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列表制度”实施两年来,增加了中国企业成本,延长了通关时间,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巨大压力。两年来,中国农产品出口究竟因“肯定列表制度”遭受了多大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会寻找到新的出路吗?他们还需要多少时间?
日本是中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有近1/3的农产品出口到日本市场;我国也是日本进口农产品的第二大来源国,占日本农产品进口市场份额的15%左右。
这就是为什么肯定列表制度一石击起千层浪的原因。
史上最苛刻的游戏规则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霍建国对本报记者这样评价肯定列表制度:“尽管该制度在日本国内的公布实施是按照法定程序走的,同时也通报了世贸组织,但世界各国均对该标准在原则上给予否定,认为它有许多不合理之处,操作程序也不公正。”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设定的5万多项药物残留标准中,只有1万多项是通过科学实验得到验证的正式标准,剩余的4万多项本身就还处于评估阶段。此外,它还对没有设定具体标准的药物残留,一律执行0.01PPM的标准。霍建国说:“对不同种类食品采用‘一律标准’显然缺乏科学依据,既不符合国际规则,也不符合世贸组织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SPS协议)的科学原则。”
日本官方实施肯定列表则是对国内产品松、对进口产品严。举例来说,日方对进口食品抽查比例平均为10%,有些甚至为50%(监控检查)、100%(命令检查),而在东京对国内食品的抽查比例还不足1%。就是在同样检查出问题的时候,待遇也完全不同。
此外,日本厚生劳动省在执行肯定列表制度中还存在对我农产品乱用行政权力的问题。比如青葱检出问题对大葱也实施命令检查,鳗鱼出问题就对所有水产品采取行政措施等等。而且命令检查的解除在日本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并无明确规定,厚生省在执行时掌握的尺度也千差万别。
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大幅增加了我国对日农产品的出口成本。中方企业不得不加大在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投资,许多重点企业还建立了小型实验室;各地质检部门增加了检测指标,而这些费用要由企业承担。有的企业估计,检测成本已经占了出口产品的3%~4%。此外,由于检测批次增加,检查量多,也影响了通关效率,特别对一些生鲜产品影响更大。
统计显示,肯定列表实施后,中国对日蔬菜和鳗鱼出口减少三成,个别品种甚至减少五到八成。以蔬菜为例,干银耳出口数量下降63.4%,保鲜豌豆下降40.6%,大葱下降33.5%,鲜香菇下降38.1%,姜下降35.1%,荞麦下降12.5%。
霍建国表示,尽管日本目前仍然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但实施肯定列表后,其在我农产品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2007年,日本在我农产品出口市场中的份额从2001年的35.8%下降到22.8%;在我国食品出口市场中的比重也从2001年的39.1%下降到23.8%,降幅为15.3%。日本在我农产品出口市场中的比重已从原来的1/3下降到目前的1/4左右。
由于中国农产品对日本市场的重要性,肯定列表制度也给日本国内市场带来麻烦。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进口商抱怨说,肯定列表造成的成本上升使得日本国内生姜价格大幅攀升,由过去的每公斤50日元上升到200日元。
中国企业苦练内功面对这一“史上最苛刻的游戏规则”带来的巨大影响,中国有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出口企业积极施展对策。霍建国说,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首先我们加强了食品安全性的控制,在新的食品安全法中也提高了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罚力度,国家还专门进行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第二,对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培训。第三,企业也更加重视这一方面的问题了”。
据悉,在2006年之后,国内针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组织了多次培训,上千人的集中培训在山东、江苏就进行了3次,之后还陆续进行了一系列小规模的培训。山东省组织力量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网上信息发布、座谈会等形式向企业宣传“肯定列表制度”可能对农产品出口带来的影响,并邀请国内外专家在山东省举办了两期“肯定列表制度”培训班,青岛、烟台、威海等重点出口市也对辖区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全省先后有1000余家出口企业近万人次接受了免费、专业的培训。
而对出口企业来说,只有苦练内功才能突破肯定列表的苛刻防线,福建华盛集团就是的最好例证。
肯定列表制度实施后,我国鳗鱼产业链的连续性遭到破坏,2007年我对日烤鳗出口同比减少4.3%,活鳗出口同比减少29.6%。但就在行业景气度持续下降的情况下,福建华盛集团三明冷冻食品有限公司2007年出口烤鳗1890万美元,成立第二年出口量就跃居全省烤鳗企业第二位。今年,该公司接到来自日本的精加工产品订单明显增加,全面打入日本鳗鱼高端市场。
公司负责人表示,这要归功于去年5月开始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该公司探索建立的“出口鳗鱼产品身份追溯系统”。这一系统在鳗鱼养殖环节引入良好农业规范体系(GAP),在鳗药采购供应环节引入良好药品经营管理规范体系(GSP),在鳗鱼产品生产加工环节完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并将信息有机组合成完整的可追溯的电子信息链,在互联网上以中、英、日三种语言通过多种界面供消费者、采购商以及进出口国官方监管部门查询。监管部门只要输入鳗鱼产品批次号,就可以查询该批鳗鱼生产全过程信息。它提升了消费者和采购商对产品的信任度,增强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在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出口企业三方合力之下,两年来肯定列表制度的应对工作成效明显。霍建国表示:“通过这两年的时间,中国企业已经适应了这一制度,质量也大幅提高。从商会掌握的数据看,2007年上半年,平均每月差不多有45起不合格案例,到下半年基本上回落到每月25起的水平。这说明中国企业已经在逐步适应它。”
多元应对走出困局但就在应对肯定列表制度初现曙光的时候,更多有关出口食品安全的问题涌现出来。霍建国感慨地说,2007年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下降0.4%,2008年上半年的情况本来已经好转,但是出现了毒饺子事件,结果是出口又受到影响,像冷冻蔬菜就出现了25%~35%的负增长。“这已经不是单纯的质量问题了,由于日本进口商、超市、消费者在媒体舆论的渲染下都卷入进来,产生了抵触情绪,直接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出口。”
据悉,2007年下半年以来,日本媒体曾经掀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针对中国产品的集中大炒作,涉华报道铺天盖地,以偏概全的恶意渲染使中国食品形象严重受损,多年努力建立起的信誉一落千丈。日本国内舆论宣传的歧视性严重波及中国农产品出口价格,以松茸为例,从2007年5月24日至7月17日,鲜松茸在日本的销售价格由200美元/公斤骤跌到25美元/公斤,不到两个月跌幅达87.5%。
不过,霍建国也表示,面对这些困难,政府间的交流和融洽气氛的营造会协助问题的解决。比如今年胡锦涛主席成功访日后,日方最近检测出中国3起与肯定列表有关的不合格案例,日本媒体则并没有大肆报道,“这是一个友好的姿态”。
霍建国说,由于国情和历史传统,中国20多种农产品出口占日本市场的80~90%,这一格局短时间内要改变也不太容易。“我认为中日食品贸易领域的问题是暂时的,随着中国食品质量的提高,会逐渐好转。特别是由于存在着相互的市场依赖和消费习惯问题,肯定列表制度对中国农产品的影响会逐步减少,估计下半年就会有所改善。”
霍建国坦陈,农产品出口增长过快其实本来就不正常,“出口特别旺的时候本身就存在不确定因素,稳步、可持续地发展才是最好的。”他表示,以严控出口的方式避免问题产生是消极的方法。“其实国际合作是比较好的方式,关键还是在源头要下功夫,严格规范。政府从培训、监督上下功夫;协会加以配合,并加强分类监督和培训工作;企业更要提高自己的质量意识,同时也要让产品多元化、市场多元化,要在上下游产品上延伸,增加开拓市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