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李赛明介绍,安徽省肉牛养殖主要集中在淮河以北地区和沿淮地区,如淮南、阜阳、亳州、宿州、蚌埠等地。2005年,安徽省黄牛出栏数量为214万头,比2004年增长了5.6%;黄牛存栏数量为279万头,比2004年下降了14.6%;能繁母牛为 120万头,比2004年下降了15.9%;牛肉产量为27.6万吨,比2004年增长了2.8%。由此可以看出,安徽省肉牛的养殖数量及存栏数量目前呈下降趋势,现在全国的养牛数量也呈下降趋势。牛肉是绿色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牛肉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近年肉牛价格会十分稳定,不会像肉猪、肉鸡价格那样波动无常。
李赛明分析说,近年来,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牛的耕田作用越来越小,很多农户不再养牛;许多地方的农民纷纷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都是老幼妇孺,肉牛养殖劳动量大,一次性投入大,饲喂费工费时,饲养不方便;有的农村社会治安不好,农民怕牛丢失、被盗,不敢养牛;过去养牛是一家一户饲养,不利于环境的卫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环境的清洁,很多农民不愿意养牛。另外,淮北地区繁殖母牛在下降,用来育肥的架子牛不足,导致肉牛产业进一步萎缩。由于安徽省淮北地区属农区,如对繁殖母牛实行规模化饲养,效益不高,其原因主要是母牛集中饲养的成本很高,无利润可赚。对此,他建议,可以在一部分丘陵地区、有放牧条件的地区建立一些规模化的繁殖母牛饲养场,以降低繁殖母牛的饲养成本,维持架子牛的生产。另外,国家应该在繁殖母牛的生产上给予一些政策支持,使繁殖母牛饲养者有一定的利润。养牛户要选择好的肉牛品种,最好是夏洛来、西门塔尔的杂交牛;要做好肉牛的疾病防治工作;在饲料投喂上要注意用酒糟和青贮饲料来饲喂,以降低饲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