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的《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较上一年上涨了4.4%,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了18.5%。
“2007年企业生产成本比2006年上涨了20%以上,”陕西省知名企业和氏乳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忧心忡忡,“同时2007年企业的利润较2006年下降了20%。而现在最令企业着急的则是原奶的供应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
而北京三元集团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三元乳品奶源基本充足,不必为原奶而担心。但成本的大幅度拉升,大大削弱了企业盈利。
由此看来,如何保障原奶供应成为了一些中型乳业的当务之急,而如何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则成为一些一线企业的营销重点。中联信食品分析师赵磊对记者分析称,因为2007年乳企的销售利润率已经降到4%以下,即所谓的行业冰点,当利润低于4%时,也就是说企业没有利润空间了,企业需要迅速冲破成本重围。
中小企业奶源严重不足
“原奶的收购价格已由原来的2.1-2.2/公斤涨到了3.1-3.2/公斤。”陕西和氏乳品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细心计算着,他说,作为一家拥有500余名正式员工的中型企业,其拥有固定的奶源供应商,但是现在原奶的缺口仍达到了10-20吨,这主要是由于当地原奶产量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他们现在只能是充分调动当地散户牛奶,补充供给。
记者获悉,由于蒙牛、伊利等大企业进入当地奶源市场,给一些中小企业收购奶源业造成了很大压力。另一方面,由于一线企业对于原奶的收购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会在原奶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形成它的成本价格优势。
据央行统计,2008年1月份农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上升12.8%,饲料价格较上年同期上升11.9%。政府为了稳定物价,出台和制定了多项农业优惠政策。如农业部2月27日表示,今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农机补贴投入,由2007年的20亿元增加到今年40亿元。
农业行业分析师王明表示,全国有约40%奶牛养殖户存在不同程度亏损,牛奶供应的减少必然会导致一些弱小企业“翻车”在原料市场的“大沟”里。
一线企业抢滩高端市场
与中小企业陷入奶源危机不同,一线乳品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入到高端产品上,以提高企业利润,来应对大幅拉升的生产成本。
据悉,蒙牛集团2007年初推出高价酸奶七分养,小小一包仅120毫升,就要价3元,是原本低价酸奶价格的两倍以上。但七分养以及另一款高价乳品谷物奶,却成为春节大城市超市里的新宠儿,销售量比平时增加了三四成。根据AC尼尔森调研数据显示,2007年7月特仑苏已占据中国高端牛奶市场71.2%的市场份额。据了解,蒙牛今年还将投资12亿研究高端产品。而光明乳业(600597行情,股吧)今年初也以养生为诉求,打着本草纲目的名号,推出汉方草本酸奶,三元、三鹿等品牌也纷纷向高端延伸。
上海铭泰铭观的市场咨询顾问苑鲁宁就此表示,由于近几年生产和营销成本不断提高,使得中低价位乳品的毛利大幅被压缩,就算小幅涨价仍无法拉回颓势,而高端液奶产品的毛利率较普通白奶要高出50%-80%。因此,加速调整产业结构,以及提升高价产品的比例、产品多样化等,是市场的必然趋势,只不过是物价的快速增长加快了企业调整的速度。
记者随即采访了一些中小企业,一些中型有能力的企业也都已投产研究高端产品。陕西和氏乳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他们已开始研发高档婴幼儿奶粉,提高企业利润。他表示,曾经七八块钱一袋的奶粉,现在虽然已经提高到了十二三块钱,仍然处于亏本状态。
王明分析,成本上升,加速了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在大企业成功开拓高端市场后,二线、三线企业紧随其后,这也加大了企业在高端产品间同质竞争的可能性。中联信食品分析师赵磊表示,消费结构的调整相对于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来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企业调整产品结构速度过快,消费结构跟不上,会导致企业销售量下降。