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猪及猪肉 » 正文

四川:养猪产业开始重新洗牌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5-12  
     规模养殖———未来市场老大

    笔者近日在四川省调查生猪行情时发现,由于猪价高涨,饲料涨价,养猪所需资金变得越来越多,因此,养殖户也越来越感到钱不够用,越来越担心市场波动。在这个过程中,养猪的模式正在发生变化,散养模式渐渐退潮,规模养殖不断崛起,高效益的规模养殖将在不久的将来占据主导地位。

    向规模要效益———规模养殖迅速增加

    前不久,峨眉山市乐都镇养猪协会会长胡双龙告诉笔者:“现在喂猪都要有钱,要讲规模,没有钱喂啥子猪哦。”自去年猪价上涨以来,该协会规模养殖的比率已占到60%以上,比涨价前增加了不少。而协会内的散养户由于经济能力有限,防御猪病的能力也有限,相当一部分养殖户已不再养猪了。

    在资阳市雁江区,目前新建和在建的大型规模养殖场已达40多个,比去年猪价上涨前增长了1倍。雁江区畜牧中心畜牧站站长刘显河说,今年,该区养殖户兴建规模猪场的欲望非常强烈,预计区内的规模猪场还要增长。

    据了解,规模养殖具有养殖标准化程度较高,并能实现精细化管理、节约养殖成本、体现规模效益等特点,目前子猪、饲料价格的高企,迫使养殖户走规模养殖要效益之路,使得全省的养猪产业重新洗牌。

    来自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的信息表明,去年全省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比前年增加近10%,出栏商品猪2700万头,其出栏量占总量的27%,比前年增长7%。反之,散养出栏量比前年萎缩了7%。预计今年全省规模猪场还将继续增多,出栏量有望突破总量的35%,散养户的出栏量将下滑至总量的65%以下。如果按这个速度增长,再过两三年,规模养殖的出栏量将超过总量的50%,将对市场行情起决定性的作用。

    渴望分享蛋糕———寄养模式应运而生

    猪价持续高位运行,让众多散养户徘徊在十字路口,他们一缺资金,二缺技术,三怕市场波动。然而,他们也渴望分享猪价上涨带来的利益。在省内一些企业的带动下,生猪寄养的模式应运而生。

    资阳市雁江区柳铺村十七组农户罗安富就是一个寄养户,他说,目前他寄养了35头猪,到出栏时,每头可得60元~70元的工钱。罗安富认为,为企业寄养猪并没有自己出资喂猪划算,“自己喂,一只就赚两三百元。”尽管寄养的收益并不高,但在罗安富看来寄养也有诸多好处。一是寄养不担风险;二是不费事,每天只喂两次食,打扫3次猪圈,前后花1个多小时;三是在家打工,既顾了家,又不误农活。

    目前,寄养模式正在资阳、资中、遂宁等川中丘陵地区探索。

    那么,寄养模式能否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呢?省畜牧食品局生产科教处处长富刚认为,寄养的好处在于利用农村闲散劳动力和闲置的场地,是一种值得发展的模式。但是,寄养模式是否长久,与农户的素质和农户是否诚信有很大关系。省畜科院养猪所专家曾凯指出,寄养还有利于猪病的防控,但在四川省许多地方都未能成功。其原因在于,寄养实际是农民为企业打工,他们所挣的仅是工钱。而且,寄养对企业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需要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

    未来20年趋势———规模养殖与散养并存

    如果把寄养看做是规模养殖的一个“变种”,目前的养猪模式实际是规模养殖和农村散养两大类型。随着猪价持续高位运行,规模养殖户正日益增多,农村散养日渐减少。

    规模养殖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它是否能取代农村散养呢?刘显河认为,尽管规模养殖场在不断崛起,但它还未完全站立起来,其生产总量仍是有限的,其生产能力还无法与千家万户的散养抗衡。他举例说,雁江区有几百个村,若按每户农户散养五六头生猪计算,光一个组的出栏量就要抵若干个规模场。他说,当今国外先进国家都在向规模场方向发展,但除加拿大完全实现规模化养殖外,其余国家都还有散养的生产方式。而千家万户的散养是四川省传统的养殖模式,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散养不可能都被规模养殖所取代。

    富刚肯定地说:“在20年后,散养都不可能被淘汰。”一是在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下,土地都分散到农户手中,要想高度集中搞规模养殖困难重重。二是我国城市化进程还不够快,大多农户都还未转移出去,广大农户要生存、要就业,就离不开千家万户的散养。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