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海鲈价年底或跌破成本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6-27  
     休渔期致鱼价高涨,成本增加利润打折,面积扩大暗藏隐忧

    经过多年的低迷,海鲈的价格从去年7月开始一路上扬,并在8月中下旬达到顶峰,创下了十年来海鲈的最好行情,1.5斤/条左右规格的海鲈价格为12元多/斤。近日,南方农村报记者到珠海斗门采访时了解到,今年以来当地海鲈价格继续走高,目前1.4-1.5斤/条规格的海鲈价格已经涨到13元/斤,打冰鱼价格为11元/斤。

    但价格不断上涨的海鲈并没有给养殖户带来可观的利润。一刻都没有停止涨价脚步的饲料、近期不断上调的柴油价格以及人工支出的增加等将养殖户的利润肢解地支零破碎。“虽然利润没有增加,但价格走高是好事,如果下跌的话,在高成本压力下,养殖户将无利可图,甚至再度亏本。”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说到。

    海鲈价格已到顶峰

    “去年7月以来海鲈的价格确实不错,8两规格起抓,这段时间1.4-1.5斤/条左右的海鲈平均价格已经涨到13元/斤了。”华叔目前是一家渔药店的老板,他之前在白蕉镇农业生产办公室负责养殖管理方面的工作,对当地海鲈行情十分了解。据他分析,海鲈价格达到目前13元/斤的高价,可以说是到达了今年的顶峰,应该不会再涨下去。“这段时间正好是休渔期,市场上的海鲜供应量相对较少,因此才可以涨到目前这个高价。”

    据了解,在休渔期之前当地同等规格的海鲈价格为10.5-11元/斤,自去年下半年价格上涨以来,海鲈就一直维持在这样的高价位。“2006年的时候,受药残以及养殖面积过大等因素影响,海鲈价格跌破了成本价,现在的价格是当时的两倍以上。”斗门乾务镇养殖户老李表示,春节前后投苗的海鲈目前都已经上市,为的是赶上当前的好行情。

    养殖成本一路攀升

    虽然海鲈价格保持了近一年的高价,但受养殖成本不断增加的影响,养殖户的利润却未见上涨。“和养殖成本的增长幅度相比,海鲈价格的上涨幅度显得微不足道。”老李说到。

    “鱼粉和豆粕涨得很厉害,各个厂的饲料价格都升了,这几天又涨了,每包上涨了8—10元。”对于老李的说法,何深明深表认同。他在白蕉镇从事海鲈生意多年,现在既自己养海鲈,又做海鲈饲料经销,还从事海鲈的收购和流通贸易,生意几乎涉及海鲈的整个产业链。他告诉记者,虽然海鲈价格可观,但养殖成本也是不断增加,每包饲料价格上涨8-10元,也就意味着养一斤海鲈的成本需要增加6-7角。在他看来,“饲料价格天天都在涨,而海鲈价格只是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价位而已,养殖户的利润不增反降”。

    除了饲料价格一路上涨,近期柴油价格也是不断上调,而由此增加的运输成本也被转嫁到养殖户身上。“我现在天天去排队买油,但还是买不到什么油,最后没有办法,只有去买高价油,6.8元/公升,太贵了。”老王在斗门从事海鲈流通生意,据他介绍,柴油价格的上调使得运输成本陡增,他坦陈这部分增加的成本流通商一般会通过压低鱼价来弥补,最后利益受损的还是养殖户。除此之外,不断上涨的人工成本也加重了养殖户的成本压力。

    后市价格将会下跌

    海鲈涨至13元/斤的高价,当地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目前这个价格已经达到了今年的顶峰,不可能再往上涨,对于后市的价格走向,他们普遍认为将会出现下跌的趋势。“现在海鲈价格涨的这么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休渔期间,海水鱼供应量少了,价格也就上来了。”何深明表示,随着休渔期的结束,价格应该会出现回落。“中秋到国庆节是海鲈的消费高峰期,从中秋起,价格可能会出现回落,到年底的时候我估计价格应该在7元/斤的位置徘徊。”

    据了解,造成海鲈价格走高的最主要原因是产量的减少。最近这些年,由于行业准入门槛太低,许多人一哄而上,在盲目扩张的情况下,养殖户又十分缺乏信息,往往是根据相互守望来采取行动,经常大家一起压货或卖鱼,导致价格多年低迷。2007年斗门海鲈养殖面积最起码比2006年减少了三成。“产量急剧缩小之后,价格出现持续走高是可以理解的。”华叔表示,随着海鲈价格的走好,养殖户纷纷投苗,海鲈养殖面积迅速恢复,据他估计,今年当地海鲈养殖面积应该与2006年的时候持平,产量上来了之后,价格也必将逐渐回落。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