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农业部负责人:应科学分析辩证看待农产品价格上涨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3-11  
     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总经济师张玉香、种植管理司司长陈萌山、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兽医局局长李金祥、渔业局局长李健华今天在“两会”新闻中心接受集体采访,就社会广泛关注的农业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我国农产品供应总量可保障市场供应

    就去年以来我国一些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问题,危朝安表示,应该科学分析并辩证看待。农产品的价格在CPI中约占1/3权重,农产品的价格上涨确实对CPI的上升有直接的影响。但农产品价格上涨也有诸多因素,不能简单地把CPI的上涨归结为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他分析,这一轮价格上涨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成本上升,包括原油在内的原材料价格以及劳动力成本都在上涨;二是需求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带来了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三是国际影响,世界粮食库存已经降到了198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农产品的工业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加上美元不断贬值,使得国际市场以美元计价的粮油、奶制品等农产品均出现大幅度涨幅,而且涨幅远高于国内。

    危朝安表示,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关系到我国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局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在目前情况下,我国农产品供应总量充足,品种丰富,完全可以保障市场的有效供应。相关部门正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

    具体做法上,要巩固粮食主产区,建设一批核心产区,开发一批后备产区,建设农垦大型粮食生产基地,毫不松懈地抓好粮食生产;此外要落实好生猪、奶业、油料的发展政策,切实抓好“菜篮子”产品的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安全。

    去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9.5%

    就农民收入问题,危朝安表示,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2007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实际增长9.5%,这主要得益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增加和发展、农产品的价格回升、农民外出务工的扩大、农民工工资的上调以及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加大。

    但他强调,城乡收入的差距还在扩大,去年城乡居民的收入比达到了3.3∶1。如何确实保证农民增收将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危朝安表示,为了能完成农民增收超过6%的任务,将采取四项措施:一靠政策,认真落实各项农业补贴政策,切实执行国家扶持粮食、生猪、油料、奶业生产的发展政策,积极引导农产品价格保持一个合理水平,努力让农民从政策当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二靠调结构,在确定主要农产品基本自足的同时,通过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三靠降成本,采取措施,控制农资价格的过度上涨,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民节本增效;四靠促就业,多渠道促进农业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切实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

    就中日之间存在的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张玉香表示,中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近些年来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总体上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和消费。我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高度重视,2001年就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计划,去年又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专项整治。从总体检测的情况看,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产品的合格率达到了95.4%,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的合格率达到了99.2%,水产品中氯霉素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9.8%。

    张玉香介绍,我国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世界上保持了很高水平。去年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检测结果,中国的农产品检测频率是最高的,合格率也是最高的之一,达到了99.42%,不仅高于国际上农产品出口的平均水平,也高于美国和欧洲。

    她表示,无论在机制建设、实施标准化、检验检测方面,中国都在不断加大力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有保障的。

    猪肉价格还要在高位运行一段时间

    去年的生猪价格波动对CPI产生了较大影响。王智才介绍,从2007年的9月份开始,随着国家扶持生猪生产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以及各项扶持生产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再加上市场价格的拉动,目前生猪的存栏、出栏以及能繁母猪的数量已不断增加。根据监测,今年2月份生猪的存栏同比增长8.7%,生猪的出栏增长12.3%。现在的生猪发展仍然处在恢复和发展阶段。

    他介绍说,目前猪肉价格整体平稳,连续三周小幅回落。他分析,现在的市场供给没有问题,但价格可能还要在高位运行一段时间。(金融时报)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